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宋梅凤火力全开,越说越觉得自己有道理。
    车间主任目瞪口呆的看着宋梅凤,居然能说出这种话来?
    虽然说谁家都指望老大都帮衬着父母照顾着弟弟妹妹,可是你女儿去下乡啊!
    那下乡挣工分一年才结算一次工资,谁不知道啊。
    她老家的亲戚就是这样,这孩子刚去多久啊?
    就让她寄钱回来,怎么寄钱回来啊?
    再说了,那边儿三个省都遭了灾,他们女儿估计连口粮都吃不上。这当妈的不说,给女儿寄点儿粮食过去,居然还埋怨女儿没把粮食寄回来。
    难不成宋梅凤是聋了还是瞎了?
    没听到厂里的广播天天在那里说,搞建设支援受灾的三省。
    贾姝火气拱起来,自己妈每次都这样,每一次说到最后,错的总是自己对的,总是父母。
    “妈!那我也告诉一下您我的情况,现在我们这边三个省遭灾,我们农场也是其中之一,现在别说给您寄口粮,我自己都吃不上口粮。我们这里要到秋收,起码还有好几个月。
    现在开春了,虽然能上山采点儿野菜,扒点儿树皮,您是让我把这野菜和树皮给您寄过去吗?这就是我的口粮,你要是想要,女儿把这一份口粮省下来给您寄回去。
    还有您要的钱,我也告诉您,我们这里干一年工分才能拿钱,一年一结,我去年来到农场,最多不过干了两个月开的那点儿钱我都已经给您寄回去。
    您要是现在问我要钱,那您就是要逼死我。您自己看着办吧。女儿能为家里做的已经做了,其他的您想让我做的,我能力做不到。再说了,需要照顾弟弟妹妹,那是爸妈的责任。
    那不是我这个大姐的责任。老二要是没钱结婚,那就跟人家女方好好说一说,没道理逼着他大姐到处去借钱。你也知道农场里到处都是知青,我问谁去借钱,借了钱我要不要还?”
    这是第一次贾姝硬怼自己妈,虽然说话的语气还是软绵绵的,可是起码这话里的意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她就把电话挂掉。
    不想听母亲后面狂风暴雨般的对自己的咒骂,当然知道母亲会说什么。
    反正宋梅凤每一次对着她这个女儿能说的就是一通大道理。
    说她是老大,应该照顾家里,应该做什么什么什么事情。
    对于她来说,这辈子就应该帮着父母才行,否则那就是她的错。
    贾姝不想听啊。
    心累。
    那边的宋梅凤被女儿挂了电话之后,那简直是气急败坏,根本没想到这个闺女出去之后胆子大了啊。
    现在胆子大,还胆子肥,敢挂自己这个当妈的电话。
    自己让她照顾弟弟妹妹怎么了,难道不能吗?
    扭头一眼对上了车间主任的眼神儿,赶紧解释。
    不然一会儿整个厂里不定传出来什么话呢?
    “主任啊,儿大不由娘,您看看这孩子。跟我这个当妈的居然发起脾气来。这不是家里困难,你也知道,我们家三个成年的孩子。
    老大下乡了,老二老三也没工作。这不是日子难过,她这个当大姐的,要是不管家里,让我们这爸爸妈妈,怎么把这个家里日子过下去?”
    车间主任没说话,你们两口子过日子,难不成还是让大闺女帮你们过日子?
    这话说的好像没有老大,你们这日子就不过,没看见你家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少了老大,这口粮也富裕。
    没看见最近带的饭盒里面,都已经出现白面馒头,还不就是因为老大走了,这口粮省下不少。再说了,说他们家老二老三没工作,还有脸说他们家老二。
    在厂里当临时工的时候,整天吊儿郎当,油嘴滑舌的围着几个小姑娘转悠,被人师傅骂了好几顿。
    最后没法子才不让他干,还不是自己不行。
    这有没有工作可不是看别人,那么多临时工人家最后转正,还是不是自己干出来的。
    哪个厂不喜欢那种踏实肯干,勤劳的人。
    还不是两口子,老是惯着家里的儿子。
    惯的一点儿没眼色不说,而且就是个愣头青。
    “行了,赶紧回去干活吧。”
    就算她心里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儿,可是这是人家的家务事,一个外人管不着这样的事儿,人家爱怎么折腾,那是人家家里的事儿。
    第197章 打醒
    贾姝搁下电话,捂着脸趴在桌子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江小小不会哄人,她会怼人。
    哄人不在行。
    可是这是贾姝啊。
    她能够理解,贾姝是因为对于家人的失望伤心,上辈子回去之后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可是按照现在的那些话,可以猜测,贾姝不光借钱给家人,回去之后说不准还受到了更大的打击。
    这一次贾姝在自己的熏陶之下,起码现在会怼人啊。
    这是勇敢得第一步。
    “别哭了,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是你已经这么大,自己应该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家里人不能一味的就是退让迁就他们。惯着惯着他们,慢慢的这些毛病都养成,会把你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
    那不是对家里人好。你是家人,可以一味的退让迁就,可是人家外人怎么可能对他们这样?一旦遇到一个厉害的,那么他们自己不是照样要受气,受委屈说不准,还因为得罪了别人,惹出什么祸事。
    你妈也是,说白了不就是看你软弱,挑软柿子捏。照顾家里是一方面,可是能做到哪一步,你自己心里必须有个尺寸。就比如说寄钱。
    你一下子就寄回去十五块钱,你妈还以为你月月能拿15块钱,自然把这当做理所当然,你没看到人家其他人怎么寄钱?何爱国他们,人家寄回去才寄两块,三块,最多的也不过寄了五块钱。
    这样下来,家里人不会强求寄钱,也知道他们在这里生活不容易,挣钱更不容易。
    你可倒好一下子把所有钱都寄回去,当然你妈就会觉得你在这里日子过得舒坦,这么多钱,比工人挣得还多,还以为你在这里是享福呢。
    现在狮子大开口,你受委屈,可是你也有责任啊。”
    江小小那是怼人没商量,贾姝的确也有错。
    对着家人步步退让不说,而且是自己给了家人可乘之机,说白了,他妈心能这么大,还不就是因为贾姝自己做事方法也有问题。
    聪明不聪明是一回事,可是就算不聪明的人,也知道看着别人怎么做事儿。
    这里这么多知青,学不会别人其他的,难不成连寄钱给家里也学不会吗?
    不是说让她藏私心,可是对待家里也应该有点儿分寸。
    不能说一股脑把自己所有的钱都寄回去。
    贾姝哭不下去,还怎么哭啊,江小小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自己再哭就有点儿矫情。
    “我也知道我自己有问题,可是我就想着爸爸妈妈在家里不容易,家里弟弟妹妹又多。我要是不帮着他们一点儿,他们家里日子更难,我在家里吃不饱肚子的时候,就想过自己出来一定想法子,让弟弟妹妹能吃饱肚子。
    可是我哪成想到,寄回去这个钱,他们会想出这样的花招来,逼着我借钱。还是我自己的亲弟弟给我写的这封信,我自己的亲妈亲爸想的这个主意。
    一想到这个我就觉得,我还不如不活着。”
    贾姝落泪,真是被伤到心。
    江小小递给她手绢。
    “知道你是被家里人伤了心,可是以后自己也要多为自己着想一下。你是想让家里人好,生活过的好一点,可是做事的方法不能这样一杆子捅到底。
    你把所有的底都漏出去,你爸你妈当然心就大。你自己干了这么多地里活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挣这点儿工分儿能容易吗?你爸你妈那个样子,恐怕从来没为你打算过。
    以后你还是正常的,按照知青们寄多少钱回去,匀个平均数寄回去。不最高也不最低,不招人眼。也让你爸你妈好好打算。
    尤其你二弟,家里条件是什么样子自己不知道?居然结婚女方家能要出来这大三件。这是一般家庭能够出得起的吗?还不就是你爸,你妈觉得你这里算是依靠。
    是你给了他们这个心思,以后还是多想想吧。”
    贾姝上辈子因为脸上的伤疤,根本不敢见人,也被人讥笑不喜。
    人渐渐变得内向孤僻,家里人也不待见她,从她回家之后就再也没回去过。
    除了给家里寄钱,似乎她根本不存在。
    家人除了要钱,似乎也没有任何人和她联系。
    这辈子,江小小希望贾姝能摆脱家里人吸血鬼一样的纠缠。
    上辈子贾姝一辈子没结婚,下场凄惨。
    这辈子起码贾姝要和上辈子不一样!好好遇到一个疼爱她的人。
    江小小势必要打醒自己的朋友。
    贾姝愣愣的看着江小小,回想江小小说的话,整个人都不对劲。
    江小小叹口气,只要自己想开,需要时间,一段话就能让人如大梦初醒,那不太现实。
    希望这一次贾姝能够清醒。
    不要寄希望于家人的亲情的温暖。
    求而不得,最后会很伤人。
    两个人一前一后回去干活儿。
    地里的活儿不能停。
    今年的收成要靠他们双手。
    贾姝回到宿舍都魂不守舍,坐在炕上几乎一言不发的发呆。
    江小小看她样子,实在是不忍心,只能自己去做饭。
    宋莫庭跟进去,他也发觉贾姝不太对。
    “怎么了?遇到什么事?”
    他们十三个人关系不错,遇到难题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
    江小小摇摇头,这件事不太合适告诉别人。
    宋莫庭和他们关系这么亲近,也不合适。
    “她家里有点事情,心情不太好,应该休息一下就好了。别担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