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86章洛阳孤儿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看这个老妇人的情况,估计熬不了多久了,到时,留下这个孩子和这些尸体呆在一起,怕不是个事啊!”小马轻轻地说,“真可怜!”
    “芸芸众生,受难者多,你不必独怜他一人!”百里濯缨答道。
    其实,百里濯缨心中也很难过,但他知道,自己这支军队的前面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总不能带一个小孩子跋山涉水,甚至和敌人开战。
    所以他硬起了心肠,故作冷漠地说道。
    第二天下午,楚映雪带领大军跟了上来,在离百里濯缨三十里的地方安营下寨。
    雪依然没有停下的迹象。
    百里濯缨派了小马给楚映雪送信,建议在此等待,待大雪停了之后再前进,小马回来后带来消息,说楚帅表示同意。
    不知秀璎冷不冷?百里濯缨望着帐外的大雪,暗想,秀璎在南方生活惯了,只怕对这北方的大雪见得极少,也不习惯这般寒冷。
    大雪在大年三十的下午暂时停下来了,似乎是为了人间过年。
    百里濯缨让胖子安排了酒食,毕竟是过年,他要让弟兄们晚上好好吃一顿。
    跟着他的兄弟们,有很多已经没有家人了,但在这亲人团聚的佳节,思乡之情是难免的,这些粗汉子,不会说什么离愁别绪,但伤感写在他们的眼神里,或者偶尔的一声叹息中。
    入夜,周围的村庄居然很静,听不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看不到绚丽的烟火。
    百里濯缨和胖子、小马站在帐外,看着这苍茫的白雪覆盖的大地,心中涌起一阵伤感。
    突然,小马惊喜的叫道,“烟火!”
    他们顺着小马手指的方向,看到一朵烟火升到天空,然后炸开,一朵小小的烟花盛开在阴沉沉的夜幕下,然后慢慢黯淡,消散,终于不见。
    他们凝视着天空,希望还有烟花出现,但过了很久,再没出现。
    这,是百里濯缨在这个春节唯一看到的一朵烟火。
    大年初四,雪停天晴。
    百里濯缨下令启程。
    中午时分,他带着兄弟们再次进入洛阳城。
    大雪覆盖下,洛阳城中依然一片死寂,彷如鬼城。
    经过一条街道的时候,百里濯缨问小马道:“那给孩子是在这附近吧?”
    小马点点头,“离这里两条街,要不我们去看看?”
    百里濯缨点点头,两人离开队伍,踏着齐膝的积雪,一前一后,来到那个店铺前。
    轻轻推开店铺,只见那三具尸体依然坐在八仙桌边,桌上放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面饼——那面饼是百里濯缨留给他们的。
    二人轻轻走向里屋。
    那个男孩背对着我们,正把撕碎的面饼往老妇人的嘴里喂。
    “奶奶!你吃吧,你吃吧!”孩子带着哭腔说,“奶奶…我求你,你就吃一小块吧!”
    百里濯缨看到,那老妇人的脸上灰白,一动不动,显然早已死了。
    “奶奶…你们都不吃,我也不吃了!”孩子呜咽着说。
    百里濯缨走了进去,孩子霍然回头,大大的眼睛中蕴满了泪水。
    他愣了一下,惊慌地抓起身边椅子上的菜刀,“坏人!”
    百里濯缨抓住孩子的手,那孩子剧烈挣扎。
    百里濯缨取下头盔,指着脸对那孩子说:“那天晚上我们见过面的,你忘了么!”
    孩子安静下来,但依然不肯放下菜刀,“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穿着坏人的衣服!”
    “人的好坏不是由衣服决定的,对不对?好人穿着坏人的衣服依然是好人,坏人穿着好人的衣服依然是坏人!”百里濯缨重新戴上头盔。
    “你奶奶死了,她不会吃东西了!”小马对孩子说,“你的爸爸妈妈还有爷爷都死了,你不能老和尸体呆在一起!”
    孩子哆嗦了一下,摇摇头,坚定地说:“奶奶没死!爸爸妈妈,还有爷爷,都没死…他们睡着了,过会儿就会醒来的!”
    百里濯缨冲小马摇摇头,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脸。
    “你说对了,他们都没死…有个地方叫极乐世界,听说过没有?那里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更没有战争,到处歌舞升平!他们去那里了,他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那他们为什么还在这里?”孩子疑惑地问。
    “你做过梦没有?那就像做梦一样,在梦里去了极乐世界!梦醒了就回来了!”
    “那他们怎么不让我一起去?”孩子迟疑了一下,问道。
    “他们先去打探一下,但是路途太远,总得时间对不对?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们穿着官兵的衣服,但不是官兵,我们专门和官兵作对,尤其是蒙古兵!”
    他站起来,“你如果不怕蒙古人,你就跟我们走,将来长大了杀他们,你如果是胆小鬼,就算啦!”
    孩子没做声。
    百里濯缨往外走去,小马有些迟疑,百里濯缨便拉起小马一起往外走去。
    走出大门,那孩子没有跟出来。
    百里濯缨摇摇头,跃上马背,“芸芸众生,不必独怜他一人!”
    他们正准备离开时,百里濯缨再次回头看了一眼,便在这时,那孩子忽然走出大门,向百里濯缨走了过来。
    百里濯缨心中一松,脸上露出笑容,他伸手把孩子拉上马背,喝道:“白兔,我们走!”
    “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蓝,我爷爷给我起名叫蓝富贵,但他们都叫我二娃子。”他在寒风中打了个哆嗦,说。
    百里濯缨忽然发现他刚才还穿着的棉袄没了。
    “你的棉袄呢?”
    “给我奶奶盖上了,不知道她还有睡多久,我怕她冻坏了…”他轻轻地说。
    百里濯缨叹了口气,把他抱得紧紧抱在怀中。
    两日后,百里濯缨一行人到达潼关,他派人递上入关文牒。
    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中称“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雄踞秦、晋、豫要冲,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顺利过了潼关,则进入了关中之地,他们便可沿丝绸古道西进,沿途再无关隘险地,不出一月便可顺利抵达弱水。
    在到达潼关前,百里濯缨和楚映雪见了一面,商定最后的出关方案。
    楚映雪给了百里濯缨出关文牒,盖有他的大印。
    百里濯缨将以楚映雪先锋的名义报关。
    待百里濯缨过关后,楚映雪再以剿匪之名出关。
    至于那个文牒,说百里濯缨伪造的就行了,至于守将,不追查他失察之罪他就感到幸运了!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如果潼关守将拒绝让百里濯缨入关,那他只能暂退,百里濯缨将和楚映雪合兵一处,强攻入关。
    先前的斥候探来的消息说潼关守将顾惟忠,此人书卷气有余,杀伐决断不足,率守兵一万余人。
    不过他们占据有利地势,攻克潼关仍将是一场恶战!
    最危险的情况是,潼关守将在百里濯缨入关时觉察异常,入关时发生激战,百里濯缨则处以极度危险之中,但这时楚映雪将立即趋兵攻城,两方内外夹攻,虽不免一场苦战,但依然很快能拿下潼关!
    百里濯缨立马潼关之下,等待着顾惟中的选择,也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白兔不停地摆着耳朵,打着响鼻,仿佛很紧张,莫非连它都感觉到了这里的气氛诡异?
    百里濯缨轻轻抚摸着它的长鬃,它稍稍平息。
    半饷,一个将军模样的中年汉子出现在城墙上,他留着长须,颇有几分儒将的样子,这就是潼关守将顾惟忠。
    他向下看了看,然后百里濯缨抱了抱拳,城门缓缓打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