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8章 元清的身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元清回到白府时已经过了黄昏,太阳从山角落了下去,空气终于不再似午时那般温热。
    楚言度今日没有再去阁楼,在府中待了一日,见元清回来,才将自己手中的公文放下。
    “不是已经解决了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公文?”
    元清坐在了软塌旁,看着桌面上放着的一堆公文,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并非公务,是皇上所施政策,案例送来给我瞧一瞧。”
    楚言度说着,将自己手中的折子放在了一旁。
    闻言,元清点了点头。
    早知道楚言度是摄政王,可现下元清瞧着楚言度这般处理政事,心头不免有些疑惑。
    传闻说楚言度独揽朝政大权,一手遮天,可现下这情况,显然是皇上亲政,只是将自己所做之事给摄政王过目罢了。
    楚言度见元清没了声音,抬眸看去,见元清的眉头微皱,正托着腮帮子一脸沉思,不由抿了抿唇。
    “怎么了?”
    元清闻言,目光放在了楚言度身上,犹豫了一阵问道:“明明你之事辅佐皇上政务,为何传闻都说你独揽大权,将你说成了僭越黄权的残暴之人?”
    楚言度看向元清,见元清眸子充满好奇,不由摇头笑了笑。
    这世间敢当面跟楚言度说这话的,怕也就元清一人了。
    元清看向楚言度,心头愈发不解。
    楚言度往元清的方向靠了靠,伸手揽过了元清肩头,下巴微微蹭了蹭元清的眉心,出声道:“朝堂事物不是眼睛所看到的,其中波涛汹涌,变化多端,这世间之人对我残暴的传闻,多出自与朝堂有心之人之嘴。”
    元清虽未亲眼见过朝堂风波,可看现下的情况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楚言度神色淡然,似乎早就将人言可畏这四字抛到了脑后。
    “过几日段老会来府上接小临和伊伊,要带他们去学子堂旁听。”
    元清抿了抿唇,出声道。
    闻言,楚言度一愣,将拦着元清肩头的手松开,神色有些疑惑。
    “现下还未找到指使岁安的幕后黑手,这么贸然送兄妹两去学子堂,会不会太危险了?”
    元清将手收了回来,一手放在桌面上,指尖轻点着檀桌,出声道:“我知道你的疑虑。”
    说着,元清顿了顿,继续道:“你是怕城中还有岁安党羽,而且你怀疑的那个人,正是于州,对不对?”
    元清眸子清亮,看着楚言度问道。
    楚言度抿唇,没有出声。
    于州的行迹实在过于可疑,楚言度不得不留上一个心眼。
    “于州虽对我冷眼相待,可并非是不明事理的人。”
    元清说着,将敲着檀桌的手收了回来,继续道:“于州的母亲淳朴善良,以死来证明了我的清白,她的儿子必定不会是穷凶极恶之人。”
    楚言度没有出声,眉间的褶皱并未消散下去。
    “况且于州在取了功名的第一时间就赶回温城,想要将自己的母亲接去享福,知晓母亲已死后便选择留在温城,常伴在母亲身边。”
    元清见楚言度的神色还有些放心不下,微微抿唇,伸手覆上了楚言度眉间的褶皱,继续道:“相信我,于州不会是岁安的党羽。”
    楚言度转眸看了一眼元清,见元清神色认真,思虑了片刻,叹了一口气道:“那便去吧,过几日我会调来几名暗卫暗中保护小临和伊伊。”
    见楚言度终于松口,元清的唇角不由晕出一抹笑意,点了点头道:“嗯。”
    夜色压了下来,元清今日有些倦了,早早便睡下。
    烛光摇曳,楚言度终于将手边的公务忙完,正准备宽衣休息,却听见耳边传来一道细微的声响。
    楚言度解衣衫的动作一滞,眸光忽然变的狠厉,看着声响发出的窗柩,唇角紧抿。
    一阵过后,楚言度见那处还没有动作,不由皱了皱眉头,正准备上前细看,却见窗柩处飞来一支箭矢。
    楚言度目光一凛,身子微微一侧,躲过了那支箭矢。
    箭矢上绑着一个纸条,楚言度转眸看向窗柩,见窗柩处没了人影,这才收回了目光,上前将箭矢上绑着的那张纸条取下。
    草纸上是一行熟悉的字,楚言度匆匆扫视了一眼,紧皱的眉头缓缓松了下来。
    随后,楚言度将自己解到一半的衣襟又穿好,转眸看了眼睡的踏实的元清,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将木门关上。
    凉亭边,楚言度面前一身青衣的单云书,眉头微微皱了皱。
    “传信就传信,这般鬼鬼祟祟做什么?”
    月色压了下来,将单云书的面色照的晦暗不明。
    闻言,单云书转身,看向楚言度道:“此事事关重大,我不得不小心些。”
    说着,单云书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了下来,面色严肃。
    楚言度眉头微微一皱,随后徐跟着单云书的动作坐了下来,看向单云书。
    空气中有几分潮湿,一旁的草丛见传来一两声蝈蝈的叫声,四周一片寂静。
    “我查到了卫允修对王妃动手的元清。”
    闻言,楚言度微微抿了抿唇,看向单云书。
    “当年樊安国大变,樊安长公主无辜暴毙,二公主早在幼年便夭折,樊安王膝下只有三女,当时独留了一位最小的公主,自然对那三公主宠爱有加。”
    单云书说着,将声音压低了几分。
    当年樊安大变闹的沸沸扬扬,不少边境小国趁此大乱想要一举夺下樊安,却畏惧樊安大将军的名讳,只是在边境蠢蠢欲动,却不敢有什么动作。
    “那三公主心思单纯,趁着樊安王不在宫中偷偷溜出了王宫,在途中遇上了一个男子,三公主情窦初开,便对那男子一见倾心,一心想要让那男子作为自己的驸马。”
    单云书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草纸,递给了楚言度。
    “这镯子就是当年三公主留给那男子的定情信物。”
    楚言度接过草纸,扫视了一眼,见那镯子做工精致,却非凡品。
    “樊安王知晓自己小女儿的心思后大怒,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这么早就嫁出去,便将她关在了府中,却不料那三公主心性坚韧,竟将侍卫打晕逃了出来。”
    楚言度将草纸放在了桌面上,出声问道:“后来呢?”
    “后来三公主同那男子私奔,逃来了青樱国,这时公主才知晓那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男人竟然是青樱烨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