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87章苟安一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百里濯缨点点头,知道依然是那些想要通过他和楚映雪寻找定河图的人。
    但他口中并不说,只是胡扯道,“我感觉也没啥,不过就是到处勾搭勾搭美女,估计情敌多了些,便找上门了呗,胖子我给你说,这是一种境界啊,你若是能少吃点,让身体瘦下来,你也能如我一般,情敌遍天下。”
    胖子露出个不屑的笑容,“胖哥我靠的是气质,而不是一副臭皮囊,现如今主要看气质,你懂吗?”
    停了停,胖子收起那一副嬉笑的面孔,严肃地问道,“那你准备怎么对付你的情敌们?”
    “走呗,四海为家。”
    胖子摇摇头,“这些天我和小马在商量这事,想你一路劳累,便没有惊动你,其实有一个好办法。”
    百里濯缨一怔,“好办法?”
    “是啊,我们留意了,那些打听你和楚映雪的人,看大多都是江湖人士,偶尔也有官府中人!”胖子故作神秘地看着百里濯缨,“若要不被他们找到,你说哪里最安全?”
    百里濯缨不想和他打哑谜,直接问道,“哪里?”
    胖子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看着百里濯缨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官兵的军营!”
    见百里濯缨愣愣的不作声,胖子压低声音道,“去军营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你隐藏身份,免得那些人无止无休地找你,第二嘛……”
    他卖了关子,想等百里濯缨问他他再说。
    哪知百里濯缨压根不问,胖子有些扫兴,只好自己接着往下说,“这第二嘛,我觉得到军营后,没准儿能建功立业,然后拉出一支军队来单干!”
    胖子一边说一边做了个往下斩的手势。
    百里濯缨这才正视着胖子,“我还想当个安分守法的好百姓,没想到你倒铁了心要造反了,那么,我们怎么去官兵的军营呢,我们又没有军籍!”
    “呸呸!就你以往干的那些事,被官府知道了就完蛋了,还安分守法的好百姓呢!”
    这胖子的机灵劲显示出来了。
    他笑笑,接着说,“你不知道啊,现今对军籍的控制可没有以往那么严格了……打仗嘛,你知道的,剿匪啦,北方草原诸王作乱啦,都得打仗,打仗就要死人,就要补充兵力是不是,于是机会就来了!”
    原来,在百里濯缨回来之前,胖子已经谋划了这条路,并且使出了一些银子,买通了当地屯军的刘千户,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到军中去。
    当然,名字必须用化名。
    百里濯缨心中一动,想起楚映雪来。
    楚映雪也是这般想法,要到官兵中带出一支队伍,他认为这样的队伍要比自己拉起来的乌合之众强得多。
    百里濯缨叹了口气。
    此时的他对这天下大事居然没有多少兴趣了。
    他只有一个想法,见到秀璎,其它的事都不急,当然还有一件也很重要,那就是不要被无休无止地纠缠。
    定河图不是谁想要就能要得到的!
    想到这里,他倒对胖子的建议表示认可。
    胖子见他露出赞同的表情,非常兴奋,拍手道,“我就知道你会同意的!”
    停了停,他接着说,“小马也去,我们同去!”
    胖子的武艺一般般,但人很精明,年纪不大,但和人打交道极为练达,次日便再次带着银子去了千户府。
    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他告诉百里濯缨和小马,事情已经办妥了。
    当夜,胖子、百里濯缨和小马三人启程去了千户府。
    当然,离别前胖子眼圈泛红,看着那个躲在桃花后抹眼泪的背影喊道,“我会回来的,等着我——”
    胖子和小马的老爹把三人送到路口,看着三人语重心长地说,“此行不知是福是祸,你们三人一定要互相帮助,务求平安,再说其它!”
    三人都恭恭敬敬地答应,然后打马离去。
    果然,一切如胖子所料,他们三个本来没有军籍的人,居然在军营中安下身来。
    三人都使用了化名,百里濯缨化名“李浊英”,胖子化名“马大丘”,小马化名“马小丘”。
    或者是使了银子的缘故,三人的待遇都还不错,至少没有一个人去当火头军烧火做饭。
    百里濯缨的位置还是不错的,虽然是一名无权无势的幕僚,日常就是写写画画,但总比每日在外操练强。
    大马和小马都当了弓箭手。
    “这天南地北的,人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用钱好说话……”胖子低声对百里濯缨和小马说道,“幸好我们家是村里的首富,不缺钱!”
    他说得倒有几分道理,这世上用钱办不成的事真的不多。
    千户大人姓刘,名来息,五十来岁,漆黑的面皮,须发常常开开,陡一看像是猛张飞。
    但刘千户偏偏以“儒将”自居,那些擅长拍马匹的下属说他是“诸葛再世”,刚开始他还谦让两句,到后来便不再谦虚,欣欣然以当代诸葛自居,而且喜欢羽扇纶巾的打扮,让人看了觉得滑稽异常。
    第一次见到千户大人的时候,百里濯缨也吃了一惊,但久而久之,也渐渐习惯了他的做派。
    千户大人没事的时候总爱仰着头、半闭着眼睛,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他对大多数人都是一爱理不理的表情,但对百里濯缨倒挺和气,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对百里濯缨写的文书还算满意;另一个原因是百里濯缨曾给他提了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用茶水洗头发胡子,他采纳了。
    这个法子还真不是百里濯缨胡想出来的,而是海树告诉百里濯缨的,那时,海树正在研究本草,而且颇有心得。
    刘千户脸上的毛发得到深层滋养,变得自然飘柔,相貌和张飞稍微拉开了一点距离。
    这让他更加自信,更加坚信自己是诸葛孔明转世,虽然无论从外表还是谋略他离卧龙先生其实还有十万八千里。
    百里濯缨来此的目的是隐藏自己,他小心翼翼地干着活儿,拿着每月的俸禄,过着不算富裕也不算艰辛的生活。
    和那些在饥饿和寒冷中挣扎的普通老百姓相比,其实百里濯缨此时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
    慢慢地,他甚至也满足于自己的幸福。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知足长乐啊,再说,他在等秀璎呢,有吃有住还没有人骚扰,有这样的条件,还想什么?
    甚至有时候,连那些红巾飞扬的往事,他已经很少想起了。
    只是,偶尔触到怀中的定河图,才让他低声叹息一声。
    不知楚映雪现在怎么样了,不知师父和小和尚觉慧去了哪里,不知秀璎到底在哪里……
    而胖子和小马的想法却稍有不同,他们似乎想找机会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幻想终有一日能带领千军万马。
    然而,似乎是命中注定,百里濯缨的悠闲生活不会长久。
    大元至正十二年四月,正是春夏相交时节,官府为补给北方军需,强行加赋,百姓苦不堪言。
    更有甚者,官府加赋对百姓并非一视同仁,而是各种族各不相同,其中汉人加赋最多。
    但这个季节,是百姓家中最为艰难的时刻,家中存粮将尽,而离麦子的收割还有一个多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这个季节也是发生饥荒最多的季节。
    偏偏在这个时节朝廷开始加赋。
    莫说加赋,就是不加赋,也有人会在新粮收获之前饿死,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到哪里去找钱找粮交赋?
    然而,不交也是不行的。
    因为没有钱没有粮可交,被官府以“抗赋”的罪名斩首的百姓已经有十多人,人头悬在城门口,鲜血一滴一滴地往下流,那景象让百姓心中忐忑。
    挂在城门上方的人头,随着日子的推移越来越多。
    官府从不管百姓的死活,只管征赋是否完成。
    望岳山脚下的猎户徐满楼对其它猎户说:“今年春寒,麦子晚熟,我等皆食不能果腹,衣不能蔽体,又值赋税陡增,交,亦死,不交,亦死!俱是一死,大丈夫何不慷慨以死!”
    遂反,啸聚于望岳山中。
    这一件事改变了百里濯缨平静的生活,因为即便他忘了一切,有一个事实他忘不了:那反贼徐满楼是他的发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