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4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可能钱清儿的家世让徐老太太不满意。
    可这嫁妆还是让她满意的。
    嫁妆是一个女子在婆家的底气,这一点儿上,钱清儿的母亲白贞贞还是做的挺到位。总之,搬了庶子未来可能承继的大部分家业,那是填补到了女儿的身上。
    这一年,秋。
    徐子瑜、钱清儿大婚。
    白贞贞谋划了那般的久,她的目光最后还是达到了。
    当然
    ,女儿一辈子的终身大事,她是满意的。对于未来的女婿,自然是越看越满意。
    同样是这一年的秋。
    京都更引人注意的,便是一系列的贪腐大案。
    围绕了普查丁口、田产一事。
    已经倒台了一些官员。这更像是风暴来监时的兆头。毕竟,目前倒台下的,基本上是集中在文官上。
    东宫。
    太子最近很忙碌。
    普查一事,太子也是插手了。
    这是帝后给太子的权柄。
    若说原来太子对于勋贵不满意。现在更不满意了。
    这查出来了的问题,文官那边被打击的利害。可勋贵这边有风声的,又或者说,这些家伙抽身的够快。
    这家业都是往北边转移了许多。
    有问题的抽身的够快。留下来的可都是干净的产业。
    而文官这边,有问题的倒台了。
    留下来的至少没查出来问题。于是,东宫太子的身边越来越多的文官站了队,站了这一位储君大义这儿。
    “殿下,回了东宫您还忙碌了政务。”太子妃亲自给太子送了宵夜。这当然是夫妻相互之间的体谅。
    “可是用一些宵夜,莫累坏了身子骨。”太子妃还是劝了话。
    太子得了太子妃的好意,倒不拒绝。
    二人一起用了宵夜。太子的胃口还成。忙碌了,饿的也挺快。
    没食宵夜前,倒还不觉得。
    这一食用了,却感觉到了饥饿。
    “孤的身体不错,你不必担忧。”太子用完了宵夜,还是与太子妃说些话。他道:“政务太多,孤只恨时间不够。”
    “殿下,事情哪能操持的完?您可得顾惜了自个儿。”太子妃连连劝了话,说道:“好好歇息,保重身子骨。一切来日方长便是。”
    太子听了这话,却是摇摇头,他道:“只恨不能争了长短朝夕。时间紧啊。”
    太子不傻。
    太子妃一直的劝解,还有他遇上的压力,来自于哪儿?太子清楚的。
    只是太子也是倔强的性子。
    他自己认定的事情,他总要一个结果。
    偏偏越是如此,越是让太子妃觉得担忧了。
    太子妃的目光中,真真的全是忧虑。她的忧思,有一些还不能与太子讲了。就怕讲了,坏了夫妻的感情。
    说到底太子妃是感觉膝下无子,她没甚的底气。
    “殿下,父皇、母后一直支持于您。您若是遇上了难事儿,也无妨与母后请教一二便是。母后一直最看重于您。”太子妃还是提了建议。
    最近一些流言扉语的。
    太子妃听了,那是害怕的。
    “无妨的。”
    太子却是摆摆手。他只道:“孤是东宫太子,有些事情孤做的,也立得稳。真有难处,办事不利,还学得让父皇、母后笑话孤这太子做得不够好。”
    太子妃最后在太子的坚持下,到底没劝住什么。
    正统二十四年,这普查开始。
    一直到正统二十五年的春。
    开春,新一年,新的耕种。这普查算是告一段落。
    这应该倒台的,在皇后的谋划暗许下,那也是倒台了。应该安插自己人手的地方,皇后也没有手软了。
    可以说,借着合适的机会,皇后的势力那是来了一回膨胀。
    这些事情,玉荣有些做的隐晦。有些做的明白。
    里面的分寸,自然要她自个儿拿捏了。
    效果吗?
    还不错。至少,正统帝没反对。
    皇帝没反对,玉荣就当是默许了。
    帝后的默契很好。
    可太子那儿?
    皇宫,通天阁。
    帝后二人谈了春祭的事宜。
    “圣上,亚祭还是由我奉于上苍厚土。那最后辅臣献祭一事,可否由得东宫的太子参与?”这等事情一旦太子出面了。
    那便是拔高了太子的地位。
    玉荣就是想给儿子一点儿表现的机会。
    对于东宫的一些事情,皇帝知道的,玉荣这一位皇后也知道。
    在文官与勋贵之间,太子的倾向很明显。
    皇帝的态度?
    皇帝是孤家寡人。
    皇权至上。
    可以说,文官也罢,勋贵也罢,只是皇帝的棋子。有用的,皇帝不介意给厚赏。没用的?
    可能是搁开了,更可能是报废了。
    结局如何?
    这得看,这等人识像不识像。
    挡路了,在大势面前,被踢开的结局那是不一定的。
    浮沉之间,要看了本事的。
    玉荣想缓一缓的,就是这一对父子之间的关系。
    天家的父子,唉。
    “太子……”皇帝想了想,道:“春祭不必改动。等丰收祭时,朕再琢磨琢磨。”
    正统帝的态度给出来了。
    玉荣懂了。
    皇帝这怕要以观后效。
    丰收祭,何尝不时老三的一个考验。
    玉荣想了想,她还是决定了给老三透一透考题。自家母子之间,这等问题,算问题吗?
    “圣上这话在理,春祭在即,确实不宜大改。”玉荣附合了皇帝的话。反正皇帝的话,不正面驳了便是。
    “圣上,我倒是想着有一事,您可得操劳了。”玉荣挪开了问题。她准备提点儿喜庆的事情。玉荣说道:“今年秋八月,和德、和僖的及笄礼就到了。她们的婚事,可得您给指了。”
    “还有便是和德、和僖的生母,高才人、魏才人两位生育公主总归是有一份功劳的。您看,这二位才人妹妹的位份,可是要提一提?也算给和德、和僖两位公主提拔一份体面儿。”玉荣对于后宫的嫔妃们,要说多在意?
    不存在的。
    她只是想着,应该给的甜枣,还是要给的。
    到底两位公主真大婚出嫁了,两位公主的生母位份低了,着实不好看。这些人碍不着她什么,提了位分,也是提一些待遇罢了。
    她是正宫皇后,她怕什么?
    皇家还不缺这点子养了宫妃的禄米钱。
    “和德、和僖啊……”皇帝这时候有点儿愰然。对于公主们,他真没太在意的。一年到头的,见得少了。
    要说感情多深?
    骗谁呢。
    不过,到底是亲生女儿。
    对于皇后的提议,正统帝想了想,说道:“依梓橦你的意思,给她二人的生母一份体面,提拔一个嫔位。封号,那就不必了。”
    体面给了。
    正统帝觉得他很大方了。
    不得宠的嫔妃,皇帝哪需要记得。
    至于公主的赐婚?
    “关于和德、和僖的婚事,朕再考虑考虑。”这事情皇帝倒没有马虎。关乎女儿一辈子的幸福。皇帝还是会下了功夫琢磨一翻的。
    得了皇帝这话,玉荣自然满口的夸赞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