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1章二渡丽水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且,百里濯缨还犯了一个错误。
    昨夜,抓到浮桥南头的守兵后,除了那些顽抗到底的,百里濯缨并没有没有杀掉他们,而是把他们捆起来塞在营帐里。
    百里濯缨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在战场上对敌的时候,他可以做到杀人如同切瓜,没有一丝的怜悯。
    但是,一旦敌人放下武器投降了,让他下令把刀砍向这些手无寸铁的人,他却难以做到。
    所以,那些守兵俘虏活了下来,只不过被百里濯缨带来的红巾军捆住了手脚,嘴里塞上了他们自己的袜子,然后被扔在营帐之中。
    之后,就没有人去管他们了。
    百夫长赤那观察了一段时间,滚到一把刀边,从背后勉强抓住了那把道。
    之后,他用那把刀切断了一个下属手脚上的绳索,然后,那下属再解开几个心腹的绳子。
    而那时,大部分人都跟在百里濯缨屁股后面,去偷袭对岸去了,只留下十余人看守浮桥南头。
    赤那便谋划放开全部俘虏,然后来个反偷袭,把留守他们的红巾军灭掉!
    但是,赤那终于没有成功,当他们解开五六个人的时候,被红巾军察觉了。
    经过短暂的打斗,多数俘虏都被红巾军杀了,不过,赤那却夺了一匹马,逃走了。
    他很快没入黑暗,留守的红巾军士兵怕离开后桥头无人守护,不敢去追,只是朝他逃跑的方向放了几箭,但黑暗中失了准头,没有射中。
    赤那因而逃脱。
    赤那急匆匆赶往阿古拉的大帐报告浮桥失守。
    阿古拉勃然大怒,命令斥候查实。
    不多时,斥候来报,前方红巾军的营帐中果然无人,红巾军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全部撤离,只留下一个个空营帐。
    阿古拉知道中了红巾军声东击西之计,匆匆带人往回干,想要夺回浮桥。
    天色微明的时候,阿古拉风尘仆仆赶到。
    当阿古拉赶到丽水时,楚映雪立马土丘之上,他正在等候追兵。
    按照李湘流的布置,楚映雪是负责断后的。
    百里濯缨的建议里说,进攻的时候要想着撤退,撤退的时候要抓住时机进攻。
    李湘流当机立断,临时任命楚映雪为千户,并给了楚映雪两个骑兵百人队和一个步兵千人队,要他阻击阿古拉和哈丹巴特尔的追击,保证红巾军所有人员渡河完毕之后,楚映雪才能渡河。
    这个任务很重,因为不知道鞑子什么时候赶来,如果来得急,楚映雪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
    但楚映雪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战刀,默默准备。
    他冷冷的目光扫过刚划拨给他的下属们,“友军未渡,而你们中有人上桥的,我以我刀断其头,你们有未上浮桥而我上了,你们群起而攻,断我头颅!”
    要求简短,然而掷地有声。
    这些红巾军中,有见过楚映雪身手和做派的,知道他那柄雪亮的战刀,在沙场上不光斩向敌人,也斩向胆敢违令的自己人。
    而且,没有人能逃过那追魂断魄的一刀!
    如此一来,倒也简单,但凡楚映雪说的话,立马得到最快的执行。
    还好,追兵虽然来了,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毕竟红巾军的大部分已经渡过了丽水。
    “杀!”
    阿古拉的刀指向楚映雪,大声喊道。
    蒙古骑兵从他的两侧飞驰而过,往楚映雪杀去。
    楚映雪回头看了一眼,红巾军将士正在渡河。
    然后,他波澜不惊地看着蒙古骑兵飞驰而来,仿佛那他们不是来杀他的,而是准备从他的身边经过而已。
    只是,当那些蒙古骑兵驰到离他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忽然纷纷摔倒在地。
    绊马索!
    在等待追兵到来的时间里,楚映雪没有闲着,他带领负责断后的红巾军将士们,在前方设置了大量的绊马索。
    天还没有完全亮,绊马索贴着地,蒙古骑兵们根本看不清。以巨大的速度奔驰着的战马,陡然遇到绊马索,一下子重重摔倒。
    而地上等候他们的是插满的倒刺!
    那时临时用竹子和木头削成的,锋利的一端对着上面,另一端插在土中。
    那些从战马上摔下来的蒙古士兵,不可避免地跌倒在倒刺上,他们本身的巨大重量和跌下来的冲力,此时全部转化为那些倒刺刺向他们身体的力量,很多人被扎穿了身体,更多的人被刺得鲜血淋漓。
    刹那间鬼哭狼嚎,死伤一地。
    转眼间,数十骑的蒙古骑兵摔倒在阵前,死的伤的,惨叫声不断传来。
    蒙古骑兵的气势为之一挫。
    楚映雪看准时机,刀锋前指。
    微露的曙光中,只有那把战刀雪一样的刀光辉映在土丘之上。
    那些等待多时的红巾军,立马冲了出来,挥舞着手中武器,砸向阵形已乱的敌军。
    不是砍,不是刺,而是“砸”!
    原来,百里濯缨和楚映雪见蒙古兵战甲坚实,不易刺透,便寻思使用比刀剑有效的武器。
    百里濯缨看到一个红巾军士兵使用锤子,心中一亮,便让楚映雪给他的部属找锤子。
    这锤子若砸在敌人身上,即便他们身上有战甲护体,也能砸他们个七荤八素,若是能砸到头上,也能把他们砸下马来。
    相比寻常刀剑,锤子的优势立显!
    只是,短时间内搞到大量的铁锤,是不可能的。
    楚映雪退而求其次,让士兵以木头、石头代替,只要能砸向敌人,还能多次使用的就行。
    于是,楚映雪的部属遇到蒙古骑兵的时候,使用的不是刀剑,而是各式各样的锤子,木锤、石锤,还有连着根铁链子的。
    这些造型各异的锤子把蒙古兵锤得晕头转向。
    阿古拉看得心惊肉跳,搞不清对方虚实,只好指挥下属稍停,不敢再匆忙攻击。
    到此,楚映雪的马没有动一下蹄子,就那么站在原地。
    阿古拉远远地和那个年轻人对视,心中居然有一丝恐惧,这是一个气势凝重的人,不动如山,仿佛这眼前的众生不过是一群碌碌的蚂蚁,在他面前奔走。
    和这样一个人作战,阿古拉的心中升起一丝犹豫。
    已经多少年不曾见过这样的汉人了?他记不清楚。
    或许是二十年前,也许是二十五年前,他见过一个倔强的汉人男孩,十七八岁,居然敢来阻拦他圈地!
    阿古拉勃然大怒,命人把那少年吊起来打。
    鞭子抽在那少年的身上,每一鞭都带起一串血花,但那少年一直破口大骂。
    最后,阿古拉打累了,说,“你若求饶,我便饶你不死!”
    但那少年绝不求饶。
    只到他死去,也不曾求饶。
    那一次,阿古拉第一次看到,汉人的身上也有些血性,但那之后,他再没有见到这样的汉人。
    他见到的,只是唯唯诺诺委曲求全的汉人。
    只要要有一丝机会活着,他们便不会主动反抗,哪怕过得猪狗不如。
    此时,这个立马土丘之上的少年,眼中也有一样的东西,让阿古拉感到似曾相识。
    良久,楚映雪才回头去看浮桥桥头一眼,在火把跳跃的光芒中,他看到红巾军在丽水南岸等待渡河的人已经不足一千。
    他缓缓掉转马头,往山丘下走去。
    阿古拉缓过一口气来,心中的恼怒不可抑止地泛起。
    不能让这个人就这么走了!
    他大声喝道,“追!杀光这些乱匪!”
    他手下那些悍不畏死的下属尖叫着冲了出去,往楚映雪消失的那个小丘下赶去。
    刚刚冲下小丘几百步,前面再次陷入混乱,原来他们遇到了陷阱。不知何时,红巾军在土丘下方挖了大量的陷阱。
    这些陷阱有两人多深,陷阱口覆盖树枝草木,在黑夜光线暗弱的情况下,根本发现不了。
    两股红巾军从两边杀出,乘着混乱从左右夹击追兵,依然是木锤、石锤,未必就把人砸死,却能砸昏砸伤。
    阿古拉看着自己的部属在陷阱中挣扎,从牙缝里愤怒地挤出四个个字:“胜之不武!”
    他固然愤怒,却毫无办法,那些红巾军知道哪里有陷阱,哪里有绊马索,他们能恰好避开,而蒙古骑兵却不知道,每次都恰好把自己送到对方设置好的陷阱和绊马索那里。
    这样的追击,哪里是追击啊?
    眼看大批的红巾军已经渡过丽水,阿古拉心中的怒气更盛,那个哈丹巴特尔呢?紧急的时刻为何不见他的身影?难道这不是他的事吗?
    好像是心有灵犀,阿古拉刚想到这里,便听见一阵马蹄声传来,一队人马风驰电掣般赶来,当前一人,不是哈丹巴特尔是谁?
    “安达先歇息片刻,待我来夺回浮桥!”哈丹巴特尔大声喊道。
    说罢,他指挥着大队人马往浮桥冲去!
    阿古拉舒了口气,心说,“我是该歇息片刻了!”
    哈丹巴特尔饿狼一般扑向浮桥南岸桥头。
    此时,楚映雪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红巾军主力已经全部渡过丽水,他的部属,步兵也已经有一半踏上了浮桥,其余的正在准备渡河。
    楚映雪带领残余的一百来名骑兵和部分步兵守在桥头。
    待步兵全部渡河,他便会带着骑兵上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