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66章 之燮,你可以早点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正月十五的月亮特别圆,格外亮,一轮满月高高悬挂在夜空,照耀着山川河流格外明朗。
    远处的山峦,近处的田野,在月光照耀下,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画。
    王玉莹坐在窗前与苏之燮通电话。
    夜色撩人,男人声音也格外撩人。
    “元宵快乐!”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磁性。
    女孩子的心弦被拨动了一下,“元宵快乐!”
    她的声音更低,温柔中带着一丝魅惑。
    在这个寂静的夜色里,听得苏之燮心里一阵酥软。
    “好想你,小丫头。”
    “我也想你。”
    “时间过得好慢,距离2月2还有好久。”
    “嗯,”王玉莹咬了一下嘴唇儿。
    在心里暗暗算了一下,还有半个多月呢。
    静默了片刻,想了想,她小声说:“但是,之燮,你可以提前几天来呀。”
    提前几天,就可以早一点见到他了。
    好久没见他了,小丫头的语气中都透露着一种比较强烈相思的味道。
    隔着电话,男人唇角不由自主地勾了一下。
    心很甜。
    说话的声音也更是温柔,“好,我尽量。”他道。
    “嗯。”
    王玉莹坐在窗前,纤细食指不停搅着耳垂边一缕秀发,她轻咬红唇,仰望窗外明月。
    “那你一定要早点来。”
    “好。”苏之燮感觉心都快要融化了。
    他点点头,冲着电话那头掘了一下唇了。
    像是感应到了什么,王玉莹也不由自主冲着电话那也掘了一下唇……
    月色轻柔,有凉风袭来。
    一切都那么美。
    思念的味道很浓,恋爱的感觉很唯美,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两人的心,却像是缠绵在一起,那份缱绻热恋的狂热,在夜色下缠绵,久久不散。
    两人同时对着电话撅起嘴唇的那一刻,似乎都感受到了彼此的思念。
    在罗兰捧着一盏点着的面灯走出厨房,走向堂屋的时候,刚好看见闺女站在卧室窗户边,正对着电话掘着嘴唇。
    她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在王玉莹听到动静,见罗兰推门而入的时候,她立刻和苏之燮挂了电话,停止了那在电话里腻腻歪歪的情话。
    这一通电话,居然腻歪了一个多小时,如果不是罗兰进来了,王玉莹差点就忘记了时间。
    罗兰把手里捧着面灯,搁在堂屋中堂画下的八仙桌上。
    八仙桌上,星光点点。
    一盏盏面灯,加上一条盘旋的面龙,还有各种造型逼真的小动物面灯,再加上一只坐在鸡窝里孵着小一群小鸡仔的老母鸡,全部点着的时候,堂屋里瞬间是一片灯火通明。
    在王玉莹推门走出卧室,走进客厅的时候,就看到一幅特别美丽的画面。
    桌子上星光点点,一颗颗豆大的莹莹火光,随着风吹一闪一闪,像是好看的星星。
    屋子里,还飘满了香油的香味。
    好香!
    好漂亮!
    她诧异地走近了……
    发现这些碗状的面灯里面都装满了香油,用棉签棉絮做成了灯芯,燃烧起来的火光比蜡烛的火光更柔更美。
    点点星光倒映的涟漪波动的香油里,画面美好得不像话。
    特别是那条盘旋的卧龙,活灵活现,它仰着头,嘴里还吐着一条长长的红舌(用红纸做成),眼晴也格外有神。
    在卧龙脊背上做成一个碗状的面灯里,一抹火光闪闪发亮。
    “哎呀,咋就那么好看?!”
    做得真形象呀!
    王玉莹笑着夸奖罗兰:“娘,你可真有才!咋就做得这么好呀!”
    罗兰看着闺女,不由地笑道:“你这丫头,从小看到大,娘也不是第1次做,你每次都还是这么喜欢。”
    “好了,快去,你还有任务呢!”
    说着,罗兰端起一盏面灯递到王玉莹手里,“在你给之燮打电话的时候,我已经给灶神爷送了灯了,现在,你端着灯把屋里屋外都照一照。”
    “今年,驱邪祈福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王玉莹怔了一下,这才想起来。
    在江淮,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邪祛病。
    按照老祖宗留下的习俗,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开始送灯。
    先是在祖宗牌位下放一盏面灯,然后就是给灶神送灯,在灶台前贴着的灶神爷下面放上一盏面灯。
    接着,就是由家里的主人端着面灯,绕着粮仓,牛圈马圈等地方绕上一圈,虔诚地祈福。
    传说面灯的吉祥之光,凡是经过光线照到之处能驱邪祛病,驱除所有邪祟。
    灯光照在粮仓上,还能赶走里面的蝎子之类邪祟,更有老百姓们祈福之意,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富足平安的意思。
    罗兰把一盏面灯递到王玉莹手里,意思也就是说,以后她就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是这个家庭的主人。
    在这个小家里,现在只有她们娘俩。
    荷花在两天前回婆家了,因为出嫁的姑娘是不能看到娘家的元宵节灯光的。
    传说,出嫁的姑娘要是留在娘家,看到了娘家的元宵节灯光,那会很不吉利。
    荷花已经出嫁,现在,在罗兰的心里,小闺女玉莹就是她的一切。
    所以,她把面灯递给了王玉莹。
    王玉莹接过面灯,按照记忆里往年家人祈福的画面,她绕着家里仔细照了一圈。
    小安村的住处,她们不常住,没有粮仓,她就按照娘的意思绕着家里的面缸仔细地照了一圈。
    家里也没有牛圈养圈,她就把院子里,堂屋及其卧室里能照的地方都照了一遍。
    等一切完毕,罗兰接过闺女手里的面灯,又把面灯放回到八仙桌上。
    王玉莹刚刚回到屋子里,就听到院门外一阵喧哗,秋萍和一群姑娘在外面喊她。
    “玉莹,端面灯出来玩啊,外面好多人!”
    在王玉莹重新端着一盏崭新的面灯走出院子时,她就看到门前小道上,有许多端着面灯的大孩子小孩子们聚在一起。
    秋萍和几个姑娘,每人手里端着一盏面灯,站在外面等王玉莹。
    她们一边说笑,一边吃着面灯。
    秋萍的家,位于村子正中间,在她从家里走到王玉莹家门口的时候,手里的面灯已经吃掉了一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