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73章 黄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
    《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7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
    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
    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
    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
    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
    炎帝神农氏管治后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
    黄帝便乘时而起,打败不同的部族,其余部族的首领亦纷纷归附,于是形成炎帝、黄帝、蚩尤部族鼎足而立的局面。
    黄帝居中原。
    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
    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方。
    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走,向黄帝求救。
    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最后黄帝集结在涿鹿上与蚩尤决战,战斗十分激烈。
    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
    建都在涿鹿。
    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
    黄帝奠定天下后,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
    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
    他又经常封祭山川鬼神。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历法。
    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
    “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
    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后来,在以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里就出现了一个农业方面成绩卓著的领袖——弃。
    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被尊为后稷。他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得拔去杂草,还知道挑选良种。
    ……
    中国史前农耕聚落分布呈现出沿小河而居的特点。它反映出早期农业在水的利用方面对于河流的依赖,依据考古发现,水井最初出现在河姆渡遗址第1—2层相当于松泽文化下层的时期,其14c测定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
    这里是长江三角洲水位较高的沼泽地带,无需深挖即容易见水,这里首先发明井不足为奇。
    而水位较低的黄河流域,开凿水井难度较大,而水井对于农业的意义远非长江三角洲的水井可堪比拟。
    但大约到距今5000—4000年的时候,黄河流域的龙山时期文化遗址普遍发现有水井,它表明水井在黄河流域的经济生活中已发生了显著的效用。
    如河南洛阳矬李遗址和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四千多年,基本上与黄帝时代相符。
    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规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
    神话传说,黄帝晚年,发明了鼎。
    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
    “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
    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
    可是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
    黄龙带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
    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
    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