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陈寒?鬓已星星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
    这个城堡陈寒很久没有回来过,园丁把花园打理的不错,树叶被修剪的整整齐齐,连搭建的秋千的新旧程度都和记忆没有丝毫偏差。
    进入大厅,他的视线顿住,看到略微有些拘谨的坐在客厅的两个孩子。
    这是祝秋音和别的男人的孩子,资料上显示,女孩叫秦涵,今年八岁;男孩叫韩瑜,今年五岁。
    正在和两个小孩子聊天的管家抬头看到他,起身恭恭敬敬的打了招呼,两个小孩子随管家站起,犹豫了一下称他为“uncle”。
    陈寒走近,女孩穿一条粉色公主裙,带着一点点骄矜的姿态,笑容和气质让他想起了祝秋音,他半蹲下来视线同她平视:“秦涵”
    秦涵点头,扬起自己雪白的小天鹅颈,到底是个孩子,眼睛中藏不住对未来的惶恐。
    陈寒摸了摸她的头发以示安抚,小姑娘发质柔软,让他想起她的妈妈。他认识祝秋音时,祝秋音也是一个孩子,装腔作势的和他玩文字游戏。他的视线转向小男孩:“韩瑜”
    韩瑜一副小绅士打扮,佯装镇定的说:“是的,uncle。”
    他一直都知道,祝秋音会是一个好妈妈。显然她真的把小孩子教育的很好,落落大方又礼貌。
    “我是陈寒。”陈寒自我介绍之后沉默了一下,他没有多少自恃长辈身份的经验,只看着两位小朋友说了一句。“以后你们就住在这里,有什么问题就找管家爷爷。楼上有你们妈妈曾经的房间、琴房和画室,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当晚,陈寒留宿城堡,在影音室看了祝秋音生前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电影的名字叫做月光倾过谁的城,以文艺片的姿态斩获很多电影奖项。屏幕上的女孩子身裹一条羊毛披肩迎风而立,裙摆和头发被风吹拂,陈寒在她的身上看到祝秋音的影子。
    在英国的第一年,那是她无意中流露的最多的表情,带着寂寥与落寞,只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只有看到他的时候,眼神中会带着她自己都浑然不觉的信任,他把她打横抱起前往餐厅,她顺从的靠在他的胸前,依赖意味十足。
    祝秋音后来也算小有名气,拍摄的电影走出国门,加上他的第一任丈夫革了传统型汽车的命,他怎么会注意不到她的消息
    他的记忆力一向很好,他始终记得,他和祝秋音的最后一面,是他前往伦敦给祝秋音庆祝大学毕业,他记得自己对她说:“去法国读硕士吧,祝秋音,永远都不要出现在我面前了。否则,我真的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了。”
    她一向都喜欢阳奉阴违只答应不做事,偏偏那次离开的那样干脆,以后也再没找过他。只有这一次,她把两个孩子连同大笔遗产托付给他。
    这个女人啊,就是笃定了自己会对她心软。
    二、
    陈寒人到中年的时候,思乡之情比之前更甚,开始有意让助理多多选择亚太地区的项目进行商务合作。
    身边朋友玩累了相继成家,提到儿子女儿时神情会变得眉飞色舞。他有过一次家族联姻,妻子身体不好,没有生育,早早亡故。他的身边从不缺女伴,只是没有哪个能让他产生安定下来的欲望,也不想许给任何人关于婚姻的承诺。
    这么多年来,他唯一主动想过要娶的人,只有祝秋音。
    在绍兴小镇,木质老屋前,他给祝秋音讲述外公外婆的故事的时候。他突然很想开口对她说,一个人寂寞太久,有时候真的想身边出现一个人。秋音,陪陪我,恩
    他知道祝秋音会答应,可他更了解自己,他在爱情中的控制欲太强,他要的是祝秋音只有他。祝秋音刚刚从阴影中走出来,她承受不来的。
    所以这句话,被他忍下了。
    伦敦的下雨天,他撑着被祝秋音感叹称“帅炸了”的某品牌定制黑伞,祝秋音被他保护在伞下,注视着他时眼中有着熠熠星光。
    是时候了。陈寒对自己说。在祝秋音向他暗示时他毫不惊奇,反而气定神闲的给了祝秋音一道选择题。在公示题目的时候,他忍不住对祝秋音心软。
    祝秋音在他的生命中占比太小,他想要的,却是祝秋音的整个人生。
    秋音,我从不避讳自己对你的好感,但是出于我最后一分自制力,我不碰你;出于我最后一分善良,我也不建议你以身相许来报答我。”
    我可以满足你任何的物质要求,也可以给你陈太太的身份,甚至可以保证自己身边干干净净不让你烦心。
    我是个控制欲占有欲太强的男人,我信奉的爱情,是色授魂与,纠缠至死,非卿不可。如果我爱上一个人,我会让她从头到脚都属于我,她的眼里心里只能有我一个人;如果她想离开我,我会亲手折断她的翅膀,把她放在笼子里关一辈子。
    所以我从不会轻易和别的女人谈感情,我们就停在这里吧,你要是再前进一步,我便真的不会放过你了。
    对你来说也许是我拯救了你,但对我来说其实不过是举手之劳。你权当我在做好事,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劝你,不要招惹我,后果你承受不来的。
    他到底还是留了一手,因为他知道,这道选择题抛给她之后,要么祝秋音跟他一辈子,要么祝秋音记他一辈子。
    三、
    陈寒对于血脉子嗣看的并不重,从不会让女伴使小聪明,做出挟子邀宠之类的事情。他定期去看望秦涵和韩瑜,觉得自己身上为数不多的父爱情怀都分给了他们两个。
    在韩瑜六岁生日那年,他前往城堡为他庆生。韩瑜带着一个尖尖的生日帽,一双眼睛带着期待:“我可以叫你daddy吗”
    这双眼睛生的太像祝秋音,陈寒不忍拒绝,点点头说:“可以。”
    在那之后,秦涵和韩瑜对他的称谓,便变成了daddy。
    秦涵曾有一次在楼梯处拦住他,一双小手抓着衣服裙摆,一双眼睛又明又亮:“daddy,你爱过我妈妈吗”
    他做的每个决定都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从不爱玩痴情守护无私奉献的那一套。他如果爱上一个人,便是纠缠至死的事,绝不会那样干脆的放祝秋音走。祝秋音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他们曾相互取暖,他曾对她上过心,偶尔他会想起她,其他的也没什么了。
    陈寒笑了笑,避而不答,把秦涵抱了起来。小姑娘香喷喷的,他摸了摸她的头发:“秦秦今年圣诞假期想不想去丹麦玩”
    秦涵也许是看出了他的不语多谈,也许是被他的话语转移了注意力,点了点头笑着答应:“好啊好啊。”
    从小耳熟能详的童话王国所在,据说每年夏天都会有世界各地的圣诞老人聚到那里开会。秦涵一直很想去哥本哈根看一看。
    “你是不是该练琴了”陈寒把秦涵抱去琴房,“现在在练什么曲子”
    “kiss  the  rain。”秦涵乖乖的坐在琴凳上,打开曲谱,弹奏开始,小脸渐渐认真起来。
    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浪漫温情,对秦涵来说小有难度。陈寒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听秦涵还不太熟练的钢琴声,祝秋音的孩子和她本人一样,让人越相处越习惯,越接触越喜欢。
    他是真的开始待他们视如己出,不再是之前随随便便养两个孩子的想法。
    四、
    秦涵和韩瑜各自长大,陈寒出手一向阔气,每年生日都有不动产或价值连城的小玩意相赠,给二人准备的成年礼更是名下公司股份。
    在他四十六岁那年,前往香港做生意,朋友女儿决定去那边读书,委托给了他来照顾。
    二八年华的小姑娘眼中有光,掩藏不住爱慕与崇拜,他一贯的选择四两拨千斤。面对青春活力的少女,他有时会觉得自己大概真的身处夕阳,再过四年就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他陪小姑娘去瑞士滑雪,在雪场,小姑娘主动吻了他,事情至此失控。此后他同她一直保持私下联系,他把小姑娘的依恋、信任、爱意看得一清二楚,不能给她回应丝毫。
    四年之后,二十二岁的小姑娘对他摊牌:“记不记得,我曾经问你,看不看张爱玲”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借范柳原的口写浅水湾饭店的一堵墙,说那让他想起了地老天荒这个词有一天他们都不在了,墙还在。”
    “真正意义来讲张爱玲只有过一段合法婚姻,她因受胡兰成的牵连、遭桑弧结婚打击之后远赴美国,在那里她认识了赖雅,嫁给了他。张爱玲和赖雅,也是相差了三十岁的。”
    他的回答是:“你不一样,我也不一样。”
    这句话他之前对她说过,不止一遍。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小姑娘抱着他哭了,“范柳原说,这是诗经中最悲的句子。生与死的离别,都不是我们所能掌握,可我们还是要说,我要和你在一起,一辈子在一起多么傻”
    陈寒伸手为小姑娘拭泪叹息:“宝宝,我已经是一个老人了。”
    小姑娘拼命摇头:“你才五十二岁。”
    “我已经五十二岁了。”陈寒给她分析,“等到你三十二岁的时候,我就六十二岁了;等到你四十二岁的时候,我说不定就已经不在了。你还这样年轻,我真的已经老了。”
    即将要去美国工作的小姑娘在他怀里哭着说,她爱了他十四年。
    陈寒哄她说他知道,心里只是感叹自己何德何能。
    在他五十六岁那年,小姑娘回国结婚,新郎是小姑娘的高中同学,他见过几面,算是小姑娘的良人。
    他请自己公司的设计师为小姑娘手工缝制了一件婚纱作为结婚礼物,各个细节都列了明确要求,最后完工的镶嵌了排排水晶的白色婚纱挂在那里一尘不染,他微微有些失神。
    那天晚上回到住处,他上网找出祝秋音的婚礼照片与视频。她结过两次婚,第一次隆重盛大,第二次低调温馨。
    陈寒听到视频中的身穿白色纱裙的祝秋音神情庄重的跟着牧师在念:“我愿意秦明成为我的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
    他想起了祝秋音在城堡的画室,她在一段期间画过很多的他,素描、油画、木板雕刻她为他画过一幅半身相,画中的他意气风发气质翩翩,比不上专业大家但也是优秀水平。油彩笔墨间没有办法掩盖画家的感情,他看懂了,对于一些事情愈发的胸有成竹。
    如果当初在伦敦,他把她留下陈寒揉揉眉心,自嘲的笑笑,关掉视频。
    “我曾经的人生理想啊,”那一年在绍兴,祝秋音躺在他的怀里听着雨声。“少年鲜衣怒马,中年浪迹天涯,晚年青灯书卷忆故人。”
    这话有一半源自蒋捷那首虞美人的启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而今,鲜衣怒马风流,悲欢离合看遍,辛酸苦辣尝尽,他陈寒也是鬓已星星的人了——
    追-更:lamei3.com(ωoо1⒏ υip)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