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愤怒又不甘,求告无门时,突然有官府大力整治这一带,那些乱收保护费,肆意打死人的,都被抓了,关了大牢,听说要发配边疆,那个恶客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那个时候,保护费直降,从一百五十文骤降到五十文,然后官府又抓了一批剩下的地头蛇,保护费再降,就到了如今的十五文。而且那些人还肯做事些,至少真的大体保证了这一带的安全,众人心里也可以安慰自己,这钱也算交得值。
    保护费的降低让十一压力减少,也让他能喘口气。再加上小毛的帮衬,他带着他娘也在京城活下来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在一阵响亮喜庆的鞭炮声中,大兴朝有史以来第一个商业圈准备开业了。
    容衍和五皇子六皇子还有其他人站在一排,手里同时拿着一根长长的红色彩带,在众人注目下,容衍手持剪刀,剪断了彩带,宣告着众人可以进场。
    张大山是京城里一个不起眼的小贩,往上数三代,家里都是做饼的,靠着日积月累,现在小饼摊在街坊里也有些名气,他挣了钱,娶了喜欢的姑娘,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和一个乖乖巧巧的女儿,旁人都道他儿女双全,是个大大的“好”字。
    张大山心里也美,他偏头看了一眼自家媳妇儿,又低头看了两个孩子,嘴角咧得老高。
    他张大山这辈子是真的值了。
    年轻妇人见丈夫傻笑,小小翻了个白眼,嗔道:“你注意点儿。”
    张大山还没说话,两个孩子齐齐发出惊叹声。
    “爹,娘,那个是麦子吗?是吧是吧,我不会看错的。”
    小女儿也惊道:“麦子好高啊。”
    张大山和媳妇儿也看过去:豁!还真是麦子。
    金灿灿的颜色,麦粒颗颗饱满,看着就让人心里满足和向往。
    地里的庄稼也有这般就好了。
    大儿子伸出两只小胳膊在那儿比划,过了一会儿,仰着小脸对双亲道:“爹,娘,那麦子太大了,我都抱不住它。”
    张大山弹了一下儿子的脑门儿:“笨小子,你那小胳膊小腿,怎么可能抱得住。”
    小孩儿噘嘴嘴,“娘,你看爹。”
    年轻妇人懒得理他们,她仔细端详着麦子,“瞧着像是木头做的,恐怕不长久吧。”话里有些担心和可惜。
    张大山宽慰道:“大人们心里应该有考量的。”
    “也是。”
    他们终于歇下了看“麦子”的心思,这才注意到左右,有早点铺子,木雕店,还有冰糖葫芦。
    说来奇怪,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冰糖葫芦,但就是觉得这商业圈里的冰糖葫芦更吸引人些。难道是那山楂更大更红吗?
    他们一愣神的功夫,已经有人围了过去。无一例外的都是带着孩子的大人。
    张大山想到什么,低头一看,自家小子已经在流口水了,小女儿矜持些,但也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卖冰糖葫芦的铺子。
    年轻妇人也注意到了儿女的状态,但是妇人心细些,那铺子看着就透着雅致,里面卖的东西肯定不便宜。
    冰糖葫芦哪里都有卖,何必花钱买贵的。
    她牵着儿女的手就要走,谁知道丈夫先带着儿女走了过去。
    年轻妇人:……
    她虽然有些无奈,但心底却又冒出丝甜蜜。
    不过,她还是要过去看顾着,如果糖葫芦价钱比外面超多了,那肯定是不能买的,败家也不是这么败的。
    他们距离铺子还有五步距离时,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心满意足地拿着一串水晶葡萄和桃子,并着两颗超大山楂混合串插的糖葫芦,舔一口,笑得眼睛都弯了,旁边的男人有些肉疼地系钱袋子,小声嘀咕:“你这个混小子,刚进来没有两刻钟,你就用掉了五十六文钱。”
    年轻妇人眼皮子猛跳,啥,这么一串糖葫芦要五十六文钱?!!
    小男孩笑嘻嘻道:“爹,小虎最喜欢你了,小虎最爱你了。小虎以后挣大钱,让爹吃好的穿好的,过大老爷一样的生活。”
    男人噗嗤一声笑了,“这可是你说的。”
    小男孩儿点头,然后想了想,犹豫片刻,就把糖葫芦递给他爹:“爹,最上面的水晶葡萄给你吃。可甜了。”
    男人撸了一把儿子毛乎乎的脑袋,不客气咬掉了最上面那颗裹满糖浆的水晶葡萄,葡萄特有的甜味弥漫在口中,让人回味无穷。
    难怪卖那么贵,听说还是贡品呢,普通人都吃不到。他想。
    父子俩越过张大山走了。
    张大山他媳妇二也想带着儿女走。太贵了太贵了,她真舍不得花这个钱。
    然而张大山又比她快一步,张大山带着两个孩子,看着铺子墙上张贴着各种水果口味的糖葫芦,每张画都惟妙惟肖,令人垂涎欲滴。
    张大山低头跟两个孩子商量一番,最后决定要第三张,因为那张种类最多。
    贵就贵吧,反正就这一回。
    张大山心里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一开口还是紧张:“那种糖葫芦怎么卖?”他指着第三张画。
    店员笑盈盈道:“那种一串60文钱,不过今天开业,一律八折,所以现在买,只需要48文钱。”
    怕张大山觉得贵,店员解释道:“因为现在是寒冬,这些水果得来不易,再加上还有水晶葡萄这样以前的贡品。所以价格比外面贵些,但味道绝对值。”
    这时旁边插。来一道询问:“水晶葡萄是以前的贡品?什么时候的事。”
    店员:“应该就在最近吧。”
    这话的信息量可太大了,众人一时住了嘴,张大山付了钱,拿着糖葫芦走到旁边空地。临走时,店员还给了他一张油纸,告诉他吃不完,可以用油纸包裹。
    张大山笑着谢过,他们一家走到空地处,他粗粗数了一下,一共有十颗,“我们一人吃一颗,剩下的带回家给爹娘。”
    “嗯。”
    张大山把那颗水晶葡萄给了他媳妇儿,然后飞快跟儿女们说话去了。坚决不给他媳妇儿推辞的机会。
    妇人小口吃着水晶葡萄,外裹的糖浆轻轻一碰就碎,丝丝缕缕的甜味在舌尖化开,水晶葡萄的汁水小小溅了一点出来,不是普通的甜味,是水果独有的清甜,但还不止是这样,妇人形容不出来。就觉得这难怪是贡品,是她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水果了。
    张大山把剩下的糖葫芦包好,拿在手上,因为放怀里会化。
    他们走出一段距离,前方传来敲锣打鼓声,还有人表演杂耍,免费看,不给钱。
    张大山一家眼睛都亮了,急忙跑过去。
    杂耍五花八门的,让人目不暇接,张大山一家眼睛都瞪圆了,直到杂耍结束,他们才意犹未尽地跟着人群散开。
    然而这股情绪没有持续多久,他们耳边就传来小孩儿兴奋的尖叫声。
    他们寻声望过去,发现前面好多木马居然在原地转动。
    是,是他们眼花了吗?
    大儿子差点没蹦起来,拽着他的手晃:“爹,爹我们过去看看吧,求你了。”
    张大山就被儿子拽过去了。
    他们凑近了看,发现那木马可真高大啊,像真马一样,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圆台上,每匹木马上面都刷了一层颜色,好看极了。
    这个时候木马停下,木马上面的孩子下来,又有新的孩子上去。
    偶尔听到“二十文这么贵”“打八折,也要十六文”“好了好了,真是拿你们没办法”之类的话。
    张大山不期然低头,两个孩子都眼巴巴看着他。
    张大山:……
    张大山咬咬牙,“咱们也坐。”
    但这次年轻妇人拦住了,这木马就看着好看,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还那么贵,钱多了花不完吗。
    “娘,求你了,我想坐。”大儿子拽着年轻妇人的衣摆哀求。
    “妹妹也想坐的,是吧妹妹。”
    小女儿瞥了一眼妇人的脸色,没敢点头。但这反而让妇人心软了。
    “回头一个月不准花钱买玩的了。”
    两个孩子齐齐点头。
    但妇人还是有点心疼,跑过去找到负责这木马的人,打着商量,问两个孩子能不能坐一匹木马。
    她也就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心里不免忐忑。
    负责木马的人很好说话,问妇人的两个孩子多大,不超过xx斤重就可以。然后指了指旁边的称量工具。
    妇人心喜,把两个孩子抱进了木盆里,另一边跟着加砝码。最后没超重,可以。
    两个孩子选中了一匹红色的大马,妹妹坐前面,哥哥坐后面。在负责木马的人的提醒下,木马开始绕着中间的大柱子跑动了。
    妇人跑到丈夫身边,两人像其他大人一样,看着自己的儿女。
    偶尔有孩子在上面做鬼脸,或者大声呼喊,热闹极了。
    妇人看得高兴,心里也在算,她今天又省下了十六文钱,开心。
    忽然,她指尖被人轻轻勾了一下,她偏头看去,丈夫一本正经。
    可惜对方的耳朵悄悄红了。
    妇人抿着嘴低头笑了。
    张大山一直瞄媳妇儿,这会儿见媳妇儿笑了,他也忍不住咧嘴笑了。
    笑着笑着,鼻尖一凉,他抬头看去,发现原来是天上又下雪了。
    但这并不能影响人们的心情。
    当木马停止转动,两个孩子从上面下来,奔向了双亲。
    “爹,娘,这个好好玩啊。回头我要跟栓子他们炫耀。”
    张大山嗯嗯啊啊地应答着,周围好玩的东西太多了,什么投圈啊,捞小鱼啊,双人跑赢奖品啊,还有射击木片人,他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这里真是太有趣了。
    逛了大半天之后,他们找了一个长椅坐着。
    他们对这样一把椅子都稀奇:“就这么放着,不怕有人把椅子搬走吗?”
    然后低头一看,才发现这椅子竟然被钉在了地上。
    几人又发出一声惊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