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8章 后记(完本感谢导师和读者朋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五(12)班的小小少年》完本了,首先,我要感谢尊敬导师李智勇老师的指导建议和亲爱读者朋友们一直的支持。
    本书参加这次儿童征文,进入top50 创作孵化赛段后,可以和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提问,我咨询了尊敬李智勇老师如下问题:
    一、关于《五(12)班的小小少年》写作上,譬如我在我在“新来的科学老师”这章写到了申校长因为年轻何老师周五的下午组织全班孩子们出去玩,没有经过学校批准同意,申校长从学校安全责任上对何老师严肃批评时,孩子们的辩解,年轻何老师直接顶撞,被申申校长发难调其去新校区的一年级,后来何老师辞职。这章,把书里申校长塑造成一个“格格巫”形象,这样的“丑化”描写。
    (因为担心给孩子消极感受,我在后续的“校园环境育人”那章,也借由学校花工李阿姨和申申校长辩论,指出申申校长教育的教条主义对于孩子们的情感、态度上的忽略……花工阿姨继续带着黄色锃亮的小锄头,踏着满地的阳光,继续在校园那开满鲜花小花园里种花,希望能给小读者一个放心的圆满。)
    所以,请问尊敬的李老师,这种情节,给孩子不好感觉,甚至会厌恶专横,不近人情的申校长,在现实儿童作品里出现是否正当?大胆剖析写出来,如何注意分寸?
    二、本书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主视角的小故事,不是某一个孩子独有的故事,就像一部小学校园生活情景剧,虽然班主任和同学都是一样,故事也有一定的关联,但这样描写发生在四十位少年儿童关于校园、家庭、社会多方面影响下的各种故事,这样有点散的作品结构,如何提高文本对孩子自身阅读的吸引力和兴趣?
    通过指定邮件咨询我们组的导师李智勇老师后,很快得到了李老师的指导建议。
    李老师的回复:
    1.第一个问题:
    首先,善恶二元分明的写法,比较容易下笔。因为这是最简单的认知模型。童话里,都是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和一个残暴的巫婆,或者邪恶的巨龙。好人好得没边,坏人坏得掉渣。这样处理,容易抓住特点,使人物面目突出,戏剧冲突强烈。但是,我要说,高明往往是黑不甚黑,白不甚白。如果想卓越,就要挑战一下复杂人物关系设定。人都是好人,即便坏,也只是一些可原谅的小心思,但是演化出来,却造成伤害。比如,申校长,可以让他很凶恶地批评、处罚老师。但是,要有反转。他如此凶恶背后,是经历过草率组织学生春游带来的悲剧。或者他的妹妹就是年轻老师组织春游掉进了河里。“坏”就有了可理解的理由。辩论时让年轻老师说充分他鼓励孩子追求自由的理由:孩子不是被绑着腿的小鸟,申校长凶恶镇压。后头翻出原因:隐藏的悲剧。“拴腿,比摔死强”。最后,各自反思,走向和解
    在处理时,想着:恶,是有理由的。没有真正的恶人。就会好很多
    2.第二个问题:
    每篇文本都要扣住孩子关心的点。参考《爱的教育》。主观视角没问题,看什么?看转校的新生、看校运动会、看第一场雪,看家长会……钩住孩子关心的问题,去展现人物内心。
    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感恩感谢尊敬的导师李老师,在周日的凌晨12点过,通过邮件回复我咨询问题。
    一篇好的文本,离不开精益求精的提升和改进,能够得到导师的指点一二,那是让人醍醐灌顶,很幸运和快乐的事情。
    李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对于本书《五(12)班的小小少年》很重要,我自己所在的校园里,校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对于资深的老师,申校长肯定会给面子,对于理想情怀又顶撞的年轻老师,是校长“立威”的时候,也给他人塞一颗糖的时候,就如李老师指导的人物的复杂性上高明往往是黑不甚黑,白不甚白,如果想卓越,就要挑战一下复杂人物关系设定。
    在李智勇老师的指导下,我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看待问题。
    不管是请教李老师的“年轻科学老师”那章要修改成孩子们追求春游的自由,申校长作为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阻止、批评后面的苦衷,各自反思,和年轻科学老师走向和解。
    包括其他章节也要再次检查,按照李老师指导的,争取每篇连接又独立成章的文本都要扣住孩子关心,能够让少年儿童能读、爱读……
    就算我写作水平,表达能力达不到,但我每篇文本首先必须是感动自己的。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什么高深的教育理念,在最基层的教育岗位,真诚、用心付出和孩子们在一起。
    通过写《五(12)班的小小少年》这本书,我更加懂得用心、用爱、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我们的孩子在一起。
    我心甘情愿一直就在基层的教育岗位,不争职称,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吃亏是福。
    避免陷入教育同行的尔虞我诈、不被校长批评就好。
    我有这一份基本的薪水养活我普通的小家,把自己最普通的工作踏踏实实干好,真心爱着我的学生这些小小少年,保持好一颗赤诚之心,这也是我追求事业最高的发展。
    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保持好这份“饭碗”,我就是我要做的那种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
    所以,我纯粹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在我的心里,五(12)班的四十个小小少年,一群普普通通的中国少先队员,在我这个雷老师的带领下,一定有真实、有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平等对待任何一个学生,班上四十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主视角的小故事,人人平等。
    我带不出高智商、超人一等的学生,我更希望我的学生有高尚的品格、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够长期坚持向上的人生方向。
    长大了依然保有一颗赤诚之心,建设祖国他们即使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一定坚定有力……
    班上四十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主视角的小故事,不是某一个孩子独有的故事,就一部小学校园生活情景剧。
    “科学家爷爷的来信”、“给消防员叔叔洗衣”、“积极的卫生委员”讲述小小少年追求上进的故事;
    “乡下来的女同学”、班级的‘小角色’”、“帮助落后同学”、“重点班呀重点班”,指向农村进城务工家庭孩子进入城市小学,教育公平的呼吁;
    “诚信种植植物”、“规矩意识”小小少年从小学会原则性,做人底线潜移默化的成长过程;
    “离婚家庭的女同学”、“大大方方跳舞”、“夏令营里的小勇士”、“校园捐款”等几章把视角从校园进入孩子家庭,家庭的影响对孩子在校生活的影响展示;
    “谁参加大队长竞选”、“和捣蛋同学做朋友”、“小交警社会实践”、“班上魔术的表演”等几章把同学竞争,老师良性引导,让小小少年们更加富有合作意识。
    “新来的科学老师”、“校园喵星人”、“校园环境育人”也大胆学出学校校长官僚主义对于学校,小小少年们在成长过程遇到的苦恼的影响,借由学校的花工李阿姨对校长的直接批评,提出了学校发展,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的严峻;
    “男式头的假小子”、成熟敏感周明珠”、“落后生当小队长”、琴童不是神童”等几章是在兴趣爱好班这些小小少年现代小学里出现生理心理早熟、社会多元化下的个性展示。
    “班里的民族大团结”、“走进城市的河流”是小小少年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故事。
    “同学的爸爸是老板”、“一对好朋友”、“比爸爸”是出现设施高端教育模式、私立小学教育优劣弊端在孩子身上体现的具体事实;
    “重男轻女的家庭”、“捣蛋同学的捣蛋弟弟”写出现代社会,依然有重男轻女的封建荼毒对孩子的伤害;
    “王老师去支教”、“乡下孩子们进城”、“支教王老师飞走了”用英雄教师的原型人物,展示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和奉献……
    这本书循序渐进、从校园扩展到家庭、社会……由浅入深,通过不知不觉深刻烙印小小少年们身上真实、典型发生的一个个串联的情景小故事,物性格,展示了一幅少年儿童眼中波澜壮阔大千世界对孩子世界影响的故事。
    这样一本四十个孩子真实故事的儿童文学,不单一,而且带有思考性,孩子在校园以及他们家庭、社会影响等构成的当代儿童生活现状的横断面。
    校园里小小少年门不是躲在象牙塔里不食人间烟火,在他们最重要的校园生活中,也和这个时代的影响息息相关,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和时代共进退,与时俱进塑造孩子们优秀的品格尤其重要。
    在写作本书的这几个月时间里,也是我提升、净化和更加努力,也更加正视自己,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责。
    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认真真对孩子们的关注和反思过程,也让我的内心更加纯洁和明亮。
    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格局和坚韧,面对各种阻力和困难。
    现在本书告一段落,再此致谢,感谢!
    感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