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四十七章 重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云裳公主的銮驾到了显庆宫外时,隔着一层轻纱,云裳公主看到原先守卫显庆宫的守卫果然换了人。
    那人简直黑得一塌糊涂,瘦高的个头,浓眉凹目,皮肤奇黑,色作古铜,更显眼的是他那一双眼睛,看上去尖锐犀利,好像鹰眼一样。这人虽然穿着一身军官的盔甲制服,乍看上去,却像是山间恶兽,细体高脚,惯于山行。偏偏他却要充斯文,盔甲里面套了一身时下士子穿着的细白夏布直裰,这一身穿在他的身上,说不出的不伦不类。这种衣服应该是给举止斯文的那一类人穿的,这老兄根本不是那一路人。再看他捋着袖子,敞着乌漆墨黑的领口,看来看去,这人身上的这身制式盔甲倒像是他拦路打劫得来的一般,真不像是那么回事。
    然而。他无疑不是个普通的俗人,更不可能是个军官。大唐的军官都经过严格训练,无论走路也好,行礼也好,规规矩矩,毫无越轨,这人却大不相同。凭着裴继欢犀利的直觉,几乎第一眼他就看出了此人的卓尔不群,毫无疑问,这人不是一个军官,而是一个身怀高强武功的人。而当化妆成公主随身侍卫的裴继欢举起带鞘的腰刀,挡着他想要掀开公主轿帘的手时,那人勃然大怒,以至于伪装的胡子掉了半砬子下来。胡子一掉,这人立刻大为穿帮。
    这人是端木羽。
    晋王果然是做了打算,要阻止裴继欢进宫觐见皇上的。入秋以来,灼热的秋老虎把太宗从长信宫赶到了显庆宫。显庆宫背靠一眼泉水,四周阴凉,对于怕热的太宗而言,在这里他才有心思能坐下来写写字,顺便处理一些朝廷政务,接见朝见的百官和外宾。端木羽出现在显庆宫外,无疑,晋王一得到册封,立刻把触须迅雷不及掩耳般伸进了皇宫大内。
    而裴继欢作为随侍的“军官”,见到端木羽的爪子伸到了轿帘上,不但立刻伸出带鞘的军刀挡开了他的手,而且顺手就给了他一耳光。
    毫无疑问,裴继欢也易容改装了,不过他的容颜是经过宇文琴亲手做的,和端木羽粗陋的手法不可同日而语,被打了一巴掌的端木羽立刻恼羞成怒,一只手就搭上了刀柄。这时云裳公主走了出来。
    “你是哪里来的?!滚!”声音清脆,威仪十足。嘴里说着,一只纤纤柔荑伸了出来,啪的一声,又给他来了一记。
    几名卫士立刻赶了出来,领头的正是刚刚被擢升为内廷统领的高纲。
    高纲对于这位公主不可谓不熟,她平素虽然不声不响,但性情刚烈,又深受皇上宠爱,却是整个内廷都知道的事,云裳公主要见皇上,几乎没人可以阻拦,这是太宗皇帝给予云裳公主的特权。高纲深知公主不好惹,又看不出公主的随行有什么问题,只好把端木羽拉开,恭恭敬敬地请公主进去。
    内宫太监见云裳公主到了,连忙迎接上来,道:“皇上在风绣阁呢。”云裳公主点了点头道:“父皇一个人吗?”那太监道:“晋王也在,今儿晋王写了一幅字来,请皇上法正呢。”公主一惊,但此刻裴继欢已无法退步,露出一点蛛丝马迹,四周的侍卫一拥而上,立刻就会把他围住,自己也会被判以“居心叵测”之名逐出宫外,从此再不得进宫了,也许公主的名分也会被褫夺。她当然不会在乎名分,但见不到父亲,却是一件令她十分痛苦和彷徨的事,这她万难忍受。
    她虽年才二十(刚过生日不久),但不愧是在皇宫内院见过场面的,微微点头,道:“我自去见父皇,各位公公去忙吧!”太监们应了,各自退下。公主见左右无人,低声道:“如何是好?”裴继欢道:“怕无可怕,咱们还是去吧。”公主整顿心情,点头道:“就看你的了。”两人一先一后,到了风绣阁外,两名卫士先把裴继欢拦住,只放公主进去。公主道:“我带这位卫士来特地给我抱琴,父皇要听我的曲儿,你们倒是肯还是不肯?”那两名卫士果是新换,也知道公主的名号,不禁面面相觑,半晌做声不得。但见门开处,走出来一位太监,尖声问道:“是公主来了吗?”那太监却是个熟识,乃是内廷太监首领王忠,见了公主,满面堆欢,道:“我的公主,皇上等你等急啦!”公主故意道:“这两位不肯我进去呢!”王忠大怒,跳出门来,把两个卫士一人重重扇了几耳光,叫道:“来人,把这两个不识相的拖出去打!”要知王忠乃是太监首领,又领内宫行走,是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权势不在大内总管之下,当下一声喊,把两个卫士拖下去痛打。
    公主出了口恶气,微笑道:“倒是把王公公的身子给气坏啦。”王忠忙道:“不敢不敢!请公主殿下跟老奴来吧!”
    三人上楼,参见皇上。那日夜会,裴继欢只是在夜色中隐约把皇上看了个大概,今日才在阳光之下看个清楚。太宗皇帝四十九岁了,比起他父亲太祖高皇帝,他的相貌应是无可挑剔。十八岁开始行军布伍,无数次征战沙场,万里风沙,把他身子锻炼得十分结实。自为秦王时,他就时时操兵演战,事必躬亲,练就了一身好筋骨。米黄色的脸膛,满面飞金,长眉出鬓,虎目有威,狮鼻方口,一部短须其色苍苍,如今年到四十九,他多年操劳国事,以至两鬓飞霜,不单胡子,头发也已半白了。
    放下公主的琴,裴继欢的一双眼睛,就始终没离开过这个座上天子。面前的这人他已会过一次,正是造成他自幼父母双亡沦为孤儿,而自己却君临天下的亲叔叔唐太宗。从他的容颜来看,父亲和这位二叔长得相像,而三叔和四叔则是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压出来的一般,不同的是三叔元吉身材高挑,而四叔玄霸则身材瘦弱形如病夫,其貌不扬,实则武功出神入化,战场上从未遇过敌手。
    相比之下,对公主和他爱理不理的晋王,则形貌大有不同。作为男人,生就如此精致的五官未免有嫌无阳刚之气,但眉眼之间,多少还是有些陇西李家雍州一脉的气度,和他的父亲站在一起,唐太宗无疑十足的君王气度,而晋王则显得相对有些猥琐了。
    公主参拜完皇上,刚刚在太监的帮助下支好了琴架,唐太宗忽然道:“你们都退下。”
    几位太监和宫女急忙叩拜,出阁去了。唐太宗把手里的一幅字交给晋王,道:“多少有些进步,还需苦练。你的心思,不该在外,而在内。”晋王不敢怠慢,接字在手,应道:“儿臣遵旨。”慌不迭一番跪安辞谢。
    “你来了?”太宗忽然站起来,对身穿一身内府侍从服色的裴继欢点头道。
    阁子里,只有一家四口,其余三人,各自大吃一惊。
    多年征战,太宗的眼光可谓毒辣之极。他从一开始裴继欢进门,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内侍与众不同,稍一打量,立刻认出了裴继欢的身份。
    太宗微微一笑道:“想不到你为了见我,想出这么个法子来。”云裳公主急忙跪下道:“请恕儿臣大胆之罪。”太宗把她扶了起来,拍了拍公主瘦弱的肩膀,道:“好孩子。你大了,能自己做主什么做什么不做了,这没什么罪过。只是继欢为何如此模样?”
    裴继欢一时竟然喉头作梗,说不出话来。
    眼前叔父健在,他想到了死去的父亲和有理由被怀疑还在人世但至今生死不明的母亲,以及他昔年所受的种仲罹难?????幼年时艰苦求生,艰苦学艺,长大成人,历历由眼前惨白的记忆深处生出。如是,他当对面前的叔父怀恨才是。然而他秉性善良,极少罪人。古往今来每当涉及皇位更迭,在权力欲的驱使之下,人是很少能保持原有的理性和良知的,太宗不能不说是近三百年来第一明主,也无法逃出这个俗套。
    但对于面前的叔父,他却少有怀恨之感。
    这个统率着声威显赫的大唐帝国“天可汗”,即使是在临近知天命之年,依然颇有雄姿。在他的努力之下,积贫积弱的国家终于绽放出无可掩饰的魅力,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多少帝王都无法做到的!当此之下,裴继欢微微怔了一怔,弯下身子,给皇上磕了三个响头。
    与此同时,唐太宗也在细细地打量着这个第二次见面的亲侄子。他也一直都没搁下向裴继欢继续观察,但见在对方英挺正直的脸上,除了慑人的豪气之外,并不曾令他感到一分的威胁及自己生命的恐惧。太宗的天下是“打”出来的,多年来领兵打仗,身先士卒,自有胆识策略。他并不怕有人阴谋来刺杀他,不为别的,皇宫内外,固若金汤,他本人自己,还是少林寺掌教觉远神僧的关门弟子,一手少林拳和相关内功早已到了炉火纯青之境,等闲人等,根本无法从他手下讨好。前几日觉远神僧来到京师拜见他,特意送来两颗万金难求的“固本小还丹”,太宗服下,半日之内,体内沉疴渐轻,这几日排便顺利得多,原先的掌心发热、身体发虚的状况,登时大有好转。按照觉远神僧的安排,他终止了烧丹炼汞,重拾了往日的少林功夫,今日一早,已能感觉到久违的饥饿感了。
    “你有心思?”太宗见他不说话,只是归着,一面说,一面回到蟠龙宝座上坐了下来。裴继欢摇摇头:“没有,请陛下息疑。”
    太宗点了点头:“那你乔装入宫,又是什么打算呢?”
    裴继欢眼睛向晋王看了一眼,拱手道:“特地来向叔叔辞行,只怕甚不方便,所以迫不得已,出此下策。”
    太宗颇为意外:“何故要走?留在京师不好么?有吃有住,让我天天可以看着你,这有什么不好呢?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要把你父亲的封地重新赐还给你!起来,你起来说话!”裴继欢这才站了起来,垂首而立。
    太宗叹了口气,道:“原来你还是没想原谅我。”
    裴继欢心头大震,忙道:“不敢。我只是还没做好准备罢了,请见谅。”
    太宗有些落寞:“走了,去哪里呢?离我远还是离我近?”裴继欢见他脸色悲凉,心中顿时软了,温言道:“此去江湖不远,皇上若有召唤,可随时派人来找我。秦总管他们几个,应该会知道我在哪里的。他们和江湖中的朋友都有些关系,毕竟起于江湖,请皇上莫怪他们。”
    太宗又站了起来踱出几步,沉声道:“这几个人服务大内,向来还算忠肯,既然你不愿意留下,我也不能勉强你。我赐给你的玉佩你可随身带着??”裴继欢道:“是,在我身上带着。”太宗点了点头,道:“看到这块玉佩,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看看我,尽管我是你杀父的仇人。”裴继欢点头道:“皇叔光明磊落,侄儿的确有些佩服。”单膝下跪,拱手道:“就此别过,请君保重,后会有期。”
    晋王冷笑一声道:“天下谁敢视父皇为杀父仇人?”他双手紧握椅子的扶手,眼光中露出点点凶光。对面的公主似乎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忽然失声惊叫!裴继欢果然虑不及此,疏忽了。疏忽乃在于直觉上认定在场三位,都是自己的“家人”,本能便疏于防守。
    无论如何这一霎间,事情闪电般发生了。裴继欢只顾着和皇帝叙话,俯仰间却忽略了一旁的晋王以及自己的整个胸腹要害。晋王向来心思歹毒,焉肯放过眼前这个将裴继欢毙于剑下的最佳时机?就在裴继欢拱手谢恩,仰身方起的一霎,晋王的辣手已骤然发动。但见一口精光刺目的短剑从他腕底翻起,斩金截铁的一口利刃,已向裴继欢右肋刺了过去。
    这一剑去势阴狠毒辣,若在素日之下,那是绝无可能在裴继欢身上得逞。只是眼前情况特别,两者距离实在太近,猝然猛袭之下裴继欢简直无能防范。一种震惊,猝然现于裴继欢脸上。
    “你??????!”
    随着他忍着剧痛,倏地凌空直翻而起。饶是如此,晋王这一式辣手毒招,仍然未曾落空,“噗”地一剑直穿右肋,随着裴继欢翻起的身子,左手已从晋王手中,夺下了那口短剑。“当”地一声,他捏着剑把并力一震,啪啪啪啪,那口短剑已被他拔出,手臂震处,一口精芒四射的短剑,别他震得碎成片片,随后一股鲜血怒泉般从他肋间直喷出来,紧接着他踉跄的身子也己落了下来。
    晋王这一剑虽说侥幸得手,目睹裴继欢中剑之后依然如此神勇,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晋王“啊呀”的一声,待将倒下的一霎,才发觉短剑并未落下,奇光耀眼就在眼前.对方剑尖,简直已触到了自己鼻尖,冷森森的剑气,更似流电般传瞬间遍布全身。
    “你?????敢!”这一剑无异给了他极大的创伤,几至举步维艰,他却倔强的屹立如故,原可立毙晋王于剑下,他却万万不能。瞬息间,鲜红的血已遍布全身,湿透了他整个半边衣裳。
    “你??????你好狠的心!”一面说时,左手骈指如飞,自行点了伤口周围几处穴道,暂时止住了怒喷的鲜血,只是却无能止住内里的流血,他只得一次次强提真气,不使扩散,如此尚能一时站立不倒。裴继欢冷峻的目光,在太宗父子俩身上转了一转:“我原有几句忠言要向陛下进谏,此刻却??????不能了??????”剑势略收,向后退了一步,晋王只觉得眼前寒光刺目,仍自未能脱得对方剑势威胁之下。
    晋王吓得两腿间一阵温热,但转眼又发觉到裴继欢半边身体宛若从血海中刚捞出来的一般,伤势毫无疑问非常沉重,不禁胆势一壮,嘿嘿冷笑道:“你已为本王宝剑所伤,还敢恃强好胜?快快抛下手上的宝剑,跪地受绑,本王念在你是一条汉子,非但可以饶你一死,还可以传太医为你治好眼前刀伤,以后更可赏你一份功名,在本王身边当差,有什么不满意的?!”
    云裳公主脸色雪白,急忙上前,把裴继欢扶着,怒目道:“卑鄙小人!”裴继欢紧紧咬着牙,心里原有一番话要向太宗诉说,却碍于身上伤势过重,一旦真力涣散,只怕死路一条。聆听之下,惨笑一声,身子拧转,对着太宗道:“??????陛下一定要记住,若是一意自大,动辄兴兵,亲小人、远贤臣,怕是天怒人怨,这大唐江山也难以保全?????”说时,脸色猝变,身子晃了一晃,云裳公主只觉他身体越来越冷,这一吓吓得魂魄皆无,失声叫道:“继欢,继欢表哥,你可别吓我呀!”
    裴继欢身躯猛地向前一倾,一口鲜血从口中喷了出来,鲜血溅上太宗龙案,太宗也禁不住心头一哆嗦。但见裴继欢身躯一转,五指如钩,已将晋王拿在掌心,低喝一声道:“我要走了,有劳你送我一程吧!”他虽是重伤之下,却是余勇可嘉,晋王腿软脚麻魂不附体,只觉得对方那只手掌直似一把透骨钢钩,抓得他动弹不得。惊怖之下,他却也只有尖叫一声:“父皇,救命,救命!?????!”
    唐太宗惊得目瞪口呆,面对闻讯而来的大内卫士,忽然回过神来,喝道:“不许靠近!晋王危险!”一面对裴继欢道:“放开晋王,朕愿意做你的人质!”裴继欢摇头冷笑道:“还是劳驾晋王殿下送我一程就好!玉颦,我们走!”他粗粗喘了口气,道:“陛下一国之君,言行当为民表率,昔日陛下所以治国,自谓身边有三面宝镜,但思一时贤良大德,如今陛下身边还有几人?听任晋王召集邪魔为羽翼,如此下去,国将不国矣?????”身躯微微一顿,颇似感伤地叹息一声:“陛下春秋渐高,晋王懦弱无能,大失陛下昨日英风,徒然依靠江湖邪恶势力为之一张,长此以往,何以自善?何以治国!???????”
    裴继欢伤口剧痛无比,血出如泉,满怀悲忿,冷冷道:“今夜一别,恐后会无期,祈陛下深思草民所言,苟有一得,亦不妄草民今日冒死进宫。”说到这里,那只持按在紫檀木桌面上的手掌抖动了一下,随自缓缓抬起,坚硬的紫檀案面上,多了一个深达半寸深的掌印。
    唐太宗心头一震,欲言又止:“不要,我们应该后会有期才对呀!”
    裴继欢冷冷摇头,一声冷笑道:“公主可怜,身在家国,却似无家国,既然如此,请陛下许我带公主远走吧!”手抓晋王肩头,深吸口气,缓缓走出风绣阁来。此时皇家卫士,俱已奉命聚结。此番情景,一出此阁,立时昭然在目。但见御道两侧,雁翅般站定两行卫土,人手一口长刀,附近花树丛间人影幢幢,更不知还藏着多少人。这些人原待在裴继欢一出现的当儿,一举出动,将对方生擒在手,却万万没有料想到,走在最头里的一人,竟是噤若寒蝉的晋王本人,裴继欢一只手掌,正按在晋王肩上。卫士中不乏武功高强者,见了急忙退后,只怕裴继欢掌力一吐,立刻便要活活将晋王震毙。
    “跪在原地不许动,违令者斩!”随后出来的唐太宗大喝一声。他转头道:“现在你可以放心走了!”裴继欢目光一转,见当前百十名卫士全数匍匐,无一例外,连头也不敢抬,所谓“君无戏言”,唐太宗既已口谕降旨,哪个胆敢不遵?至于寝阁之外重重关隘,是否能平安渡过,却还是不得而知。
    公主脸色惨白,跪下给太宗三拜九叩,泣不成声,道:“陛下保重,儿臣去了!”唐太宗颤声道:“孩子,你真的要走吗?”公主泪落如雨,道:“孩儿不得不去。”唐太宗微微点头,轻轻挥手,语带悲凉,轻声道:“去吧,去吧。你们都走了,就剩我一个。”轻轻从手上摘下一个戒指,亲手给公主戴上,温言道:“好孩子,江湖一去难回头,从此以后,你是继欢的人,父皇管不到你了!这个戒指,留着做个纪念吧!”裴继欢苦笑着向太宗点了点头道:“陛下保重,在下告辞!”双手抱拳,向着太宗深深一鞠躬,伸手一牵云裳公主,身子陡地向上翻起,宛若穿云之鹤,飕然作响中腾身掠起,两人一道落在正面宫墙之上,紧接着再次腾身,几个起落,已飘身寝宫之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