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7章 道教神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道教的神仙体系里有诸多的女性神仙的存在,且地位尊崇,如大地之母后土皇地祗,女仙之首西王母,月宫之神太阴星君,众星之母斗姆元君等等。
    在全真派创立之前,道教并不禁止修道者婚娶,同时道教认为夫妻二人共同修行对于道行有促进的作用。
    鲍姑是晋代著名道家名家葛洪的结发妻子,他们二人共同研究医学和炼丹之法,成为志同道合的伴侣,乃是道教修行的典范!
    后土皇地祇为道教尊神四御之一,全称是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在道教神仙的地位仅次于三清,她又被称为后土娘娘、地母娘娘等。
    后土皇地祇掌管着阴阳,孕育万物,被称为大地之母。在道教的神职是掌管山岳土地变化及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岳大帝等大神,并节制劫运之事。
    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道教神灵,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人物,据《山海经》里记载,为一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
    后代小说和戏曲里,为一美妇人,蟠桃宴时群仙为其庆寿,故又为长生不老的象徵。
    西王母是中国最古老的女性神只,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
    在上古巫书《山海经》中,西王母以一个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有人戴胜,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司天厉及五残。」(《山海经-大荒西经》),显示出浓厚的图腾色彩,同时也具有某种刑杀之神的气质。
    从原始宗教发展的轨迹来分析,西王母的形象应当是从上古巫术仪式中的女祭司形象发展而来。
    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祭司等职位是有部落中的女性长者担任的,她成为部族的最高权威,是天地鬼神的代言人,负责主持祭祀,而上古时期的祭祀中,杀死祭物(包括活人)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杀死祭物的工作则是有女祭司来完成的——这也是西王母之所以被视为死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末年,西王母信仰重新成为民间的一种风尚。哀帝建平四年,大旱,民不聊生,大批关东百姓离乡逃难,逃难的过程中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二十六,直达京都,并於京师聚会,歌舞祭祀西王母(参见《汉书-哀帝纪》)。
    民间的苦难为民众的造神运动提供了契机,西王母作为一名被改造的神只正式登上了祭坛,这种民间的祭祀狂热最终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西王母信仰也因此成为汉代一个重要的民间信仰。
    这种由民间发起的宗教狂热最终影响到孕育中的早期道教,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不死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久视的追求,后来,道教根据神学理论,衍生出我们所熟悉的西王母和相对的东王公。
    斗姆元君是道教的一位先天尊神,乃元始天尊之先天阴气所化。“斗”的意思是星斗,“姆”是母亲的意思,在道教神仙的星斗部里,是众星之母。道教举行祭星斗斋醮科仪时,要首先祭祀斗姆元君。斗姆元君的神仙造像为三眼八臂、梳华精,并且手中分别拿著太阳、月亮、宝铃、金印、矛、戟等作战兵器或法器。
    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女娲补天时曾经「断鳌足以立四极」,又有传说东海中有巨鳌驮著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巴蛇是中国古时相传能吞食大象的蛇,经过三年,象的骨头才被吐出。见《山海经》,《海内南经》。后世将这种以小吞大的情形,用来比喻人心的贪婪无度。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於龙。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则叫凰。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徵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徵,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於龙,用於皇后嫔妃,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民间美术中也有大量的类似造型。凤也代表阴,尽管凤凰也分雄雌,更一般的是将其看作阴性。「凤」、「凰」常见於女性名。
    按阴阳五行之说,凤色赤,五行属火,是南方七宿朱鸟之象。
    古埃及传说认为,凤凰和鹰一般大小,全身长有金色的羽毛,闪闪发光光的翅膀、斑斓的外表、鸣声悦耳,能给人降福添寿;同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只凤凰,而寿命为五百年。
    在临死之时,凤凰会采集芳香植物的树枝、香草筑成一个巢,然后点火自焚,在熊熊火焰中,一只幼凤凰诞生了。新生的幼凤凰就将老凤凰的骨灰装进药蛋中,在蛋上涂上防腐的香料油,带著它飞到太阳神那里,由太阳神将它放在太阳庙的神坛上。
    以上所指的「凤凰」,与中国传说中凤凰有一定差别。西方传说中的凤凰与鹰相象,而中国传说中的凤凰更近似於孔雀的形象。
    在道教的神话传说里,月宫中的女神仙不仅仅只有嫦娥仙子,还有一位在道教神仙体系中地位崇高的太阴星君。太阴元君又叫太阴星君,在民间俗称为月神、月光娘娘。
    根据道教典籍《洞渊集》记载,太阴星君是月宫的太阴之精,下管五岳、四渎、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并酆都罗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诣阴宫死籍,月魄常泛十华之彩,光莹万国,月名结璘。
    土地神基本上是道教的神仙之中神职最低的一位,但是在百姓心目中最为亲近,他护佑着一方百姓,几乎是每个村庄都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庙。
    灶王爷,即道教的灶神,又被道教尊为灶君司命、灶神星君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间有祭祀灶神的传统,根据神话传说,每年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灶王爷要离开家宅去天庭向玉皇大帝奏职,详细禀报这一年这家人的善恶之事。为了能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人们在这一天准备了许多糖瓜、麦芽糖等糕点作为祭品供奉给灶神。他是每一户人家的“一家之主”,护佑着百姓。
    月老,道教称月华真君,民间又称月下老人,是掌管世间姻缘的喜神,他一手挽着一丝红绳,另一手拿着掌管世间的婚姻簿。只要月老用红绳将两个有缘人的脚系在一起,无论贫贱,还是相隔一方,终会结成姻缘、白头偕老。这正是“千里姻缘一线牵”。
    道教的财神执掌着天下的财源,不过在道教“财神”只是一个神职,道教的财神有好几位,最出名的是正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的塑像一般是一位胯骑黑虎、一手持有金元宝、一手持铁鞭,黑面虬髯的威武形象。金元宝象征着赵公明是道教的武财神,铁鞭则是意味着赵公明是一位除瘟禳灾的武将神仙。他既是一位财神,也是一位护法神。
    海神妈祖俗名林默娘,是出生于宋朝的福建湄洲人,是一位济世度人,行善世间的女神。妈祖自幼聪明颖慧,胆识过人,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出海。
    妈祖“北斗降身,三界显迹,巨海通灵,神通变化”。妈祖在年少时曾得到仙人所授“玄微妙法”和铜符,可以未卜先知、呼风唤雨,并会“乘席渡海”之术。妈祖于海上救助危难,被人们奉为海上保护神。
    碧霞元君,是东岳泰山的一位神祇,道教将她神格化为一位女神,并称之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在民间也被亲切地俗称为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
    碧霞元君被道教赋予了“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的神职。《岱史》有云:“泰山位东土,察木德,而玉女坤质为水,助生成之功”。碧霞元君同时在民间还被奉为是治病救人、保佑妇女儿童的神仙。
    九天玄女,又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在道教被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道教典籍《云笈七签》有记载:“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干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
    同时九天玄女也是一位上古女战神,最初为人首鸟神的原始形象,后来人格化为女神形象。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