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75章天涯明月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百里濯缨你个混蛋,不学好,尽学怎么勾引女人……你是来勾引我吗?给你一盏茶的时光折腾,”二丫伸手在百里濯缨的胳膊上揪了一把,笑骂道,“再晚了当心你大牛哥发现了,他会剥了你的皮呢!”
    百里濯缨打了个哈哈,问道,“为什么咒我们师徒死?”
    二丫佯作要打,嘴里道,“你个混蛋不要不知道好!你不知多少人来找你们师徒,听口音,各个地方的人都有,好多都是带刀带枪的……你觉得那是请你们师徒喝酒呢,还是请你们上百芳楼呢?”
    大概是忽然想起,这句话顺便把海树老和尚也包括了,二丫忍不住掩嘴而笑。
    不过百里濯缨算是明白了。
    来寻他们师徒的人很多,二丫为了让那些人死心,便说他们师徒已死,这个办法貌似不错。
    “我师父和楚师兄回来过没有?”
    二丫摇头。
    百里濯缨想了想,又问道,“那有没有一个女的来找我?”
    “呸!想得美,哪里有女的找你?”二丫瞟了百里濯缨一眼,媚眼如丝,“除了老娘我偶尔想起你,这世上还有女人想你?”
    “哦,”百里濯缨沉吟了一下,掏出一块银子塞到二丫手中。
    二丫吃了一惊,“你干什么?这么多钱!要我帮你找媳妇么?你条件差,我可不一定能给你找到……西山的马寡妇,你嫌弃不?”
    “嫌弃!”百里濯缨低声道,“把你女儿养好点,十八年后我娶她吧!”
    “呸呸呸,我女儿才不会嫁给你这种浪子!”
    百里濯缨收了笑容,把一封信交给二丫。
    “若遇到一个漂亮的姑娘来找我,把这信给她。”
    说罢,他转身隐入树林中。
    身后传来二丫的声音,“小子,你真的勾搭上女人了么?有你的啊!”
    知道了师父和楚映雪都不曾回来过,他便走向后山,来到那个石龛处,从石龛里取出《定河图》,藏到怀中,再把另外一封信放入石龛。
    然后下山。
    晚上便到了和胖子约定的地方。
    叫上两个小菜,就着一壶当地的稻米酒,二人开始吃晚饭。
    “百里贤弟,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两杯酒下肚,胖子文绉绉地说。
    百里濯缨差点把一口酒喷出来,示意胖子快说。
    “我觉得这样奔波实在不是办法……要不,我就不跟着你去东海了……太远了啊,这段时间到处奔波,我都累瘦了!”
    “那你到哪里呢?”
    百里濯缨抬起头,忽然发现不远处一双眼睛正看着胖子。
    胖子低声道,“我就在这里等着你,无论你找得到找不到那个仙女一样的美人儿,都回这里来!你知道,我喜欢这里,这里的酒不错!”
    百里濯缨微微一沉吟,点头道,“此地酒不错,酒家的女儿更不错……这才多久啊,你就勾搭上了?”
    “呃……也不能说是勾搭,主要看缘分!”胖子的脸上居然有了一丝红晕,“她说这屋前的桃花,若是开了,映在下面的溪流中,是极美的……”
    百里濯缨哭笑不得,道,“也好,你便在这里等我!”
    胖子忽然压低声音,“有个好消息,她还有个妹妹,和她长得一样好看,咱哥俩也不是外人,你……”
    百里濯缨夹起一个馒头直接塞在胖子的嘴里。
    次日,百里濯缨独自北上,他要先往北,再往东,到达东海之滨。
    一路奔波,一路问讯,一路风尘。
    半个月后,百里濯缨到达东海之滨,找到一个渔民询问。
    “老人家,要到此地的最东边,往哪里走?”
    老人笑了,“客官,你这是骑驴找驴么?”
    原来这是便是陆地的最东端,当地人称为“天尽头”,也叫“成山头”。
    “我们这里便是天之尽头,别看眼下有些破败,但是,姜太公和秦始皇、李斯丞相都是来过的!”老人见百里濯缨似乎不尽相信,便接着说。
    原来,姜太公助周武王平商定天下后,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也曾两次次驾临此地,拜祭日神、修长桥、求寻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秦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的石碑。
    百里濯缨谢过老人,信步上山。
    想想自己已经去过了南岳衡山之巅,去过洞庭湖畔和湖心的君山,此番到了东海之滨的“天之尽头”,若依然没有秀璎的踪迹,真不知再到何处去寻找了。
    这样一想,便有些彷徨。
    这是最后的希望,也是唯一的一个谜底,纵然知道这个谜底是什么,却也还是抱了些希望,不忍心便让自己失望。
    于是,便在山腰的一个树丛中停了下来,从白兔的背上解下那个包袱来。
    打开包袱,从包袱中取出一套衣服。
    那还是在潭州的裁缝铺中缝制的一件月白色的衣服,是当时见了那叫作罗贯中的人穿在身上,显得十分得体,一时兴起,也和胖子各做了一件,只是一直不曾穿。
    此时,他居然装作若有其事的样子,把衣服套在自己身上。
    “白兔啊白兔,你看我穿这身,合身么?”百里濯缨拍拍白兔的头,问道,“秀璎若是见到我,会不会眼前一亮呢?”
    白兔一声不吭,只是抬起头来,吃了口树叶。
    百里濯缨叹了口气,“白兔,你是不会懂得的……”
    说罢,他把旧衣服叠好放入包袱,再次向山顶走去。
    此山不高,不多时便来到了山顶。
    百里濯缨登高远眺,但见成山头直插入海,临海山体壁如削,崖下海涛翻腾,水流湍急,海风扑面而来。
    他默默地伫立山顶,看着海浪连天而去,暗自寻思,若是夜晚,明月升起,此处不失为赏月的好去处,只是海风如刀,吹得面颊生痛,不知秀璎能不能忍受?
    想到这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明明知道秀璎还在人间,却无处能见,咫尺天涯,何时能够重逢?一种淡淡的愁思便涌上心头。
    他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坐了下来,白兔很乖地在巨石下站着,一动不动地等待这主人。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终于黑下来了。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白玉圆盘浮在海面上,随着海水的起伏微微荡漾。在月光的照耀之下,海水则闪烁着波光,一道一道的,明灭相间,一直延伸到远方不可见的地方。
    秀璎虽然不在这里,但今夜的明月这么美好,她一定也在看着这月亮吧……他想,只是不知,她是否会想起他来。
    百里濯缨便坐在石头上,看着那一轮明月从海底升起,在慢慢浮出海面,一荡一荡地往上升,一直月上中天,他都不曾动一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