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24章秋林剑雨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泼皮李尴尬地笑了笑,虽然心疼,但自己的命总是比银子重要。
    他从怀里摸出那锭银子,抛给百里濯缨,百里濯缨伸手接住了,藏到怀中。
    “我可以走了么?”泼皮李问道。
    “不,难得相见,多聊会吧,”百里濯缨道,“还想找你要个东西,你就可以走了!”
    “什么东西?”泼皮李紧张地问道,“我身上可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我当然知道,银子都掏出来给我了,你身上也不会有什么比这锭银子值钱的东西了,有什么紧张的?”百里濯缨皱眉道,“放心好了,我要的东西不值钱。”
    泼皮李松了口气,“那你要什么?”
    百里濯缨看着泼皮李的眼睛,“我要你的脑袋,你这玩意不值钱,你不会吝啬吧?”
    泼皮李看着百里濯缨,见他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吓得说话都不清楚了,“大哥……你就放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去欺负那老头和他的孙女了……”
    “这话我相信,因为一个死人是不会再做恶的!”
    说罢,百里濯缨催马,一步步逼近泼皮李。
    泼皮李见终究要来硬的,狠狠心,一把抽出短刀,“你敢来,老子便捅死你!”
    百里濯缨摇摇头,“看你那个熊样,连刀都拿不稳,还想出来当流氓……你真的以为当流氓没有门槛吗?”
    “二黄,二黄,帮忙,从后面桶他!”泼皮李一边左右看,一边喊道,但左右哪里有二黄的人?
    原来二黄见情况不对,已经趁百里濯缨和泼皮李对话没有注意到他,悄悄溜走了。
    “都是些不够意思的人哪……”泼皮李哀叫道,挥舞着短刀,要与百里濯缨拼个你死我活。
    百里濯缨勒住了马,静静地看着他。
    忽然,“哗啦”一声,一道银光掠过,仿佛是一道闪电从林间掠过。
    树上的秋叶唰唰作响,树上的雨水哗啦啦落了下来。
    然后,一切归于平静。
    泼皮李晃了晃脑袋,还在,但随即,一股疼痛从耳朵哪里传来,他用手一摸,唯一的右耳脱落下来。
    “记得上次割掉你耳朵的那个人不?”百里濯缨嘿嘿地笑了,“我最烦他没有审美情趣,割人一只耳朵,多难看!”
    “耳朵这东西嘛,和鞋子是一个道理,要么两只都要,要么一只也不要,老子最烦独耳了!”
    血从泼皮李的脸上流下来,和雨水混在一起。
    但泼皮李心里反而轻松了,对方既然割他耳朵,那就不会杀他了。
    “谢大爷割耳!谢大爷饶命!”他对着百里濯缨打拱作揖,“我以后一定好好做人,不再为非作歹!”
    百里濯缨摇头,“你想多了。”
    “我并非不杀你,而是要让你死得好看些,免得做个难看的鬼,让别的鬼看了恶心!”
    剑光再起,带起一道雨水,奔向泼皮李的咽喉。
    泼皮李想要举刀去挡,但他的刀还没有动,便已经感觉到喉咙上冰冷的剑锋。
    血水顺着剑锋往下流淌。
    他看了看那红色流淌,眼睛眨了眨,手中短刀跌落。
    “善恶终有报,”百里濯缨拔剑,对着摇摇晃晃的泼皮李说,“生死岂无凭?”
    他一夹马腹,纵马而去。
    他还要去追另一个混混。
    泼皮李的尸体从马上落下,轰然砸在地上,仿佛是一条死狗,一动不动。
    二黄还在打马狂奔。
    他没想到会是这种结局。
    本来想着跟着泼皮李冒一次险,弄点钱做本钱便罢手,哪里知道遇到了硬茬子,钱没有弄到,泼皮李的命可能弄没了。
    但林中树枝丛生,哪里奔跑得那么快?
    在一根横亘的树干前,他不得不停住马。
    他发现,这横在林间小路上的树干,断口处居然是新的……这秋雨淅沥的季节,大风是没有的,所以,这树,莫非是人故意砍断横在路上的?
    他抬起头,看向前方。
    前方的的雨中,一个萧索的人影骑在马上,不是百里濯缨是谁?
    “这个人就是个魔鬼,我得避开他!”二黄想,勒转马头往回跑去。
    他刚刚调转马头,便听到了后面的马踢声。
    那马蹄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二黄忍不住回头,他看见那一匹白马正纵身跃起,身子从那棵横在路上的大树上越过,稳稳地落下。
    与此同时,他看到了一抹亮光。
    那亮光在这秋雨连绵的树林中格外显眼,也格外明亮,仿佛是流星划过天空的痕迹,居然让人有一种心醉的感觉。
    流星的光辉一闪即逝。
    然后,那马的马蹄落地。
    马上的那人连头都没有回,径直骑马离开,转眼便消失在雨雾之中。
    莫非他居然放过了自己?二黄想,他咽下一口口水。
    这一咽,胸口的疼痛忽然骤然炸开,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他跌落马下。
    他的眼睛圆睁着,仿佛有无数的疑问。
    但最让他后悔的一定是:我为什么要跟着泼皮李走这一趟?
    其实,这种问题最没有意义,因为他不跟这泼皮李走,也会跟着泼皮刘、泼皮王走。
    就算这一次没事,下一次没事……但总有一次会有事。
    人生就是这样,从来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你选择,你承受,后悔什么的,都是浮云……
    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就如同这天下一般,让人沉闷。
    这是大元至正十三年的秋天。
    百里濯缨坐在他的屋里,观看他的定河图,他已经很少管山寨的事务了。
    他的目光从卷轴上抬起,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细雨,还有随着秋风翻卷的黄叶,思绪起伏。
    屈指算一算,这真是乱象纷呈的一年。
    年初,泰州人张士诚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联合李伯升等起兵反元,一举攻下泰州,众至万余;元庭用禄师曾的提议,派高邮知府李齐前去招降,张士诚接受招安,不久复反,五月,攻下高邮,元行省左丞偰哲笃出逃。
    高邮知府李齐再次劝降,为张士诚所杀。
    张士诚突起高邮,占据要冲,阻绝南北,成为元朝政府的心腹之患。
    是年,哈麻与脱脱亲信汝中柏争权,脱脱为宣政院使,哈麻由是深恨脱脱。
    这真是错综复杂的一年。
    从官兵内部传来的消息说,朝廷对徐寿辉势力日渐壮大甚感不安,已经纠集重兵,准备再次围剿徐寿辉,汉水沿岸的兵马都得到军令,不得额外生事,要随时听令调遣。
    这些消息,对百里濯缨来说,有的是好消息,有的是坏消息,有的是无关紧要的关系。
    长山不需要和朝廷大规模作对,更不需要和徐寿辉为敌。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应该感谢徐寿辉,若不是他在那里顶着,朝廷的军队就拿我们开刀了……不说从北方调来大军,便是万户府出兵,我们也未必有十全胜算啦。”
    有一次,百里濯缨对徐满楼说。
    徐满楼点头称是。
    “但是,我们也不可能一直靠徐寿辉掩护,我们的兄弟越来越多,早晚也会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的,要早作打算啊。”百里濯缨叹道,“树大招风,便是这个道理。”
    徐满楼说,“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让树长啊。”
    徐满楼说得也对。
    长山这棵树,长得很顺利,毕竟,在这乱世,最不缺的便是活不下去的流民,有地方提供一日两餐,便有人来卖命。
    更何况,到长山未必便是卖命,故而每日都有人结队来投。
    徐满楼按照百里濯缨的指点,对来投之人进行甄别,选择适合的留下了,并派出人暗地里到他们的家乡打听。
    也不乏官府或者红巾军派来的探子,想趁着这几回混进长山,但都被查出来了。
    对于官府派来的人,徐满楼都是一刀解决,毫不含糊。
    但对于各地红巾军派来的斥候,徐满楼都是摆上酒席请吃一顿,然后送上川资,请他代为向自己的首领问好,一般弄得人家非常尴尬,想不承认都不行。
    数月过去,长山的兵马已经过千了,而小梅岭和望江崖分别有五六百人,三处人马加在一起,足有两千多人,对外更是号称“精兵两万”,虽然夸张了些,但也是一支让官兵担心的兵马了。
    “得找条出路啊,不为我们自己,也得为兄弟们找条出路,”徐满楼忧心忡忡地说,“他们来投靠我们,是信任我们,我们不能把他们往死胡同里面带啊!”
    百里濯缨笑道,“你想招安?学方国珍?”
    方国珍在海上造反,屡次接受朝廷招安,又屡次造反,成为海上一霸,天下豪杰无人不晓。
    徐满楼冷笑,“从我把猎叉插入官府人的胸口开始,我便与他们不共戴天,我怎么会学方国珍?”
    “当今之计,还是把兄弟们训练好,能打,能杀,靠自己,才是正道!”百里濯缨说。
    此后一段时间里,小马奔波于望江崖、小梅岭和长山,传授兄弟们的枪法。放弃了逆来顺受的生活,来投长山义军,早晚要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这些兄弟们都学得很认真,所以进展很快。
    加之,这些猎户本来动作敏捷,稍加训练,便不一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