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4章红巾飞扬1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两千汉人士兵以以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决心杀了过来,北边的蒙古军感到压力陡然加大,甚至有些恐惧。
    他们何曾见过这么疯狂的汉人?
    他们的印象中,汉人永远是畏畏缩缩的,任人打骂欺凌,不敢还手,如同一只只绵羊。
    即便看到你宰杀其他的“绵羊”,那谢“绵羊”也只是用木讷的眼神看着,而不敢爆发出一丝反抗。
    而今天,却大不一样了。
    眼前的这些头上裹着红巾的汉人,虽然依然不够强悍,但他们的眼神却已经毫无畏惧,甚至还闪烁这野性发光芒。他们已经到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地步,即便把刀架到了他们的脖子上,他们依然会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手中的刀枪扎入敌人的身体!
    经历了这一切的蒙古军士兵,有时甚至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还是幻觉?
    他们不知道,有一种觉醒的力量在这些汉人中蔓延,这种力量,把一个信念传到大家的心中,那就是:这里是我们汉人的家园,我们要自己做主,那种任人奴役的日子,该结束了!
    受到鼓舞的红巾军士兵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往前冲锋,企图在蒙古军包围圈上撕开一个口子。
    刘福通亲自指挥冲锋,同时指派了一个千夫长带领人断后,防止敌人从后便袭击。
    队伍果决地往北推进,稳步往北推进,不计代价地往北推进。
    红巾军固然勇猛,但武器装备和蒙古军相比,毕竟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一步步往北移动,却也损失巨大,留下了一路的尸体!
    那些尸体,头上的红巾和淌出的鲜血混在一起,在火把的照耀下,仿佛也是一团巨大的火焰,正在大地上往前蔓延。
    往前大约五百步后,红巾军终于遇到了最顽强地抵抗,再不能向前一步。
    刘福通心中诧异,一刀把一名鞑子斩下马来,然后抬起头来,只见北边的敌军中一面白色的羊毛大纛正高高飞扬。
    原来蒙古军中主帅已经到了这里,而且正在阻止红巾军往北突围!这表面鞑子已经清楚红巾军的意图,正在全力阻挡刘福通和援军会合。
    果然,从密密麻麻的刀枪的缝隙中,刘福通看到,一排蒙古兵跪在地上,转眼间便被砍下了脑袋。
    这便是后退者的下场,蒙古人崇尚勇士,对怯懦者向来不手软,即便是自己人。
    他们以此迫使士兵们奋勇杀敌。
    “宋”字大旗和那一面白色的大纛遥遥相对,在晨风中猎猎飞扬。
    刘福通目光灼灼,盯着白色大纛下骑着高头大马的将领。
    大纛下面,蒙古军主帅哈丹巴特尔用鹰一样的目光也越过重重刀枪,看向刘福通。
    刘福通知道,这是最后的决战,突围成功,或者战死,因为如果此时气馁,红巾军士兵的士气衰落,那有机会重振?
    刘福通跃马往前,一刀把一名蒙古骑兵劈下马来,然后挥着滴血的长刀大喊道,“援军就在眼前,兄弟们,冲啊!”
    受到鼓舞的红巾军士兵再次奋不顾身地撞向蒙古军,立即溅起一阵血雾,却也有数名蒙古人栽下马来。
    然后,下一拨红巾军士兵又撞了上去…
    李湘流一边指挥人马冲锋,一边密切注视着高高飘扬的“宋”字大旗,他发现,当那个“宋”字大旗往北推行了大约五百步后,推行的速度慢慢迟缓了下来,然后反而往南退了大约四五十来步,这才稳住了。
    当大旗再次开始北移时,速度极其缓慢,仿佛是在蠕动。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个可能,敌人的阻力太强!
    他当然注意到了那面白色的大纛,敌人的重心正在往这边移动,李湘流和何大魁想杀进去固然不易,刘福通杀出来更不可能。
    再看自己这边,人马杀到一半,也是不能再往前推进了。
    援军和韩山童、刘福通之间的距离不过三四百步,却再也不能靠近一步!
    而且,敌军正在反扑,刚才撕开的一个口子,正在慢慢再次合拢。
    功败垂成,说的就是今日么?李湘流无奈地想,如果韩山童和刘福通战死,红巾军首义之日便遭重创,今后只怕举步维艰。
    李湘流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跋山涉水,从岳麓来到永年,这个选择到底对不对?
    白色的大蠹下面,蒙古军主帅哈丹巴特尔阴鸷目光看着一拨拨撞向蒙古铁骑的红巾军士兵,低沉地说,“一个不留,把他们全部都杀了!”
    站在他身边的传令官立即大声传令,“传万户大人军令,将反贼全部就地格杀,不留活口!”
    那些蒙古骑兵本来是采取守势,抵挡着红巾军的突围,忽然接到哈丹巴特尔的命令,立马改成攻势,反而向红巾军逼去!
    仿佛是两股洪流的对撞激起是水雾,一股血雾升了起来。
    与此同时,由于刘福通跟前的人数已经只有几百人了,包围他们的蒙古人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了,两个千人队在哈丹巴特尔的指挥下,开始迂回到李湘流和何大魁军队的侧翼,对这一股援军实施包围!
    李湘流看在眼里,心急如焚。
    他的部属也看到了形势的危急,大家都知道,面对凶残的蒙古骑兵,如果能一鼓作气冲散他们,或许还有转机,一旦士气低沉,让蒙古人包围了,他们只有一死。
    一些胆小者不再管军令不军令,扔掉了兵器往后跑,企图在敌人的包围圈合拢之前逃出去,从此远走高飞。
    军心一动,必然全盘奔溃,一千多人将不再有可战之兵,李湘流熟读兵书,对这一点异常清楚。
    他跃马截住几个从前方溃逃出来的红巾军士兵,手中长剑森然斩落。
    跑在最前面的那个士兵还没来得及惨叫一声,李湘流锋利的长剑已经把他的头颅斩了下来。
    只是眨眼的功夫,李湘流的剑又砍向第二个逃兵。
    那逃兵的刀还在手中,慌忙举刀去挡。但李湘流手中宝剑削铁如泥,寻常刀剑哪是对手?那小兵的刀被截断成两截,然后,长剑从右肩切入,从左胸出,转眼身首异处。
    【作者题外话】:哈哈,没想到今日还有一更吧?舟夫子这么卖力,盆友们还不收藏,更待何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