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2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兴趣可以培养的,我帮你。”邵彦成还想继续游说。
    姜晓菱冲着他摆了摆手:“你别劝了,人各有志,更何况技术研究这方面也是存在天分的。这活儿我干不来。
    你也别帮我了,有那点功夫你继续去监督那几个小家伙去。小河就算了,杨铭肯定没问题。宁宁我看也行,他计算方面还挺有天分。你把他们两个带出来,将来也算是后继有人。”
    自从那个暑假,杨家两个孩子和姜家仨小崽儿一起学习后,仨小家伙的成绩肉眼可见的得到了飞速的提高。
    后来在姜晓菱的一再要求之下,杨铭和阿五豆平时放学都会在姜家做完功课才回去。
    寒暑假,节假日等那两夫妻忙碌的时候,他们也都在姜家度过。
    开始的时候,姜晓菱还看看他们的学习情况,可看着看着她发现自己搞不定了。
    特别是杨铭,她做的那些习题明显是她父母专门为她布置的,一般人看着脑仁都疼。
    所以,后来看几个小崽儿学习的任务就交到了邵彦成的头上。
    其实那几个孩子有杨铭带着,也不用大人多操心。
    邵彦成更多的是看看自家的三个孩子,检查一下学习进度。主要是要让他们有个怕的人,学习起来不敢糊弄。
    看妻子确实对于自己的建议不感兴趣,邵彦成的眼中流露出了一抹失望的表情。
    可他也知道这事儿强求不来,于是只能问道:“不想学机械,那你准备学什么?”
    “我想考师范!”姜晓菱早就已经想好了。
    运动之后,国家的教育体系基本上已经完全被打乱。教育人才的流失和断层,使孩子们即使进入学校也学不着什么东西。
    这些姜晓菱都有切身体会。
    如果有机会重考大学,她想考师范类院校。做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培养下一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听了妻子的话,邵彦成紧紧的握住了她的手,脸上的表情更是多出了一分赞同。
    “你好好去学,我支持你!”
    丈夫的话说得姜晓菱心里也很高兴。
    她好奇的问道:“那你呢?我还不知道你要考哪里?”
    “如果有可能的话……”邵彦成抬起眼望向远处,目光中充满了向往:“如果有可能,我想考京大。”
    京大!
    姜晓菱自己做梦都不敢想的学校!
    知道丈夫居然存了如此大的志向,她真的是敬佩极了。
    她也同样的握紧了丈夫的手:“你也好好学,我同样支持你!”
    ……
    只可惜邵彦成的想法,并没有如大家预想到的那么容易实现。
    时间的脚步很快就到了1977年。
    如上辈子一样,这一年的十月份,国家公布了考试的时间,以及可报考人员的条件。
    很幸运,姜晓菱以及她的好朋友们全部都在可报考人员的行列里。
    大家全都在第一时间报了名。
    即使今年招收的并没有艺术院校,徐海成也迫不及待的跟着报了名。
    其他人全都一切顺利,偏偏邵彦成和谢强却被领导们将报名表给扣住了。
    然后王厂长分别找他们谈了话。
    王厂长说,今年技术科的小年轻几乎全都报名去参加了高考,如果他们两个人也去的话,那等开学的时候,技术科估计可以关门了。
    作为不可或缺的骨干,厂里研究来研究去,只能同意他们两个人中的一个外出学习,另外一个得守着家。
    王厂长说,可以将厂里今年推荐上大学的指标给他们一个,是省工业大学机械系的。也是排的上名号的好大学。
    因为是委培,所以两年的学费都由厂里支付。
    唯一的要求就是将来毕业了,必须还回汽车厂工作。
    让他们两个人商量一下谁去?
    另外一个人必须等这人回来后,再说去上大学的事儿。
    谢强当即就要把这个指标让出来,但是被邵彦成给拒绝了。
    一来谢强本来就比他年龄大两岁,而且邵彦成心里清楚,他的文化底子不如自己。这样的机会对于谢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他——志不在此。
    省工业大学两年的委托培养,并非自己奋斗的目标。
    在他将这些想法和妻子还有家人说清楚之后,大家虽然都有些遗憾,却也都对于他让出指标的行为表示出了理解。
    “这样也行。这样你在家带两年圆圆,等你考试的时候,我差不多也快毕业了。到时候你再走。”姜晓菱安慰丈夫道。
    “圆圆哪里用彦成带?我和你奶奶带就好了呀!彦成,你在家里安安心心的学习,两年后考个好大学给他们看!”
    这些年,徐寒梅是真真正正的将邵彦成当了亲儿子。
    如今听他说了这番话,虽然也知道这是没办法两全的事儿,可想想孩子的无奈,她还是心疼的不行。
    姜老太太也连连点头:“是的,是的,奶奶身体还好着,孩子不要你们带。你们安心学习,晓菱好好考,彦成好好工作。你们好了,这一家子才能更好。”
    是的,小一辈儿好了,这个家才能更好。
    12月15日,岁暮天寒。
    姜晓菱,张美芳,徐海成……与全国570万考生一起奔赴考场,为他们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邵彦成,谢强,还有其他众多的考生家属亲人,则站在考场外面朝他们做出了必胜的手势。
    是的,必胜!
    每一个追求进步,为了祖国,家人还有自己愿意去拼搏努力的人,必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