文学五一

第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歪着小脑袋不解的望着父王:不明白,这有什么问题,想学就学咯。
    雍王看懂了小女儿的疑问:“……”小孩子的世界真单纯。
    想说点什么最终没有说出来。孩子还小,也听不懂。
    可□□还在继续吧啦,“父王,母妃,我想去老夫人家学习。”
    小手环抱着父王的脖子,用小脸蹭蹭父王,声音娇滴滴的撒娇,娇娇的让雍王的心都萌化了。
    抱着小女儿,心里软的一塌糊涂。跟着娇娇说,“好,慧儿想学什么?”
    □□扒拉着手指说道,“学金针,学武功,学知识,学做好吃的,学……”说一个扒拉一个手指头。
    雍王妃好奇的接过话茬,“明.慧想学武功?”
    小脑袋直点头,“嗯,老夫人让元春在学,说是姑娘家家的是弱势群体,要学会保护自己。学武功学医术是为了保护自己。学知识是为了明理,好吃的可以在什么特殊时候,自己能独立生活……”
    一项项的,说的夫妻俩频频点头,诡异的是,夫妻俩觉得很对。
    “行,明.慧想去就去。”雍王点头道。
    “噢耶,父王真好。”吧唧一下亲在雍王的额头上。
    欢喜的从雍王身上蹦下来,机灵的跑到母妃边上,抓住母妃的衣裳,自己爬上母妃的膝盖,也在母妃脸上吧唧一口,亲在脸上。
    奶声奶气的说,“母妃也好好。”
    端水大师立马把水端的稳稳的,不让任何一人伤心。
    晚膳过后,夫妻俩坐在一起说起史老夫人,“王爷,史老夫人以前就这样吗?”
    “不清楚,大概不是。应该是成亲以后,跟着贾代善的母亲鲁老夫人身边学习到的。
    鲁老夫人深不可测,唯一遗憾的是,老夫人去世的太早。如若不然,贾赦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凭老夫人的心性,嫡长孙即便不培养成人才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平庸纨绔的样。”
    “贾赦不是最近在做正事吗?”
    “嗯,比以前纨绔样强了不少。”
    话题到此打住,当晚,雍王就睡在王妃的屋里。后院不少女子砸碎了不少瓷器。
    个个心底都在骂王妃的娘,真是,生了俩子一女还霸占着王爷 ,真是不知足。
    ……
    林县
    县衙后院
    县太爷贾政收到家里的信件,一次三封信函。
    第一封 是来自老母亲的关心,全是温暖的关怀。
    第二封是来自兄长的关怀。
    第三封是一双儿女在他们祖母的帮助下写的信件,还有他们画的画,虽然稚嫩,但也画的不错。特别是儿子画的,已经有点像模像样。
    看见这些信件,贾政遥望京城的方向,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咚咚咚……”外面有人敲门。
    “进。”贾政装好信件,放进抽屉中,快速的擦干眼泪。拿着一本书假装看。
    刘师爷拿着什么东西走了进来,“大人,时间差不多了。”
    贾政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拉拉衣裳,说道,“走吧,都到齐了吧?”
    “差不多,该来的都来了。”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慷慨解囊?从县城到各村的官道拓宽平整铺上细石子花费不少。”说到公事,贾政揉着太阳穴。
    “大人,凡事都要一步步的来。不能着急。”随着贾政一起来到林县的还有刘师爷,他是林如海昔日的同窗,京城本地人,是举人,家中条件一般。学问不错,但距离考上进士希望不是很大。
    但为人不错,用杨清的话说是三观正。圆滑,机灵,不迂腐。
    做官阶更高的大人的师爷都成,只是他对辅助的大人要求也高。不一定要聪明,要有多大能耐,至少不是阴险狡诈之人。
    憨憨的,迂腐点也没问题。但不能对他如对下人般颐指气使。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要求,挑来挑去,也不好找事做。
    最后被林如海推荐来给贾政做幕僚做师爷。
    “嗯,不急。只是想早点修好路,到了秋收以后,就要再修储水库或者加固河堤,修筑灌水的边沟,时间不等人啊?”贾政如今也懂不少农事,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他外放后,着实在林县做了不少为民的好事。遇到不明白的不知道怎么做的,就写信回家问母亲,每次总会给他一些启发还有建议。
    如今的林县是周围几个县建设的最好的县城,规划的最好的县城。
    在林县谁不夸一句县太爷是个好官。
    县衙隔壁不远的一处茶楼,全县的有钱人基本来了个齐。
    所有人与认识的,关系好的,有亲缘关系的,各自坐在一起,闲扯着。一头雾水,知县找他们来有什么事?
    三五一群的坐在一起,窃窃私语。
    县衙今儿包了茶楼,没有一个闲杂人等。
    贾政带着师爷,走进茶楼。
    原本热闹的茶楼,见到县令大人进来,茶楼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鸦雀无声。
    刘师爷主持乡绅大会,一条条的走流程。衙役们抬着林县各村连接县城的道路在人群中慢慢的走。
    “诸位,看到了吧。这是我们林县目前所有村落连接县城的所有道路,红线是县城连接下面各镇子与相邻的镇之间的官道,绿色的线路,是每镇连接各自下面村落的道路。
    林县是属于山区县,不富裕,大半的村落都在山里。
    山脚,山腰的都有不同的村落。
    有些村落想走出来,是不容易的。翻阅大山就要一天的时间。
    有位贤者曾说,要想日子好过,必须先修路。
    今儿大人想聚集各位,就是想让各位群策群力。怎么让各村的道路彼此相通……”
    刘师爷一口气说了好多,在场的人,更加的鸦雀无声,不敢出声。怕被贾知县抓包,他们中有两户乡绅家里也是有背景的,也不怕眼前的贾政大人。
    只是也不想被知县抓包先表态。
    大家都低着脑袋,也不说话,心里都嘀咕:乡村小道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许久,没有人说话,贾政冷笑一声,说话了,“既然诸位不愿意相助,也不愿意上本县的县志与光荣榜,本官不勉强。
    乡村官道,本官会以县衙的名义自行修路,只是诸位以后府上的下人,主子,牛车,马车等出行,只要走本县的道路,一律缴费。
    走一次交一次,按照路程的远近交费。直到修路的费用赚回来为止。人,与车,还有满车与空车,以及大小收费都有不同……别到时候找本县求情,还有不遵守收费准则,到时候别怪本县不留情面。”
    一位本地有几分面子的乡绅听明白了,县太爷在搞事。
    开口问道,“不知大人怎么收费,还有是所有人都收费吗?”
    贾政笑眯眯的说道,“不,贫苦百姓不收费,只收家有五十亩良田以上的富人。无论是开铺子的还是家有良田的,全是一样,走路的行人不收,只收牛车,马车,各种用车的,车碾路,很容易造成……”
    第11章 红楼老太君(11)
    贾政真真假假的一番说辞以后,乡绅大会开完以后结果不错。
    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回到府中,还与刘师爷一起,展开本县的地图找适合搬迁的平整地区。
    让那些在深山窝窝里的村落搬下山来。
    地方大不大,适不适合以后村落壮大以后继续发展。
    宅基地,荒地开荒都要考虑进去。
    此时的贾政一心扑在工作中,一门心事的想干出些成绩来。王氏瞧不起贾家的那些话语,犹言在耳。
    他记得清清楚楚。
    想着自己要出息,但母亲交代要实实在在的做事,别想着走歪门邪道,别想着在地方不做事只知道拍上司马屁。
    还说:凭贾家现在的人脉,只要他好好做事,不怕有人搞鬼,做好事就会有生迁机会,不许他一年四季不做正事去走歪门邪道。
    他谨记在心,自己不会做事,但母亲有给他一张地方建设的单子,只要他自己去摸排,知道本县缺什么,差什么,按照排序去做就是……。
    京城
    一等将军府
    “老夫人,隔壁的珍大爷求见。”新鸳鸯见杨清睁开眼睛,马上禀报。
    “让他进来,他来干什么?”杨清一向不喜欢红楼中的贾珍,不喜欢到极致。
    穿越来以后,与贾珍见过几次,见过以后,感官如看书看电视时看到的那样,差到极致。
    “不知道,珍大爷没有说?”
    杨清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坐在那儿等着,没一会儿贾珍走了进来。
    走进来的贾珍面带笑容,先问安,立即进入主题,问:“叔祖母,不知道赦叔父,最近去了哪儿?”
    最近找了很多次,他也没有找到贾赦,有些不得劲。
    别看贾赦是他叔父,可一向与他关系极好。
    只是最近快两年,不知道怎么滴,叔父越来越难见到。有什么事也不与他说。
    没忍住,他自个儿跑来问叔祖母。
    一年多前,叔祖母把两府相连的通道砌上高墙,彻底封堵住,要想过来没有了以前那么方便。
    从那起,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叔父也多次隐晦的提点他,有多大头就戴多大的帽子,别掺和一些不该掺和的。
    “出去办事,暂时不能告诉任何人。珍儿,你也大了,你父亲常年跑道观。我也很难见到他,今儿想与你说几句话  ,也许不中听,得请你有些耐心。”
    想到贾珍私底下做的那些事,杨清就忍不住劝几句。
    “您说?”此时的贾珍也年轻,还没有开始参与夺嫡一事,也没有参与进太子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