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8章 快过年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从古至今历经数千年,春节依然被人们一代代地传承着,它也是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
    各地的人们在欢度春节的同时,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道教也将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道教的高功法师会举行各种斋醮科仪来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道教和民间在春节期间都会举行一个民俗活动,那就是敬神。
    道教是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神仙信仰是它非常重要的一种信仰,道教的神仙众多,有如三清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先天尊神,也有如张道陵天师、吕洞宾真人等后天得道的仙真,还有一部分吸纳了民间的俗神信仰,如雷公电母、门神灶神等等,因此过年期间道教和民间也会共同敬奉那些民间俗神。
    在众多俗神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则是“家宅六神”,六位神祇分别为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和厕神。
    门神信仰由来已久,它发源于上古时期,根据《山海经》的记载,传说在苍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神山名曰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千年古桃树,桃树的枝干蜿蜒数千里,在枝干的东北方是传说中的鬼门所在,也是最早关于冥界地府的记载,这个鬼门经常有一些妖魔鬼怪出来伤人。
    神荼和郁垒两位神将负责把守着洞口捉鬼。后来人们用桃木雕刻成神荼和郁垒两位神仙的模样挂在大门上用来驱邪避祸,他们二位神人也就成为了最早的门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神明及历史人物被赋予了门神信仰,如唐代的两位武将秦琼和尉迟恭由于护驾李世民除掉梦中的恶魔,逐渐被民间奉为门神。
    道教也有许多带有宗教色彩的门神,如道教将青龙白虎人格化为两位门神护佑着道观,还有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的天师钟馗等。人们在过年期间贴门神、敬门神,祈愿门神保佑家庭平安和顺。
    灶神也是一位受到人们喜爱的神祇,他在“家宅六神”中的地位极高,被奉为“一家之主”。“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就要离开待了一年的家宅,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告这一年来民间发生的善恶之事。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写道:“月晦之夜,灶君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
    如果凡人在这一年之中做了恶事,那么他将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因此人们为了能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不要“打小报告”,他们会做一些糖瓜一类的糕点来供奉灶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袅袅炊烟的锅灶逐渐被燃气灶台取代,但是人们却依然保留了祭祀灶神的传统,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一家之主”依然还在每一户家中护佑着我们的平安。
    除了“家宅六神”以外,还有一位神明特别受到人们的尊崇,那就是财神。财神是民间和道教共同供奉的俗神之一,他们的神职是执掌着天下的财源。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对于财神的信仰崇拜要远远高于其他神仙,人们渴求通过对神灵的祈祷以获得财富的好运。
    春节期间会有一些列关于财神的民俗即迎财神、祭财神、送财神等。从除夕夜开始,人们便放鞭炮、烧高香迎接从天上下界到凡间的财神。
    财神其实不是一位,根据神职的不同分为文财神、武财神等。最为大家熟知的当属正财神赵公明了,我们平时无论在宫观或是年画中见到的这位财神形象威武,赵公明财神胯骑黑虎、一手持有金元宝、一手持铁鞭,黑面虬髯的威武形象。
    金元宝象征着赵公明是道教的武财神,铁鞭则是意味着赵公明是一位除瘟禳灾的武将神仙,他被人们赋予了迎祥纳福的神职。
    人们在春节期间敬奉神明,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祈愿生活的美好,也是对平安、祥和的一种追求,敬神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