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81章长山之盟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里是理想的躲避纷争的世外桃源,况且那里胡汉杂居,汉人饱受欺凌,他们只需竖起驱除胡虏恢复汉室江山的大旗,必然应者云集,二十万大军便可变成三十万、五十万大军!
    百里濯缨看着楚映雪,顿了顿,接着说,“那里绿洲较多,春季冰雪融化,弱水流量充沛,可灌溉土地,我们的粮草供给也不必担忧!”
    他沉吟道,“此去路途遥远,若沿途遇兵马阻挡,如何应对?”
    “这个不必担心!我率我的兄弟在前,我人少,尽量走小路,你紧随其后,遇到关隘,则以剿匪为名通关,尽量不要与守军发生冲突。待明年冰雪消融时,我们便可以到达弱水!”
    楚映雪沉吟了一下,“这的确是好策略,只是,近二十万大军,长途跋涉,目标太大,如何是好?”
    百里濯缨微微一笑,“莫忘了,我是匪,你是兵!我们不要让外人知晓我们合兵之事,我逃,你追,一路西出阳关,直奔弱水!”
    “待兵至弱水,朝廷发现你反叛了,也拿你没有办法了!”
    “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秀璎问道,“大漠流沙,长河落日,我倒是蛮期待的!”
    百里濯缨转过头去,看了看她的脸庞,微笑道,“旅途劳顿,我们倒是无所谓,我就担心你的身子啊。”
    秀璎皱眉道,“我的身子好得很哪!”
    “你是好得很,但是你肚子里的孩子……受得了不?”百里濯缨坏笑道。
    “百里濯缨——”秀璎跳了起来,去找水盆,“你肚子里才有孩子,你浑身上下都是孩子!”
    百里濯缨看见秀璎端着一盆水来,感觉投降,“图!定河图!”
    秀璎也担心把水浇到了定河图上,那可是她爷爷司马牧云的心血。
    她狠狠地把水盆放到地上,“等会而再找你算账!”
    百里濯缨和楚映雪很快商定了西出阳关的路线,从长山往北,经襄阳、许昌,转而向西,再经洛阳,一路往西,一直到达弱水之畔。
    前进的时候,百里濯缨带领五千人先行。
    楚映雪则带领大军尾随其后,对外则称追击匪军,这样可以避免沿途的官兵阻挡。
    至于其它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百里濯缨和楚映雪起身,一起走到崖边。
    百里濯缨深深吸了一口气,用手指着山下一望无际的广阔原野,“师兄,我们秉承岳麓和师父当年的志向,竭尽全力,去干一场!”
    停了停,他接着说,“我们便以这天下为棋盘,与群雄博弈一回。不是为了成就霸业,而是为了驱除鞑虏,复我汉室江山!”
    “祥兴二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负幼帝蹈海,自那时始,亡国的伤痛一直留在汉人的心中,北伐的梦想虽然沉睡却不曾消失!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这些鞑子侵入中原数十年了,方今乱象四起,正是兴兵的大好时机啊。”
    楚映雪沉吟道,“按你的思路,我不能直接和朝廷翻脸,可是有个钦差昨夜赶来了,要我北上勤王,怎么办?”
    百里濯缨冷声道,“不,你从来没有见过这个钦差!你也没有接到任何圣旨。你现在立即派人给李思齐和朝廷上书,就说匪军北窜,你正在全力追击,请求补给钱粮!”
    楚映雪点点头,挥手做了个砍的动作。
    “兵贵神速,我傍晚出发,你明早开始追我,不易太近,也不易太远,保持五十里的路程最好!”百里濯缨指着身后的小屋,接着说,“还有她,随你而动,不过一个女子,在军中名不正言不顺,这样吧,有机会了给她召集五十名女子,供她指挥,看她能不能成为军中花木兰!”
    说到这里,百里濯缨招手,两个巡逻至此的兄弟连忙过来。
    “去我屋里,把床下那两坛好酒搬来!”百里濯缨说。
    不多时,那两坛酒搬来了。
    百里濯缨和楚映雪来到一棵松树下。
    他从腰间拔出一把短刀来,在树下掘坑。
    “我们把这两坛酒埋在这里,这可是绍兴好酒!待天下大事已定,若我们都还活着……我们一定要故地重游,到此地想想今日的豪情,必然想大醉一场,到时就就可以挖出这一坛好酒,不醉不休…”
    楚映雪拔出刀来,默默地帮忙,“希望经历百战之后,我们都还有机会来饮这美酒啊!”
    百里濯缨抬起头来,心中颤动了一下。
    他仿佛看见自己一个人坐在这树下,两鬓染霜,正高高举起酒坛,美酒如瀑布一样飞泻而下…
    埋下了一坛好酒,还余下一坛酒。
    百里濯缨拍开泥封,“为了今日,我们在汴梁分手,今番相聚,总要庆祝一下!”
    说罢,他咕嘟嘟灌下两口,把酒坛递给楚映雪。
    楚映雪也饮了两口。
    酒坛在两人的手中传递,不多时便空空如也。
    “你的箭法有长进么?”百里濯缨站起身,问道。
    “还行。”
    百里濯缨拿起那个空酒坛,奋力扔向天空,“比试比试!”
    他们冲向自己的马。
    百里濯缨快速取下马背上的雕弓和羽箭,弯弓搭箭,射向刚刚升到高点欲向下落的酒坛。
    几乎同时,另一支羽箭从他身边射出。
    两支羽箭带着凄厉的破空声同时从酒坛的坛口射入,巨大的撞击力改变了酒坛下落的方向,酒坛飞向悬崖,远远落了下去。
    中午,百里濯缨、楚映雪和秀璎一起吃了中饭。
    之后,百里濯缨和楚映雪再次商量西出阳关的行军细节。
    有些事看似简单,其实一旦涉及细节,许多问题都需要仔细考虑,两人一边推演,一边商议,时间一点点过去。
    当基本解决完各种问题,太阳正一点点落下去。
    小马牵来一匹棕色小马,那是为秀璎准备的。
    秀璎骑上马,回头看了一眼那一栋小木屋,片刻后收回目光,再看了百里濯缨一眼,便翻身上马。
    “你一路小心!”她对百里濯缨说道。
    百里濯缨哈哈一笑,“放心吧,我不会让还没出世的孩子失去父亲的!”
    秀璎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百里濯缨还是在说那事,秀眉一皱,便要恼。
    楚映雪翻身上马,喊道,“师妹走啦,别理他!”
    蹄声响起,两人打马下山。
    百里濯缨站在山口向下眺望,他看到她秀璎在山路拐角的地方勒住马停了一下,他以为她会回头。
    但她终于没有回头。
    稍停之后,她打马而去,留下一阵渐渐远去的蹄声。
    “大哥,兄弟们都准备好了!”小马来到百里濯缨身后,低声说。
    百里濯缨点点头,跨到白兔的背上,往前走去。
    在一处平整的坡地上,准备和百里濯缨先行的兄弟已经集结完毕,正在等待他的到来。
    他们本来席地而坐,见百里濯缨过来时,都站立起来,他们的眼睛满怀期待地望着百里濯缨。
    百里濯缨勒住缰绳,缓慢地从他们前面走过。
    “自今日始,我们不再是匪,我们将是一支真正的军队!我将带着你们在这片江山上辗转、厮杀!”
    “我知道,有一个梦想一直沉睡在我们汉人的心中,它沉睡得太久了,但它从未死去!那就是驱除鞑虏,恢复汉室江山!现在,我们让这个梦想苏醒过来!”
    “跟着我去拼杀,我现在给不了你们金钱、官爵,但我承诺,我给你们希望,胜利的希望!”
    他立住马,手中长枪斜指长空,枪上的红缨在风中猎猎飞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