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6章小林渡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朱沛大喜,“如此便请大人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百里濯缨拍拍朱沛的肩膀,压低声音,“还有两件小事,你需要准备一下,以备不时之需!”
    他在朱沛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朱沛不知道百里濯缨意欲何为,但知道军中的事,不便多问,只需照做便是,便大声答道,“小人明白!”
    一众工匠在朱沛的指挥下,各司其职,很快便忙碌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进度还有些慢,朱沛不时地来向百里濯缨请教些细节,有时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改进百里濯缨原来的设想,到后来便很顺利了。
    和工匠们的忙碌相反,百里濯缨倒显得很悠闲,他坐在河边,手中拿着壶好酒,不时饮上一口,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偶尔还吼上两嗓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君不知兮山有木,
    山有木兮木有枝……”
    吼得一旁的秀璎忍不住皱眉,“你能不能唱点别的——”
    百里濯缨停了下来,严肃地答道,“有真情实感,唱出来才动听,所以,这首是我唱得最好听的,别的,就流于一般了。”
    秀璎还是对这个计划有些怀疑。
    见百里濯缨终于住嘴不唱,她便踱到百里濯缨身边,问道,“如果这个办法管用的话,那以后打仗岂不简单了!造一张大弓,一箭射死对方的主帅,就行了!”
    百里濯缨摇摇头,指着河流拐弯的那个地方以及河边的道路,“仙女妹妹,这个你真不懂!仅仅制作这个巨弓还不够,还需利用这条奔腾的大河来张开大弓,还有这里的地势,追兵从那里来,距离筒车不过五百步!”
    秀璎咬着嘴唇在百里濯缨身边坐了下来,“都给你说多少次了,不要叫我仙女妹妹什么的,我可没那么好看!”
    百里濯缨瞪大了眼睛,“那谦虚点——叫丑八怪?”
    秀璎不理,只是愣愣地看着流水,数瓣落花顺着奔流的河水打了个漩,转眼便消失了。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
    “我表哥…李湘流,提前引爆了浮桥,我觉得他当时想炸死你们!”过了一会儿,秀璎把一粒石子投进河水中,低声说道,“你们小心点!”
    百里濯缨心中一暖。
    “师妹你不说我也知道,否则我们也不可能逃生啊!”他由衷地说道。
    停了停,他接着说,“这一次帮他,其实是为了帮红巾军,否则这些红巾军和鞑子正面决战,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昨夜,如果不是遇到我和楚师兄,李湘流是要丢下军队逃跑的!”
    秀璎的脸抽搐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随即,她自言自语地说,“就是!否则,查看地形为何不带亲兵?为何走得这么远?”
    “无耻之徒,胆小如鼠!”她狠狠地把手中的一块石头远远丢尽河水中。
    百里濯缨站了起来,“此弓若能射死阿古拉,鞑子便失了主帅,必然溃败,红巾军暂时便没有危险。那时,我和楚师兄就会离开红巾军了,我们不会和李湘流为伍的。”
    他看着秀璎,“师妹,要不,你跟我们走,先回望岳寺,再回岳麓?”
    “好,”秀璎想也不想,便答应了,“我随你们一起离开!”
    百里濯缨叫来楚映雪,让他负责照看,“我欣赏一下沿岸的风景,看能不能赋诗一首,留于后人!”
    然后他自己骑着马,悠闲地往河流的下游走去。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百里濯缨便溜达回来了。
    “诗呢?”秀璎问道。
    “眼前有景写不出,青莲题诗在前头。”
    “谁说李白来过这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太白便是在这河边写下的这首千古绝唱啊!”百里濯缨随口道,“这纷纷扰扰的尘世啊,哪里比得上望岳寺中清净?”
    日上两竿时,朱沛来报,大弓主体已经完工。
    百里濯缨来到筒车那里,一张高大的强弓已经竖在那里。那弓高达两丈,威武地矗立在筒车边。
    朱沛果然是个聪明人,既然这弓不追求耐用,也不追求美观精良,他便把粗大的竹子豁开,然后用牛皮裹住,再牢牢绑在一起,十几块竹子契合得好似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似的。
    用来做弦的是鞣制过的牛筋,粗细均匀的十余根牛筋绞在一起,承受五十石的拉力,倒也可以。
    至于箭,箭杆是用细毛竹做成的,一支箭有一人多长,箭头是锋利的三刃锥,箭杆的尾部插入了羽毛,那是为了箭在空中飞行的时候稳定方向。
    整个弓用筒车边的两根高高的木桩固定着。
    在弓的后方还设置了一个高高的木台,那是“弓箭手”操作的位置。
    在强弓和筒车之间,是连接他们的机关。只需拉下木阀,筒车和这张大弓连接,大弓就会缓缓张开,当弓张满后,筒车也正好转动了半周。
    这时,便需扣上箭。
    难能可贵的是,朱沛对箭槽进行了改进,一次可以扣入十支箭!
    只需陡然拉上木阀,那十支箭将携带着沛然无匹的力量,同时射出!
    “朱师傅果然好手艺,这弓和箭比我设想的还要好!”百里濯缨由衷地夸道,“即便鞑子穿着战甲,五百步之内,只要被这箭射中,也能射个透心凉!”
    朱沛连忙称谢,“谢大人夸奖,只是这弓只能往固定的方向射,说得难听点,只能守株待兔,这个株呢,是动不了的!”
    “这就够了,鞑子主帅就是那只兔子,我等他自己往上撞!”
    百里濯缨瞄了一眼河滩边的道路,沉稳地说,“这里基本已经竣工了,朱师傅你带着兄弟们下去吧,留下十个师傅和我一起试箭就行了!”
    朱沛答应,留下十名工匠,然后带着其余的工匠下去了。
    百里濯缨审视着这一把强弓。
    强弓是固定的,射箭的方向是固定的,射程是固定的。
    现在唯一不固定的,是射箭的时机,这个时机将由他掌握,成功,或者失败,就在他身上了。
    若是成功,不可一世的鞑子骑兵将会在这一射之后土崩瓦解,红巾军的危险将会解除。
    若是失败……
    不过,现在他无须多想,多想也没有任何作用。
    他现在需要知道的是,当鞑子主帅在哪里的时候,是他把箭射出的最佳时机!
    十名工匠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几十个草人,沿着由远到近的顺序,把它们固定到了河滩边的道路上。
    百里濯缨目光灼灼,盯着那些草人,待一切准备妥当,他拉下木阀。
    大弓猛地一震。
    筒车下的急流带动筒车缓缓转动,那两丈高的强弓便缓缓张开,弓弦发出“咔咔”的声音,那是它在不断地在绷紧!
    当这张罕见的强弓张得像一轮满月,它停住了。
    百里濯缨把十支箭迅速装入射口。
    他锐利的双眼看了一眼远处,五百步,河滩边的道路,人影重重,那是尾随红巾军而来的“鞑子”。
    他右手紧紧握住那个木阀,使劲往上一拉。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十支箭破空而出,瞬间消失在前方。
    转瞬见,草人被射中,长箭巨大的贯劲,把草人带得飞了起来!
    百里濯缨喝了一声彩,往河滩边的道路走去,他要看看射中了那些地方的草人,杀伤力究竟如何。
    果然不负他所望,那十支箭除了一支飞偏了以外,其余九支全部射中目标,九个草人有五个被射得飞了出去,另有四个被死死钉在了地上!
    百里濯缨沿着被射中的九个草人原来的位置走了一圈。
    这个圈,便是死亡之圈!
    阿古拉只要进入这个圈子内,他便是一个死人。
    他看看太阳,日光正烈,正午快要到了,如果不出所料,鞑子的骑兵应该快抵达小林渡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