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84章洛阳孤儿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次日凌晨二更,百里濯缨留下两名兄弟扮作乞丐探听消息,其余的兄弟在他的带领下从容地从北门出城,一路北上。
    三更不到,他们和小马带领的兄弟相遇,然后合兵一处,继续北上。
    向北的道路还算好走,天将晓未晓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小山口,山口立着一块石碑,借着月光,可以看到石碑上刻着“新野”两个大字,原来已到了新野县,再往前,便出了襄阳地界了!
    百里濯缨拍马跑上山顶,看着兄弟们依次从山口走过。
    蔚蓝深邃的天空中,几颗寒星,颤巍巍地闪烁着。
    西天的一弯残月,发出淡淡的光芒,照着山坡上草木枯叶上的寒霜,让人感到分外清冷。
    百里濯缨向南看去,只有若隐若现的青山轮廓。
    “白兔啊白兔,故乡…离我们越来越远啦,此去千里万里,山重水复,何处是归程?”
    百里濯缨抚摸着白兔的鬃毛,白兔打了个很响的喷嚏,它好像听懂了。
    仿佛一层浅浅的雾气从百里濯缨的心底升起。
    百里濯缨知道那团雾气是什么,但他不想让那团雾气升起!
    他一拍白兔,白兔仰天长嘶一声,从山坡上飞奔而下。
    晨风在他耳边掠过。
    东边的那一丝鱼肚白越来越亮了!
    午后,他们到达一个叫“赵庄”的小镇,此地离南阳二十里,百里濯缨下令在这里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饭后短暂休息的时候,留在襄阳打探消息的兄弟也赶回来了。
    那兄弟告诉百里濯缨,楚映雪带领的官兵今天早晨进城了,吕长庚又回到了他的万户府。
    百里濯缨想了想,知道楚映雪的大军不会在襄阳久留。
    他应该会在今天中午或者下午出发,当然,出发前,他一定会让吕长庚给朝廷上书,细说这次“剿匪”的经过。
    他不会不知道百里濯缨把吕长庚留给他的目的,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个人的。站在朝廷的角度,吕长庚的话比楚映雪的话更可信。
    如果不出百里濯缨所料,吕长庚会极力夸大这股“乱匪”的实力,说力战不敌,未必保存实力,撤出襄阳,旋即楚帅追击乱匪至襄阳城下,双方合兵一处,攻打襄阳城中的乱匪,匪兵不敌天兵往北溃逃,楚帅率大军追杀,自己担心襄阳有失,死守襄阳。
    这真是个好主意,既可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又拍了救命恩人的马屁,何乐而不为?
    吕长庚打仗不行,玩笔杆子却有一手。
    当然,吕长庚对自己丢失的大量金银珠宝绝对不敢提半个字,只能在心里暗暗肉痛。
    从襄阳回来的兄弟很神秘地从兜里摸出一张纸来,在百里濯缨面前慢慢展开,“百里大哥,他们在襄阳城到处贴你的通缉令!他们给你的画像很有特点,我就偷偷撕下来带给你!”
    通缉令上的人尖耳猴腮,眼小无光,用“猥琐”二字形容都是对这两个字的亵渎!
    百里濯缨倒吸了一口冷气,“坑…老子啊!把一个玉树临风的男子画成这副德行,我和你该有多大的仇啊!”
    他无所谓地笑笑,对那兄弟说:“这哪里像我!一点都不像嘛,呵呵,他们连个像样的画师都找不到吗?”
    “我觉得还是有几分相像啊!”胖子在一旁很肯定地说。
    “那你有没有觉得,如果眼睛再大一点,眉毛再浓一点,鼻子再高挺一点,会更像我啊?”百里濯缨循循善诱。
    “不!那反而不像你了!”胖子坚定地说,“那和我比较接近了……”
    百里濯缨又看了一眼画像下的字,“悬赏白银五十两”,呵呵,老子就值这个价?
    百里濯缨把画像扔到一边。
    百里濯缨让胖子把收集的官兵甲胄、旗帜全部拿出来,让弟兄们换上,五千人的队伍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支朝廷的队伍。
    然后他让小马以吕长庚的名义起草一份文书,说发现红巾残部,一路尾追而来,请沿途朝廷驻军派兵协同作战剿灭残匪,并盖上吕长庚的大印。
    准备好这一切之后,他让小马带两个机灵的兄弟冒充信使先去南阳见南阳守将,他自己则带兄弟们向南阳进兵。
    到达南阳时已是晚上,南阳守将西门飞墨站在城墙之上。
    “南阳以北未发现红巾,襄阳守军也从未因追击匪军进入南阳!”他喝道,“尔等是何人?莫非假借剿匪,想要入城?”
    “原来红巾并未出现在南阳,估计斥候搞错啦!”百里濯缨向城墙上拱拱手,招呼兄弟门掉头离开,“将军威武,红巾哪敢往南阳跑啊!”
    见百里濯缨打马远去,西门飞墨下城骑马追来。
    百里濯缨心中暗自好笑,这人也是个脓包,前不久一股红巾军出现在南阳,他硬着头皮出战,被打得丢盔弃甲,险些丢了性命。
    “开个玩笑,何必动怒!”他追上百里濯缨,笑道,“吕将军可好?”
    “不好!”百里濯缨果断地答道。
    “为什么?”西门飞墨愕然。
    “如果将军你有五位如花似玉的夫人,夜夜笙歌,”百里濯缨压低声音对他说,“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西门飞墨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百里濯缨也大笑。
    “城门已经打开,军士正在洒扫,敬请将军进城。”他抱拳道。
    百里濯缨掉转马头,带着兄弟们昂然穿过南阳城,继续北上。
    下一个目的地是许昌。
    沿途未受阻拦,当他们到达许昌以南的时候,已是腊月十八。
    这次百里濯缨没进许昌城,而是带着弟兄们绕道西北,取道洛阳。
    腊月二十五日,他们洛阳城以东五十里的双柳镇。
    这时变天了,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午后下起了大雪。
    估计是近期大雪不断的原因,地上本就有了两尺多深的冰雪,现在又开始下,以后的路将更难行了。
    百里濯缨下令让兄弟们找了个避风的山脚驻扎等待雪停。
    谁知这雪一下便是不见停,地上的积雪越来越深。
    “看来我们得在这里过年了。”百里濯缨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对胖子和小马说。
    他们刚刚安营扎寨,派出的斥候来报,洛阳城中尸横遍地,洛阳城成了一座死城。
    这消息让百里濯缨大吃一惊,他换了便装,带了十多个兄弟冒着大雪去看个究竟。
    几人顶着北风艰难行进,到达洛阳城时天已渐黑。
    城门大开,他们直接进城。
    城中死气沉沉,见不到一个活人,街边的的店铺没有一一点灯光。带队的兄弟是刚才的斥候,他扒开街边的积雪,积雪下面的尸体露了出来。
    几乎所有积雪凸起的地方下面都是一具或者几具尸体!
    几人爬上城墙。
    城墙上尸体更多,层层叠叠,看尸体的衣饰,他们有官兵,也有红巾军,还有许多是老百姓,官兵中很多是蒙古人。
    这表明近期这里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而且有蒙古人亲自参战!守城的一方在兵力不济时,胁迫百姓帮助守城,是以城墙上的尸体中有大量成年男子和壮妇。
    站在城墙上俯视全城,到处都是黑洞洞的一片,目光所及之处,居然看不到一点灯光。
    除了风声呼啸而过,也听不到一丝声音。
    百里濯缨几乎不敢相信,他们是站在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东都洛阳!
    “张养浩张大人没说错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苦难,也不知何日是尽头啊!”良久,百里濯缨叹道,“我们下去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