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4章 离开天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年初四,乘着从黄骅开往石家庄的大巴车,我奔赴石家庄,参加福达平公司组织的培训会,其实,回顾自己这两年,每年都是初几就离开家,2015年,正月初四离开家去石家庄,2016年正月初五,回北京上班,这也许就是生活和工作,你总是不能在家,多呆几天。
    不过,如果可以,我想在2017年的春节后,能多在家待几天好好和家人团聚。
    其实,我们公司的培训是正月初六开始的,但是,我提早两天去,是因为
    “喂,表叔,我已经到石家庄了,这坐几路公交车,到你那呢?”我拨通了表叔的电话。
    表叔将地址告诉我,路线告诉我,乘着石家庄市区的公交车,我到了表叔的单位。
    石家庄军区某武警支队。
    表叔是负责某武警中队的,我要在他的军营里,体验两天两夜的军旅生活。
    我曾与他们一起在食堂吃饭,当兵的吃饭是很规矩的,要将打好的饭菜,放到桌子上,然后立正,待所有人都打好饭,连长一声令下,才可以坐下,吃饭。
    部队每天的工作其实很枯燥,唯一的乐趣,就是他们在下午,可以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就是在一个大院里,出不去,部队的严格,是不用多说的。
    到了晚上,他们相对自由快活些,但是,晚上要学习思想政治,有时候会有一些晚会,联欢等。
    这些都是表叔对我讲的。
    “来来来,吃早饭了!”表叔的警卫员将早饭给我端了上来,有咸菜,有馒头,还有粥和早餐奶,部队的伙食,还是不错的。
    “好的,谢谢啊!”看着这个年龄和我一样大的人,我问他,“你当兵几年了?”
    “两年了!”他笑了笑,“现在提干了,士官!”看着他肩膀上的肩章,和别人的不一样呢。
    其实那几天里,他挺照顾我的,帮我叠被子,送水果,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也不知道他老家哪里的,只是他的样子和性格,倒是很像我的大学舍友老闫。
    表叔特批,让他带我出去玩一天,那个哥们估计是在部队憋坏了,带着我去了石家庄的抱犊寨。
    我俩从山下爬到山上,又从山上趴下来,结果,我的大腿疼了五天,走路都要扶楼梯。
    初六那天,表叔开车送我到石家庄火车站,我和同事们要在那集合。
    在培训会的最后一天,大家搞了一个联欢,每个分中心,都要出一个节目表演,我依旧和郑丽表演了我们之前的小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离开培训基地的时候,一个妹子对我说。
    “你叫刘海峰吧!”
    “是我,怎么了?”我看了看那个妹子,长得还挺漂亮的。
    “表演小品的那个吧?”她看着我,昨天晚上我的表演,估计很多人都记住了我。
    我点了点头,因为前几天爬抱犊寨爬的,腿疼的不想说话。
    “挺好的!”妹子赞了我一句,跑开了。
    如今想来,我大概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抽一阵疯,然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石家庄培训后,我们乘着大巴车,从石家庄开往天津,回到天津,继续工作。
    我继续穿行在天津的大街小巷,过几天,要开一场销售会,我需要把年前储备的目标意向客户,重新邀请参会。
    现在,我在做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来讲,就是召回流失客户,激活用户。
    我继续拜访那些曾经的客户。
    “阿姨,新年好啊,给您拜个晚年了!”我去了王阿姨家。
    王阿姨笑了笑,将我迎进门来。
    讲了产品,讲了优惠政策,讲了很多很多,然并卵。
    接着,一家两家,该拜访的,都拜访了。
    最后一场销售会,我还是卖了一盒福达平。
    中午的销售会结束后,我来到了杨经理办公室。
    “杨经理!”我笑嘻嘻的看着他。
    “怎么了,今天不错,又卖了一盒!”杨经理坐下,“有什么事,说吧,坐下!”杨经理指了指旁边的沙发。
    我坐在了沙发上,“我快开学了,要回学校去完成毕业论文,所以,该走了,打算辞职!”
    杨经理停顿了一下,想了想,“恩,我明白了,你找郑丽办一下手续吧,什么时候走?”
    “明天!”我这个决定,其实,是很早就做出的。
    记忆中,杨经理对我没有丝毫的挽留,后来我才知道,在我走了不久后,杨经理,以及他的妻子,也就是我刚一进福达平的部长何春洪也走了,大概,杨经理做出离开福达平的选择,比我还要早吧!
    突然间,想起了杨经理一次开午会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
    “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一点,我们在一天,就要好好干一天,谁也不能保证,永远都会在福达平,我也不能保证,但是,只要在福达平一天,你就要认真工作一天!”杨经理看着大家。
    大概那时候,他就看不到了希望,就像是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都看不到希望,只有选择离开了。
    坐上从天津开往沧州的火车,一个月后,我又回来了,在火车上,我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我辞职不干了,爸爸还以为我出了什么事,我笑了笑,其实,早就打算好了。
    火车,渐渐的驶离天津,离开了这所令我一天都不想再待的城市。
    我走了没几天,王建亮也辞职了,紧接着,何春洪辞职,杨经理辞职,再到最后,老冯也走了,河东中心最后,剩下了几个人,由中心变为部门,吊销了之前的财务部,行政部,只剩下两个销售部门。
    我与老冯渐渐的失去了联系,后来听老冯说,他辞职之后,去了天津的一家房地产卖房子,日子也过得不怎么样。
    我告诉老冯,还记得福达平是怎么培养我们的吗?选择大于努力,你的选择是错误的,所以,尽管你很努力,但是,然并卵。
    后来,我来了北京,看到了北京的繁华和挣钱机会的众多,我让老冯来北京,然后老冯一直在天津迷茫着,只是说,我再看看,我再看看。
    郑丽后来也来了北京北漂,在一家金融公司干行政,是她后来和我讲了福达平的以后的事。
    “你走了以后,其他中心,其他部门,很多人也都纷纷走了,后来,几个中心经理也走了,连天津分部的老总刘海燕也投资做别的事情去了!”
    我叹了一口气,“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