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章 慧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传说,神谷之人额间是有第三只眼睛的,可明善恶,戒贪欲,识人心……
    传说神都天神慧眼,当年额间竖瞳不受控制,不小心弄破了天壁。天河之水从天而降,把神都的泥土带到了人间,冲出了一个四面环山的谷地。
    似乎是受到神土的滋润,谷地和四面山上的生命都生长得异常迅速。
    谷中被从四座山中流淌出来的河流纵横环绕,鱼虾肥美,是一个美丽而隐世的地方。
    不知过了多久,一支朴实的氏族通过神的指引,来到了这里定居,他们把这如神居住的谷地命名为神谷。
    他们每人的额间都有一只竖瞳,清澈而灵动。他们是神都慧眼天神的忠实的追随者。
    “听说了吗?神使大人又跟慧眼天神通话了。”
    “真的吗?可曾听说神明大人吩咐了什么?”
    “神使大人现在正在慧眼神庙里,正在召集所有神谷里的人去听呢!我们也快些去吧,可不能错过了神明的第一旨意。”
    神谷里的男女老少纷纷放下手中的事,全速赶往慧眼神庙。
    慧眼神庙位于神谷的中央,神谷里的人们围绕着神庙世代而居。领导他们的,是从他们定居在神谷后,族中可以与慧眼天神交流的人。
    人们把他们尊称作神使,他们是独立于其他人,住在慧眼神庙里的人。
    经过世代的修葺,慧眼神庙已初具规模,庙内已经可以容纳几百余人。
    庙堂的中央,供奉着一尊泥塑的与人一般高的慧眼天神像。泥塑英神俊朗,衣袂飘曳,长带飞舞。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眉间那一只大开的竖瞳,仿佛是真的慧眼天神下凡一般。
    此时神像的下面坐着族里现任的神使,一个四十多岁,眉间同样张着一只眼睛的中年男人。
    倚仗着个头优势,几个三只眼睛都清澈透亮的小孩子,也挤进了慧眼神庙内。
    他们好奇的看着盘坐在神像下的神使,除了眉间那一只像有一层厚厚的纱布蒙着,毫无光彩的双眼外,他们眼中的神使,似乎与别人并无不同。
    甚至于说那只传说中可以与神明交流的竖瞳,与他们看到的许多大人的竖瞳也是一样的,一样的浑浊不清,哪有什么传说中的发光发亮之说。
    甚觉无趣,甚至都不用大人赶,他们自己就已经跑出了慧眼神庙。
    银铃般的笑声从神庙周围逐渐跑远回响在神谷里。
    “神使大人,把我们召集而来,可是神明降下了旨意?”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问道。
    神像下神使,又一次睁开了自己的双眸。似乎与孩子们看到的并无不同,那是一双比他的竖瞳还要浑浊的眼睛,像是一潭清水被人用力的搅开。
    据初代的先祖们说,第一个与神沟通的人——第一代神使,竖瞳如宝石,如金子般明亮,干净,会发光,就是他带领了祖先来到了神谷。
    不少人甚至怀疑过这样的眼睛是否真的可以与神沟通,毕竟那样浑浊不堪。
    可不得不说,这一代神使的确带领他们找到了传说中会发光的金子,宝石。人们逐渐坚信,他就是神使,代表着神的意志的人。
    “今天把诸位请来,是因为我与天神沟通时偶然得知,天神的泥塑太过简陋,神都的天神们都在嘲笑他。”
    “太过分了,我们这就给慧眼天神造一尊金像,所有天神里最大的金像,让他们知道,天神的追随者的力量。”几个青年噌噌站起,义愤填膺。
    周围人也开始纷纷附和,这是他们最最信任,最最尊敬的神,怎么可以被其他神嘲笑?
    坐在神像下面的神使伸手示意几人坐下,见众人都平静了下来才继续道:“我想说的不止于此,其他神明都是有侍者侍奉的,我想我们是否也该——”
    神使眉眼带笑,恰当的停顿,果然更加激起了人们爱神的心。
    “我们全听神使的安排,我们的一切都是慧眼天神给的。”众人立刻开始表态。
    于是神谷里的人们不再劳作,从八旬老人到黄口小儿,无不匆忙的往返于神庙与环山之间。
    神谷居民听从他们最信任的神使的安排,男人们正兴高采烈地挖掘着神庙后面的北山。那里面有最闪亮的宝石,北山很快就被挖掉了小半个山体。
    女人们纷纷拿起了布帛,爬上了南山,南山的土里混合着很多细碎的金粒。
    女人们已经把山上的土运送了无数下来,半个山头上的树都已经露出了树根。
    神谷里土壤中种的粮食已经被运下来的土覆盖住了。人们根本不在乎,因为他们谷仓里的粮食,堆得很高,高到他们觉得可以吃一辈子。
    孩子们也没有闲着,听从父母的话,拿着自制的小漏网,在谷里四通八达的河流边,借着水流的力量,把泥土里的金粒筛选出来,集中放好。
    人们似乎没有发现,四通八达的河流水流量已经开始逐渐变小。河水也开始变得浑浊不堪,鱼虾也少了许多。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北山已经被挖了半壁,南山也被运走了大半个山头。
    人们终于收集到了让他们满意的,数量足够的各色宝石和金子。
    四通八达的河流也只剩下了东西两条流通谷中的小溪。每逢降雨,它们似乎才会变得真像一条河流。
    四处都是小山头般的土堆遍布神谷的每个角落。北山和南山上,因失去泥土庇护的苍天巨树们也干枯而死,成了人们熔炼金粒的柴火。
    神古里的浓烟直冲云霄,似乎从来都不会消散似的。
    “也不知道天神是怎么想的,我们都快没吃的了,还要忙着给他塑像。”烧着炉子的妇女,愤愤把柴火扔进炉子,抱怨道。
    “你可别瞎说了,神使可是说了,我们的速度太慢,天神都要生气了。”旁边的妇女小声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里似乎好久都没有下雨了。”
    那妇女仔细一想,倒还真是,莫非真的是他们太慢了,导致天神已经生气。
    不敢再抱怨了,只敢快快的往炉子里添柴火。
    但又忍不住问道:“不是说天神都是善良的吗?应该不能如此小气!”
    “天神自然都是善良的——”旁边的妇女痴痴的重复着这一句话,一遍又一遍。
    屋外神谷里的孩子们在一个个大土堆上跳来跳去,嬉戏打闹,神谷里依然充满了笑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