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6章二渡丽水1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小的未曾见到!”
    “小的不曾见到都督举手!”
    “未曾见都督挥手!”
    受到这两人的影响,其他亲兵们纷纷答道。
    为得军令擅自行动,是战场上的大忌,别人未必明白其中的利害,赵四城身为百夫长,却非常清楚。
    此时如果和李湘流硬争,完全没有意义,有那一群混账亲兵在一旁见风使舵,他赵四城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那就只能恳请李湘流开恩了,如果能打个几十军棍了事,便是不错的结局了。
    赵四城知道已经没有办法了,跪在地上,扣头如蒜,“是小的看花了眼,求都督开恩!求都督开恩!”
    见赵四城终于自己承认看错了,李湘流的眼睛微微半闭,露出一丝寒芒。
    他翻身跃下马,一把把赵四城从地上揪起来,盯着他的眼睛,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你一个眼花,导致数百兄弟葬身火海,还有我的师兄和师弟,你却来求我开恩!”
    “你知道不知道,如果你等我下令之后再射出火箭,我们的兄弟将全部安全到达这里?你知道不知道,那些负责断后的兄弟里面,有我最好的师兄弟?”
    说完,他使劲把赵四城摔在地上。
    “你知道不知道,如果你晚一点射出火箭,让鞑子跟过来千把人,我们再炸掉浮桥,过河的鞑子就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你提前了一会儿,却导致我红巾军损失了一次杀敌的机会!”
    李湘流看着赵四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斩!”
    亲兵们愣了一下。
    从李湘流不承认下令的时候,这些亲兵便知道,这个赵四城只怕要受点委屈了。
    但没想到李湘流居然要杀他!
    虽说并无交情,但在这些亲兵眼中,赵四城好歹也是红巾军的兄弟,而且他们都知道赵四城是冤枉的。
    要杀他,如何下手?
    他们愣愣地看着李湘流。
    李湘流的目光如刀,在这些亲兵的脸上一扫,“你们想抗命吗?”
    这些亲兵忍不住打了个寒战,第一次,他们感觉到这个都督眼中的杀气如此浓烈,以往,是他儒雅的外表掩盖了他的杀气,此时杀气外露,仿佛有一种藐视天下众生的气概!
    是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眼神。
    亲兵们没有选择。
    他们不再去想这件事对还是不对,只想不按都督的意思去做会如何,然后一拥而上,如狼似虎,把赵四城拖到一边,一刀下去便砍下他的脑袋。
    可怜的百夫长赵四城,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李湘流杀掉,脑袋已经被砍下来落在地上,眼睛依然睁得大大的,真是死不瞑目。
    “禀都督,已将罪将赵四城斩讫!”
    李湘流不语,只是举起衣袖,遮住自己的颜面。
    良久,他方才慢慢放下手腕,眼圈却已经红了。
    他缓缓说道,“杀了赵四城又如何?能换得回我的师弟的命么?能还得回数百我红巾袍泽兄弟的命么?”
    他摇了摇头,“赵四城弓马娴熟,是一员良将,曾经在丽水南岸辗转纵横,三次佯动诱敌,为我大军渡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是有功之人,我岂忍心杀他?”
    “只是,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我倘若纵然他不守军令,我红巾军早晚成一盘散沙,所以,我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他那些亲兵看着他,在某一瞬间甚至怀疑自己可能看错了,或许都督真的没有下令,自己只是眼花了。
    良久,李湘流缓缓回头,指着滔滔丽水,“派人沿着丽水往下游搜索楚映雪和百里濯缨,他们是我的师兄弟,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然后,他神色悲戚地看着秀璎。
    “表妹,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我们四人一起来到永年,现今只剩下你我了,你一定好珍重啊!”
    李湘流的声音温柔而悲伤,秀璎听了,只觉他是触动了真情。
    然而,另一个声音在她的心底回响,不要相信这个人,不要相信这个人!
    她一甩马鞭,跟着往下游去搜寻百里濯缨和楚映雪的那一队人马而去。
    小雅犹豫了一下,勒转马头,跟着秀璎。
    李湘流看着秀璎的背影渐渐远去,他的嘴角微微动了动,露出一丝别人看不见的笑容。
    然后大声喝道,“大军启程,进军小林镇,夺取鞑子的船只!”
    传令兵答应一声,下去传令去了。
    按照百里濯缨献给李湘流的计划,红巾军北渡丽水摆脱追兵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进兵小林镇,夺取阿古拉留在小林渡口的船只。
    阿古拉以主力追击红巾军,此时留下守船的不过是些辅兵和老弱残兵,战力不堪一击,红巾军需要出其不意夺取船只,然后乘船东下进入运河,再沿运河往南。
    李湘流虽然忌惮百里濯缨,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但对其设计的行动路线十分认同,红巾军势弱,若不能剑走偏锋兵行险着,断无取胜的机会。
    而出其不意地夺取蒙古兵的船只,进入运河,然后水路行动迅速,来去自如,便是鱼入江湖,阿古拉到哪里去找红巾军决战?
    这一着便是剑走偏锋,攻其不备。
    所以,李湘流选择在百里濯缨和楚映雪进入浮桥中间的大船时炸掉大船,之后,却依然按照百里濯缨设计的路线行动。
    在李湘流身后不远处的篷车里,李儒思正倚窗而坐,他的目光透过车窗落在李湘流的背影上。
    这个在歼灭章泽世的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岳麓山长,终于让他有了一丝担忧,他的眼中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阴云。
    大军一路向前,旌麾直指小林渡。
    红日已经升起,照在李湘流的脸上,显得红光满面。
    偶尔,他会情不自禁地露出一丝笑容。
    从岳麓出来,一路磕磕绊绊,直至昨日,他的命运才发生转折,往令人惊喜的方向转折。
    如今他是红巾军后军都督,座下人马近万,更主要的是,白莲教主韩山童也在他的手中。
    章泽世可以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他李湘流也可以。
    夺得船只进入运河,然后顺流而下,进入徐州,发展壮大红巾军后军,然后,他需要寻思如何驾驭刘福通这个红巾军大元帅。
    他甚至大胆地想象了一下各地白莲教徒应运而起,前来投奔他,他李湘流旌麾所指,千军万马横扫天下,一步步走上那个万人景仰的宝座!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便当纵横天下,成就不世之伟业,至于那些如同蝼蚁的苍生,多少死多少生,何必关心太多?即便赵四城这种人,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牺牲的。
    日上两杆的时候,李湘流命令大军休息,埋锅造饭。毕竟,红巾军将士从昨夜到现在一直在行军中,已经非常疲惫。
    李湘流也亲自到篷车里看望了韩山童,见韩山童脸上比昨日好了许多,他连连道贺,并称赞李儒思医术高超。
    待大军用饭完毕,李湘流传令原地休息一盏茶的时间,然后启程,继续往小林渡进发。
    对于小林渡守卫船只的鞑子兵,李湘流没有放在眼中,毕竟,那些辅兵平时只是负责搬运粮食、修理兵器等事物,可以说不堪一击,何况,红巾军还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阿古拉和哈丹巴特尔的人马留在丽水南岸,李湘流也不必担心敌人进攻,因此,在行军路线上,他尽可能选择近道,为红巾军节约了一些时间。
    当太阳将要落下的时候,李湘流终于离小林渡不到十里的地方。
    他驰马到一个土丘之上,远远地往小林渡的方向眺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