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063 在等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ps:大家在等待一天,明天一定修改好,最近我真的太忙,下班就被拉去相亲。大家理解一下!
    夫子听见刘勃拒绝没有继续鼓吹,而是关切的问道:“小兄弟今后如何打算?”
    刘勃谦虚笑了笑,道:“我可是没什么计划之人,走一步算一步。”
    张夫子拍了拍刘勃肩膀笑道:“小兄弟深藏不露,老夫我看的出来你必成大器,将来有用得着老夫的人,直接找我就行,老夫必定孝犬马之劳。”
    “客气了。”刘勃望着此人再度走上擂台,大声说道:“今天这位小兄弟让老夫我受益匪浅,我这里代表川中地区士新派向小兄弟表态,今后你需要我们士新派出马的时候,我们必当全力以赴。”
    刘勃顿时愣在原地,他想不到自己这番言论居然得到了一个派系的支持,顿时问道:“敢问你们士新派是做什么?”
    众人纷纷鼓起了掌声,其中一位学者走到刘勃身边讲解道:“每个朝代都有派系,想必你也知道在封建王朝之中就存在两大族,士族和庶族。士族就是达官贵人,封建地主,书香门第,皇室血脉之人。庶族当然就是普通老百姓,读书人。自从隋朝开创科举制之后,唐代女皇武则天大势提拔庶族之人登上管理阶层,延续了几千年的推荐制度才名存实亡,士族和庶族才平等出现在历史舞台了。后代的朝代为了分化士族与庶族斗争,成立了翰林书院,也就是我们议论的翰林派。只有成为翰林派之人才能,才能封王拜相,掌握皇权之下的最高权力。这样庶族与士族之人都想成为翰林的一份子,随着翰林派的壮大,必然会结党营私,出现了所谓的党派之争。这群人有着不同的追求,不一样的救国理念。相同理念之人自然而言走到一起,导致从中央到地方存在着不同的制度。我们士新派传承了数千年,开创之人乃是大宋有名宰相王安石,经过数代人发展已经到达了根深地步境界。”
    刘勃被吓了一跳,他简直不相信这群人有着如此庞大的群体。刘勃明白自己一旦得到士族派系支持,那可是离自己梦想更进了一步。
    这人看着刘勃惊惶未定表情,顿时笑道:“我士新派经过无数次变迁,已经不如从前了。最主要是我们的时候与历代封建社会冲突,必定得不得统治者的支持,相反还处处被打压。因为我们救国施政理念第一条就是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让百姓不再受封建主的剥削,这样庶族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因为我们士新派本是庶族中繁衍过来,在经过翰林派之中的演变而成。”
    刘勃明白了,难道士新派之人还有这等闲工夫在这里大谈国事。可刘勃有一事不明白,辛亥革命之后封建帝制彻底被推翻实行了共和制,那么士新派的理念应该符合现在的国情,正是上位的大好时机,为何还如此?
    此人看出的刘勃心中的迷惑,叹息道:“我们士新派都以为孙先生推翻了五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我士新派必有作为。却不知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结果,重新实行帝制。本以为我士新派会有出头之日,不料帝制再度复辟,士新派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压。”
    刘勃也叹息道:“想必你们是没有自己的军队。”
    众人异口同声叫道:“对,我们就是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自己军阀所以我们无从施展。”
    “袁世凯出身于北洋军阀,现今中华大地基本上都是军阀当道,也就是士军派,而且是北伐军阀之人占据主导地位,不过除了他们之外还存在其他不同的救国团体,除了我们西南地区士新派还存在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瓦解了。很多人加入了红色政权,或者加入不同的军阀施行救国理念。最让我们可悲之事是很多人自愿退出了士新派,加入新的政治派系,毕竟我们已经无法阻挡历史长河的发展,我们必须抛弃旧理念融入新的社会中,不然只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刘勃望了望众人,同情的眼神对他们的精神表示敬佩,问道:“为何只有西南地区还存在?”
    “首先就是西南士军派不同系别争夺保存我们足够的存活空间,二者就是他们需要士新派的帮助,让我们出谋划策治理他们的防区。最主要一点四川除了士军派军阀,还存在另一种军阀那就是袍哥派。袍哥说白了,就是那些土匪,流氓,山大王,地方霸主的武装(以川军将领哈儿师长范绍增为典型的代表,他是那种生前不出名,死后天之知的人物,托了影视传媒的福,成了现今的知名人物。)他们更需要我们士新派的帮助,所以我们四川士新派才能在夹缝中生存。”
    刘勃问道:“那你们可想过今后的出路?一旦四川结束三刘纷争,中央军进驻川中,全国正式统一之后,一定建立一个中集权制的国家,而且是军阀头头一人做主,这和皇帝又和区别?他们计划走资本主义道路,你们士新派一定出不了,只会继续沉沦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开始与红色政权尝试着,可惜他们现在也没有军队,只是与民国政府共同努力北伐完成统一。我们一直劝他们不要放弃武装,可惜红色政权放弃了武装。所以我们士新派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武装,自己军队,自己的将领。”
    第四十章安排
    众人纷纷讨论着如何振兴士新派,可刘勃也不想放弃如此庞大团体支持,主动加入士新派成为他们其中的一份。
    刘勃的加入似乎让士新派看到希望,当大伙听到刘勃只是放牛娃出生小商人,顿时皱起眉头,刘勃却笑道:“朱元璋只不过是个和尚,刘备三国鼎立之前他只不过是贩卖草鞋之人,刘邦问鼎天下之前只是区区一方地痞流氓,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
    大伙笑了笑,以热烈的掌声回应刘勃。可是大家都明白士新派之中都是知识分子,很多都是书香门第延续下来的文化之人,比如张洪量乃是成都教育部长,与刘勃对话之人王森达也是大名鼎鼎成都高官。在座之人很多都在地方军阀防御有着官职,虽然士新派缺乏军队,可却不缺乏民众基础。
    张夫子心知肚明刘勃的情况,建议道:“要不这样我收刘勃为学生,让他拜入我的门下。”
    大伙高喊着:“此法不错。”
    “这样一来刘勃兄弟也是知识分子了,符合我们士新派的要求。”
    “我相信刘勃在张老先生的教导之下,一定会振兴我士新派。”
    “哈哈!”张夫子揉了揉眼眶,朝刘勃问道:“不知道小兄弟愿意不?”
    刘勃大惊,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他现在十分后悔当初为什么那么调皮?不好读书!现在机会来了,刘勃怎么能放弃?可他担心张夫子怕是名义上收我为徒,却不教导自己任何东西。
    “我可是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文盲,我怕有辱张老先生的威名。”
    那知张洪量毫无顾忌,放声大笑道:“你知道哪些袍哥出身的军官叫做什么吗?他们自称速成系,老夫定要把你培养成速成系,哈哈!”
    刘勃听这话就知道他要亲自教导自己,激动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谦虚的感谢道:“学生必定不忘先生的知遇之恩。”
    张洪量用力怕打刘勃的肩膀,大声笑道:“好样的,你必将是老夫的骄傲。”
    众人纷纷站起身恭喜:“恭喜张老先生喜得得意门生。”
    张洪量拱拱手道:“同喜,今后刘勃之事还要靠在座各位士新派精英们的鼎立支持了。”
    大伙纷纷表态,刘勃窃喜道:“刘勃感谢各位士新派的兄弟了。”
    张洪量笑道:“明天你到教育部找我,我给你开介绍信然后我带你去报名,你正式川渝陆军学校的一份子。”
    刘勃惶恐的问道:“川渝陆军学校?”
    “恩,这是川军自己建立的学校,主要培养川系军官。”
    刘勃想不到张洪量直接把自己拉进军官学校,可他现在并不想进军校。轻声问道:“那我可以耽误几天吗?”
    张洪量笑道:“对啊!我想起你还经营小生意,那就等一周来找我吧!”
    刘勃点头答应,他知道张洪量一切都会为自己安排好,于是继续和众人聊天。大伙共同商讨国事,刘勃也借此机会和大家套进关系,顺便打听军火之事。
    不知不觉聊到凌晨,人群慢慢离开。张洪量整理好东西之后,刘勃跟着他出门了。
    二人漫步在成都街头,张洪量一身长衫,时不时关心刘勃家事,鼓励刘勃用心读书,好好干一番大事情,振兴士新派。
    刘勃谦虚与张洪量交谈,在与众人的交谈中刘勃知道军火控制的很严格,士新派缺少的就是军火,不然早就武装起自己的队伍,刘勃今天提议建立一座军工厂很多人纷纷支持刘勃的想法。大伙都明白没有自己防区和军队,恐怕工厂建立之后立马会把其他军阀霸占,所以众人也很担心,认为暂时没必要。
    ps: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