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41章重振雄风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停了停,他接着说,“我定当提着徐满楼的脑袋来见帮主!”
    他们都是汉帮的老人了,当初和陈友谅一起出生入死,虽然现在今非昔比,但在陈友谅面前还是习惯以“帮主”相称,一则表面自己是当年的旧人,二则显示和陈友谅的关系非同别人。
    陈友谅说过几次,但没有效果,后来便任由他们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人都是陈友谅的嫡系,绝对可靠。
    陈友谅点点头,“我等待着洪让的好消息!”
    俞洪让躬身后退两步,然后拔出刀,举刀过顶,“兄弟们,出发!”
    陈友谅目送俞洪让远去。
    要说陈友谅对俞洪让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俞洪让四十多岁,性格沉稳,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不轻易相信别人。
    还有就是俞洪让武艺超群,祖传的“俞家刀法”强悍无比。
    当年汉帮刚刚组建之时,沔河的河匪不服,趁着夜色来袭。
    适逢其它人都不在,俞洪让以一把刀力战十余名河匪,最后把对方全部杀死,他自己却毫发无损,一时间在汉帮成为传奇。
    便是陈友谅的功夫,有许多也是俞洪让亲手所教。
    所以,俞洪让的功夫和刘观澜相比,只会比刘观澜高,不会比他差。
    之所以刘观澜当上了汉帮的副帮主,而俞洪让没有,只不过是性格原因,刘观澜比较张扬,而俞洪让比较内敛。
    所以,陈友谅对俞洪让比较放心。
    俞洪让带着手下的人马一路奔驰,往长山的方向行进。
    两个时辰之后,道路逐渐离开了蕲水岸边,进入山林,路也变得高低不平,狭窄起伏。
    “传令斥候先行打探,而后陆续跟进!”俞洪让看了一眼前番的道路,沉声道。
    俞洪让果然是个谨慎的人。
    斥候应声而去。
    不多久,派出的斥候站在前方山岭上,冲下面挥手,这意味着林中往前都没有伏兵,是安全的。
    俞洪让这才传令大队人马继续前进。
    这般往前行走,安全固然是安全得多,但速度却也慢得多了,行到日上中天,也不过行了三十多里路。
    幸好,前方地势变得平坦得多,一眼望去,能看到十多里外,大军行进的速度便快了些。
    便在这时,一小队人马出现在前方。
    那一队人马不足五十人,但是打着的旗帜和穿着的服饰都显示,这是一队官兵!
    俞洪让暗自头痛,心说这本来是要避开官兵,到长山速战速决,捞一票就走的,现今还没有到达长山,就遇到官兵了,这官兵不是来添乱么?
    他挥手命令人马全部隐忍林中。
    他必须等那些官兵离开之后,才能带他的人马过去。
    哪知那些官兵一个个吊儿郎当,骑在马上指指点点,仿佛是在赏玩风景。
    一顿饭的时间过去了,那些官兵居然还没有离开的意思。
    俞洪让早在心中把这些不务正业的官兵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他心说你们这些混球,要消磨时光你们去茶楼酒肆,再不就是勾栏妓院,多好啊,你们跑到这荒山野岭来赏个什么风景?
    这时,一个斥候悄悄地潜了回来。
    这个人也是上次随着刘观澜来过这里的。
    他弯着腰来到俞洪让面前,“大人,那些官兵不像官兵!”
    俞洪让一皱眉头,“什么意思?把话说清楚!”
    “就是……那个带头的人,就是当日和刘观澜刘大人在石壁上搏斗的那个人……那夜的月光很好,小的看得非常真切,他的身形削瘦,我绝不会记错的!”
    停了停,那斥候接着说,“这才几日光景,他怎么会变成官兵?”
    俞洪让盯着那斥候道,“你确定么?”
    “小的有几颗脑袋,敢在这事上开玩笑?”那斥候答道。
    俞洪让沉思了一会儿,忽然露出了笑容,“一群自作聪明的弱智青年!”
    他身边的一名百夫长不解地问道,“这是怎么会事?”
    俞洪让冷笑一声,“他们知道我们来了!”
    那百夫长点头,俞洪让的意思是长山的人知道他们要来复仇,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和天完抗衡,为了恐吓他们,便弄了些官兵的服饰穿着,因为在这块土地上,能和天完抗衡的只有朝廷的官兵。
    “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话,他们还会告诉我们,他们长山的匪众已经接受招安了……我们若是和他们过不去就是和朝廷过不去,”俞洪让眯缝着眼睛,“这一群弱智青年!”
    “那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杀过去!杀了他们!”
    说罢,俞洪让猛地跃起,落下时已经稳稳骑在马上了。
    他双腿一夹,胯下骏马风驰电掣般地冲了出去。
    他的身后,一骑骑尾随着冲林中冲出来,往那几十骑冲了过去。
    不愧是陈友谅精挑细选的人马,行动迅速,而且无声无息,转眼便冲出了树林。
    那几十个看风景的大爷看到大队人马从林中杀出,吓得屁滚尿流,扔下十几面旗帜和十多副战甲,打马逃窜了。
    俞洪让追了一会儿,见对方渐渐逃得远了,骂道,“胆子虽然不大,逃命的速度倒是独步天下!”
    早有人把从地上拾起的旗帜和战甲送来给他看。
    俞洪让看了看,不旗帜掷于地上和战甲,冷笑道,“计谋也是个好计谋,但细节太过于粗糙,骗得了寻常人,却骗不了我!”
    的确,就这五十个人,居然扔下了十余面旗帜,你们是彩旗队的还是卖旗帜的?
    还有这战甲,的确是官兵的战甲,上面也有官兵的标识,但是,这战甲上居然还有被刀枪刺穿的孔没有修补,血迹已经干了,颜色已经变得发紫!
    这里的官兵近日并无战事,如何会穿着这般破烂的战甲?
    你们要假扮官兵,多少也用电心,不要搞得这么假,也算是对对手的一种尊重,好吗?
    俞洪让带领人马再行一个时辰,在一处平地小憩。
    这时,一个斥候回来了。
    那斥候迟疑着不敢说话。
    “如实说来!”俞洪让喝道。
    那斥候噗通跪倒,“大人赎罪!”
    俞洪让冷眼看着他,喝道,“如实说来!”
    那斥候捣头如蒜,结结巴巴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个明白。
    原来,他想刺探那些穿着官兵服饰的人马的军情,便抵近了些,一不小心被对方的斥候发现了,结果被对方抓住了。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被对方带去,对方领兵的人居然给他看了一封官府的文书,这文书说,委任长山的徐满楼为千户,驻守长山,保境安民,以报皇恩等等。
    “他给你看这个干什么?”俞洪让问道。
    那斥候答道,“那人说他叫百里濯缨,是徐满楼的兄弟,他让我转告大人,说不可轻启战端……现今他们不是匪寇,是官兵了,若是开战,便是天完和大元开战……”
    俞洪让不待那斥候说完,从腰间拔出刀来,只一刀便斩下那斥候的头颅。
    “贪生怕死,蛊惑人心,以此为例!”他收了刀,“哗”的一声插入刀鞘。
    他环视众人,“你们觉得鞑子的官兵会是他说的这种做派么?”
    一名百夫长答道,“我天完虽然蒸蒸日上,早晚必然占据中原,但就目前情势来看,鞑子依然地广人多,兵强马壮,为了缓解北方诸王作乱的压力,鞑子朝廷对我们可能会忍耐些时日,却不会如此低声下气!”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对方和官兵没有关系,这是欲盖弥彰!”
    俞洪让冷笑一声,“去杀了他们,这群弱智青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