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78章 坤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道教自东汉末流行以来,有一个理论主旨是不论男女,只要学道积德,建功立业,精修勤炼,均可得道成仙。
    这种平等观念对女子追求身体健康、长寿,谋求解脱现世痛苦,超越自我是有吸引力的。
    各朝各代涌现出众多修道有成的著名女子,她们或者开山立宗,传徒授弟;或者登坛斋醮,主持科仪。
    一个个虔诚敬业,志于修道,或文采飞扬阐扬教理教化众生,或潜心医理草药治病救人,或擅长斋醮扶乩播种善恶,皆因有杰出的善行功劳而受尊敬,她们在道教界的地位、影响是卓著的。
    ……
    目前,道教主要分为全真,正一两派。
    从道教的发展史上看,在全真教兴起之前,道教一直是一个很世俗化的宗教。
    道教徒们大都在修仙问道的同时行医济世,扶危济困。没有禁止结婚生子一说。
    在金、元之前,对于道士出不出家并没有要求,基本上道士都不会出家。
    天师道就不禁婚配,事实上,张鲁所传的天师道历代天师都以嫡亲身份继承法统。
    等到金代全真教创立之后,才有了出家制度(即丘处机的传戒制度)。
    全真教为不结婚、食素、住在道观的出家道士。
    而正一道则并没有这样的要求,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食荤,只有在做法事时才要执行戒律。
    ……
    所以可以娶到的女道士,就是正一派的女弟子。道士本来就是个人数很少的职业,又分为正一和全真两派。
    可以结婚的正一派坤道总人数其实非常少。
    正一派流传着一篇文章讲嫁给道士的好处,本来就人数极少正一派坤道又都秉持着高冷的本色,保持着沉默。
    然而天地诞生之初就已肇生阴阳,阴阳不仅是万物法则,也是男女之象,即“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
    阴阳的相和共生,涵化到社会伦理层面,就意味着男女在自然属性上的平等。
    ……
    《太上感应篇》有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
    正所谓相由心生,修行的坤道身上都有一种恬淡沉静的气质。不染凡尘,一颗纯真的心,让她们的眼眸都特别的干净。
    过午不食的饮食习惯,习武打拳,气功站桩,这些道士的生活日常,使坤道大部分都有挺拔健康的身材。
    再着一身宽大的素色道袍,颇有仙家的风范。
    ……
    其实坤道是真的高冷,一般的凡夫俗子不入法眼。
    因为道士受经学道,应当清异出俗,若与婚配对象庸庸于世俗,就很可能会清浊混杂,闭塞道法,蒙蔽了学道的信心,也会消磨修道的恒心。
    既然肯嫁,必然是钟情的男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