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69章湖海散人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犹豫间,便不急着往岳麓山去,而是在城中转悠。
    “百里濯缨啊,以胖哥的经验,你这是动情了哇……相见又不敢见,不见又不甘心,这千里迢迢的,哎……要是胖哥我,直接找机会放倒,省下许多口舌!”
    胖子跟着百里濯缨转得晕头转向,哀怨地说。
    忽然,前方人头涌动。
    原来,前方有一个空旷的场地,场地的东南一角,有一个女孩在舞剑。
    女孩穿着白色的衣服,十七八岁的样子,鹅卵形的脸蛋,细长的眉毛,漆黑的眼睛,模样娇俏可爱。
    她脑后留着长长的一根辫子,辫子上系着个红色的蝴蝶结,随着她的动作跳跃着。
    她舞得认真,一招一式清清楚楚,银色的剑光闪动,火红的剑穗在她身边灵动地跳跃,仿佛和她大辫子上跳动着的蝴蝶结互相呼应。
    虽然天气微寒,但她的鼻子上沁出一层细小的汗珠。
    在一旁的花坛边,盘腿坐着一个老者,老者的面前放着一张古筝。老者枯瘦的手指在古筝上拨动,悠扬的乐声就从他的手下传了出来。
    他的双目深陷—原来是个盲人。
    他的面前放着个铁盒子,已经生锈了,盒子里孤零零地躺着几枚铜钱。
    显然,这是两个卖艺的人,看年龄差距比较大,应该是爷孙俩。
    不过,这爷孙俩虽然忙乎了一上午,收入却似乎非常有限。
    也难怪,这年代,人们的同情心被乱世折腾得越来越少。何况,这姑娘的表演太认真,一招一式,非常规范,却不优美,更不花哨,也确实难吸引观众。
    一个身上穿着白衣、面上带着些疲惫的中年男子走到老人的身边坐了下来。
    男子身高不高,大概也就是个中等身材;他的脸庞削瘦,头发有些凌乱,双眼布满了血丝,显然路途奔波辛苦了。
    他身上的衣服布料还好,可是已经很旧了,是那种月色旧白的,还沾了些尘土,他的鞋也很脏,上面沾满了泥。
    他整个人都带着一股风尘仆仆的气息。
    看样子,他应该是远途跋涉而来的客人。
    “老人家,我童年时代也练过两天琴,学艺不精,愿替您弹上片刻,你稍事休息,如何?”中年男子对着那盲老头一拱手,说话也很客气。
    百里濯缨碰了碰胖子,“瞎子其实看不见他行礼,但他依然这么做,表明这个人很有教养。你再看他的衣着,旧,但他身上依然散发着一种儒雅的气息。”
    他轻轻叹道,“这种人,无论如何落泊潦倒,都有一种矫矫不群的风度,他和我是一类人哪。”
    胖子点点头,“嗯,和我也是一类人!”
    百里濯缨扭过头,仔细看了胖子一眼,指着远处,“你搞错了,你和那个人是同一类人……”
    胖子转头去看,只见一个身穿华服的青年男子,手中提着个鸟笼,那男子想必是酒色过度,身体虚弱,走路一步三摇,似乎随时都会摔倒,吓得身边两个跟班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往前走去。
    前面是一家院落,门口高悬一块匾,上书几个大字:软玉百芳苑。
    那分明是家妓院。
    胖子大怒,一把揪住百里濯缨的胳膊,“我便那么不堪么?”
    他指着另一个人,“胖爷至少是那种!”
    百里濯缨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个人从那妓院走了出来,左边一个姑娘,右边一个姑娘,身后还跟着一个姑娘。
    “公子下次再来玩呀!”姑娘们的湘侬软语传来。
    “还来,还来!”那男子豪气地挥手答道。
    胖子小声对百里濯缨道,“他是不是有几分我胖子的风采?”
    “住手住手,快看!”百里濯缨把胖子的手扒拉开,低声道。
    胖子便住了手,往里面看去。
    只见那老人迟疑了一下,把古琴推到中年男子的面前,自己开始慢慢地活动手腕和手指。
    舞剑的女孩听到乐声停止,扭头问道:“爷爷,为么事停下了?”
    “柳叶,你歇歇,喝口水!”老人说。
    叫柳叶的女孩走了过来。
    中年男子友好地笑笑,女孩并不领情,“当”的一声把剑丢在地上,拿起水杯抿了一小口,警惕地看着中年男子。
    “你的剑舞得很好,但是,你没有合上琴声的节奏,等会儿再舞,你注意节奏。”中年男子说。
    “另外,动作的力度和琴声要协调,琴声舒缓则动作轻柔,琴声雄浑则动作刚厉。”
    中年男子笑了笑,接着说,“你用心体会琴声,再想怎么设计你的招式,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招式,如何?”
    中年男子一边对女孩说,一边拨了几下弦,叮叮咚咚的乐声立即响了起来,看来他真不是外行。
    女孩迟疑了一下,见那眼盲的老人已经认可,只好点了点投。
    休息了片刻,她又拿起剑,站到空地上,“唰”的一个金鸡独立,剑尖指向蓝天。
    女孩白衣白鞋,手中雪亮的长剑直指蓝天,仿佛一尊绝美的雕塑,只有红色的剑穗和长辫上红色的蝴蝶结,在风中轻轻飞扬。
    琴声响起。
    琴声轻得几乎不能听到,当你凝神倾听,它已经停止,当你准备离开,它却又响起,仿佛月夜草叶上的露珠,在微风轻抚摸下,悄然滚动,落到了地上的声音,被微风远远送来,似有还无。
    女孩缓缓起舞,她的动作温柔而轻盈,就像夏夜的萤火虫,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空轻盈地飞舞,生怕惊动了葡萄架下喃喃低语的情侣。
    琴声渐渐加大,节奏也变快了。
    仿佛风吹草低,由远而近,如同起伏的海水,一波一波向海岸涌去,然后绕过舞剑的女孩,向更远处传去。
    女孩的剑舞也渐渐加大了力度,剑锋横扫时光芒闪动,劈、刺、斩,剑剑带风。
    琴声节奏变慢了,但却变得雄浑高亢。
    百里濯缨微微闭上眼睛,细听那琴声,感觉仿佛那月光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闷雷从天边传来,越来越近。
    突然,月亮露出一角,人们惊异地发现,两队骑兵正在接近!没有雷声,那只是骑兵的马蹄声,也没有乌云,那只是马蹄溅起的尘土遮蔽了月光!
    进攻的鼓声如同炸雷在响起,雪亮的刀光照亮了人马的铁甲。
    骑兵如同黑色的巨浪,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向对方压去。
    铁骑突出刀枪鸣!
    女孩的剑变得迅猛而凌厉,几乎蕴含了她全部的力量,每挥出一剑,都带起一阵风,仿佛蕴藏着排山倒海的力量。
    不知过了多久,琴声变得舒缓而苍凉。
    仿佛那些扬起的尘土被大风吹散,月光重新照耀草原。战斗已经结束,草原上散布着阵亡士兵和马匹,遗落在草丛中的刀剑闪烁着血光。
    琴声细若游丝,若有若无。
    百里濯缨仿佛看到,日出日落,秋去春来,血沃的草原长出茂盛的草木,五颜六色的繁花像漫天的繁星点缀,草原上一片祥和安宁。
    女孩的动作轻盈,她似乎已经没有招式,只是随意而舞,也不知是人带动了剑,还是剑带动了人,如同旭日中草原上飞翔的蝴蝶,自由而随意。
    琴声渐渐隐去。
    女孩慢慢收剑,恢复了金鸡独立式,剑尖垂直向上刺出。
    她的头向后仰着,洁白的面颊有细细的汗珠渗出,脑后的长辫在风中摆动,火红的蝴蝶结和鲜红的剑穗在风中灵动的跳跃。
    掌声如潮水响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