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7章红云崖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曾补玉的脸色如蜡,他抬起手,哆哆嗦嗦地想要伸向天空。
    “我想…或许这就是命运啊…壮志未酬身先死…”他断断续续地说,一口鲜血从口中涌出,“湘流,我千算万算,为什么就没有算到这个结果!难道我…错了么?”
    话未说完,他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然后头一歪,死在李湘流的怀中。
    李湘流放下曾补玉,看了看四周。
    百里濯缨傲然而立,眼中杀意汹涌,手中“白羽”如同一根巨大的白色的羽毛。
    但李湘流已经知道,这根羽毛可以写字,在空中书写,蘸着鲜血写,写出来的是一个“杀”字!
    又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那“羽毛”反射出令人胆颤的光泽…
    即便有“虹影”之利,就杀得了这个人么?刚才明明占着上风,怎么就被这个无赖把局势给搬回去了?
    握手言和么…可是,这一次不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啊,百里濯缨亲眼看见自己杀了楚映雪,此时他恨不得把自己千刀万剐,哪有可能和自己握手言和?
    悔意从李湘流的心底涌起,如果不听曾补玉的劝说,好好带领那一支红巾军和刘福通会合,自己只要不居功自傲,谨慎行事,红巾军正是用人之即,自己早晚还是会得到重用的啊!
    可惜自己一时意气用事,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又把自己送到了死亡的边缘。
    然而,此时后悔有什么用!
    他咬咬牙,那就拼吧,不是还有曾补玉留下的那一群高手么?百里濯缨又不是三头六臂,他能同时应付这一群人不成?
    想到这里,李湘流上前一步,冲着曾补玉的那些亲笔喊道,“补玉兄,我给你报仇!我们给你报仇!”
    “杀了那小子,报仇!”人群中也有人高喊道。
    刀光闪烁,一起往百里濯缨扑去。
    便在此时,黑云遮蔽了天空最后一缕光线,瓢泼般的大雨倾泻而下,天地之间一片黑暗。
    黑暗能够挡住光明,却挡不住人间的厮杀,刀剑铮鸣之声不断,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这黑暗对百里濯缨来说却是有利的,反正在这里,周围都是他的敌人,只要有人的地方,他只管刺,只管砍,杀一个少一个。
    对那些攻击他的人却不是好事,双眼一抹黑,这一刻身边站的是兄弟,下一刻没准儿就是敌人,这敌友如何能很快分辨得出?
    “岳老七…你他妈的怎么砍我?”
    “奶奶的熊,章三,你砍到你爷爷了!”
    “刘云开,你妈拉个巴子的,你刺伤老子的腿了!”
    这些人确实都是高手,但他们都有一种心态,当敌友难辨的时候,宁可误伤袍泽,也不能轻易停手,万一站着对面的是敌人怎么办?如果停手,那不是坐以待毙么?
    此时,又一道闪电掠过长空,把天地间照得一片雪亮。
    借着闪电的光芒,这些人才看到,他们的中间根本没有百里濯缨,砍来砍去的居然都是他们自己人!
    而在十余步之外,两个人影站在雨中,凝神聚气,一触即发。
    “他在那边!”
    “去,为曾参军报仇!”
    这一伙人叫喊着,冲了过去。
    闪电熄灭,天地间再次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
    再一次混战,敌我难辨的混战。
    有人倒下。
    有人受伤。
    “那小子被我刺中了,这次错不了!”
    “我杀了那小子了!”
    “狗日的张黑子…你故意的!老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你他妈的刺着我的屁股了…”
    还好,天空的闪电再次划过,雷声滚滚而来。
    这些被曾补玉网络而来的所谓高手,再次惊异地发现,他们中间依然没有百里濯缨,甚至也没有李湘流。
    在二十多步之外的地方,百里濯缨持剑而立,李湘流把“虹影”横在身前。
    有人又要冲过去,那个叫作“张黑子”的人拉住往前冲的那人,喝道,“大家不想被自己人误杀误伤就不要乱动!先静观其变!”
    张黑子是对的,此时是高手相争,他们这些喽啰去,非但帮不上忙,还会自我践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还会干扰李湘流对敌人的判断。
    观望,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李湘流岿然不动,看着被闪电照亮的百里濯缨的脸。
    但他的手却在微微颤抖。
    在黑暗中,那一群所谓的高手根本帮不了自己,自己能和百里濯缨战成平手,一方面在于自己的“虹影”锋利,对方得处处回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这瓢泼般的豪雨,掩盖了自己的脚步声,让对方不好辨别自己的位置,百里濯缨“望岳剑法”的威力没有完全施展出来。
    他不知道这样打下去,自己有几分胜算。
    “百里师弟,我们好歹都源自岳麓,就一定要分个你死我活才肯住手么?”借着闪电的光芒,李湘流一面全面戒备,一面试图说服百里濯缨握手言和。
    “咱们联手,将会天下无敌!我做都督,将来我给你做万户,如何?”
    天边的闪电渐渐熄灭,残光照在百里濯缨的脸上。
    “欲杀你者,非百里濯缨也,”百里濯缨一字一顿地说,“道义也!”
    他的声音不大,但铿锵有力,即便天上滚滚的雷声,也不能把他的声音完全掩盖。
    闪电的电光终于完全消失了。
    大雨中的百里濯缨只剩下一个模糊难辨的影子,隐隐绰绰。
    李湘流知道逃是逃不掉的,那就只能抢占先手,占取主动,先杀了百里濯缨!
    他怒喝一声,纵身跃起,“虹影”自上而下,往那个淡淡的影子劈去。
    这一剑,蕴含了李湘流的全部力量,他务求一击成功。
    这一剑也是他所有剑招中最为精华的一招,自上而下,封住所有的退路,逼得敌人和自己硬拼硬。
    当然,李湘流精于算计,他使出这一招并不是要和百里濯缨拼命,他只是要逼得百里濯缨挥剑截击,让他的剑和他的“虹影”相遇。
    那样,他就能截断百里濯缨的长剑。
    他已经把“白羽”的外壳斩断,再斩断这个“剑中剑”,估计也很容易。
    百里濯缨的“望岳剑法”可怕,但他此时如果失去了长剑,就成了没有毒牙的毒蛇,李湘流定能一鼓作气把他斩杀。
    果然,李湘流这一招的杀意自上而下汹涌而来,百里濯缨避无可避,他心一横,挥起“白羽”去阻挡那铺天盖地的一击。
    那一刻,雨忽然小了。
    周围的雨声依然如同河水奔流,只有百里濯缨和李湘流之间,雨点骤然稀疏,或许雨点被劲风所激,飞向了一边…
    在雨声中,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的声音传出,那是“白羽”和“虹影”相遇了。
    李湘流心中骤然一喜。
    百里濯缨一直回避和自己的“虹影”相碰,李湘流也一直寻找机会要截断百里濯缨的长剑。
    在数次险象环生之后,李湘流终于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成功截断了百里濯缨手中的剑。
    但随之,李湘流感觉手中一轻。
    一个念头在心中一跳,自己的“虹影”难道断了?
    这不可能!
    他立即否定了这个念头。虹影之利,已经深入他的心中,自得到这柄宝剑以来,他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这样一柄可遇而不可求的神剑,怎么可能被百里濯缨截断?
    所以,他立马否定了这个猜测。
    但不信,并不等于不是事实。
    百里濯缨手中的“白羽”其实是一柄名剑,乃大宋年间汴梁铸剑大师明青原所著。
    明青原出身于铸剑世家,自幼便耳濡目染,二十多岁的时候成名,铸剑无数。据说当时天下,无论江湖豪客,还是朝廷官宦,无不以得到一柄明青原铸的剑为快事。
    明青原的好友刘郁曾作诗赞曰:
    “良铁曾收汉益州,规模因塑古吴钩。炉安吉位分龙虎,火逸神光身斗牛。入水淬锋疑电闪,临崖发刃有星池。知君斩却楼兰了,戏袖青蛇住十洲。”
    但明青原四十岁时便再不铸剑,无论是莫逆好友软语相求,还是王侯将相许以重金,他都不为所动。
    又两年后,明青原散尽家资,离开京城汴梁,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二十年后,明青原遇到了天波杨府的后人杨延昭,虽然年岁相差很大,却引为知己,乃以一柄剑相赠,那是他所铸的最后一柄剑,名曰“白羽”。
    原来,“白羽”乃是明青原的巅峰之作,此剑一出,他再也无法超越,也再无遗憾,从此偎红拥绿,逍遥江湖。
    杨延昭得到“白羽”后,曾佩戴此剑带兵出征幽州,和辽兵作战。
    杨延昭死后,此剑一度流落江湖,引起各路豪杰争夺,多有死伤。适逢天道盟的教主袁星辰路过,平息了纷争,并带走此剑。
    为了防止此剑再次引起争夺,袁星辰寻找铸剑名匠给“白羽”铸了一个黝黑的外壳,那便是百里濯缨第一次看到“白羽”时它的模样。
    从此,惊艳天下的神剑“白羽”从江湖上消失了,此后数百年不见踪迹。在它消失的最初数十年,还有人惦记着它,四处打听,只是到后来,记得它的人越来越少,几乎绝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