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14章 催眠师手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事业是理想,工作是谋生。我不知道,反正就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是缺了点儿什么东西,只需一点点就够,但的确非常重要的东西。一盘菜缺一点儿盐就无味;一幅画缺那一抹微笑就无神;几个标点就能改变一整段文字的含义;因为我们出了问题,所以我们以为一切都出了问题,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问题,它不会抑郁,不会有压力,不会不安,不会崩溃,那些都是我们认为的而已。因为我们有压力,我们抑郁,我们不安,我们崩溃了,而实际上一切好得不能再好了,和几亿年前没任何区别。搭档:“我就怀疑一切。”
    我:“所以你因此而不安。”没有人类的语言能形容战争。我一直都以为战争意味着血腥、敌人、仇恨、死亡、痛苦,等等,等等,很多很多,实际上我错了,真的身处在战场感受到最强烈的是:压力。那种压力有别于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一切,它不仅仅是面临死亡那么简单。因为混乱会让你大脑也混乱,你会丧失掉很多正确的决策,而那决策正是你曾经学习来的大量经验所带来的,所以能否冷静下来才是重要的问题。能够独处的,不是神明就是野兽。只有重新回到战区他们才会松一口气,仿佛自己原本就属于那里,我也是这样。只有在那里才能放松下来……虽然离死亡很近……我说不清这到底是为什么。人不是机械装置,不可能没有任何情感,既然正常的情感被迫封闭,那么必定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否则他性格会有明显的扭曲。通过他我明白了战争真相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没有正义和邪恶,没有所谓的胜利和失败,一丁点儿都没有,只有阴霾和残酷。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超人、有蜘蛛侠,我也不相信自己能从邪恶的人手中拯救这个世界,如果说可以的话我唯一能拯救的就是我自己。:不要小看移情的作用,很多失去至亲的人也是靠着养宠物,并把对亲人的感情转移到宠物身上而获得帮助的。
    典型的行为主义疗法,不管问题原因,先从缓解痛苦入手。在我们所处的秩序社会,你需要一些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一串号码或者别的东西,否则你很多事情根本办不了,我们认的是一串号码而不是人。但在那里,在战争边缘,活着,就是最好的证明,别的都不再重要。我以为,花落会再开;我以为,冬去春会再来;我以为,月缺月会再圆。可惜,有人不这么认为。能够收到100%的感情是幸运的,而付出100%的感情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也许付出会得不到回报,也许根本那就是一场错误。但,我想说的是,若为此计较而裹足不前,那不可悲甚至可怕吗?假如我对你说:‘我们来做个交换,我用我剩下的感情来换你的真心。’你会接受吗?你认为这是什么?这是感情吗?即便我不说出来,你也一定能感受到的,对吗?因为感情这种东西,是可以感受到的。所以,那些人在和你交往一段时间后只好选择离开……因为他们感受不到你的心……说到这儿,我很想问你一个问题:我们拿什么去爱?我们到底爱什么?”‘剩下的感情’,对吗?原来,是剩下的,而不是全新的?”
    “感情的残羹剩饭,又能打动谁?你确定那是真诚的吗?或者,你管那叫成熟?但我不认为那是成熟。经过风雨后,依旧抱着最初的那份期待和向往,依旧还能带着纯洁而纯粹的心才是成熟,对吗?当然也许你认为不是,但我们都能肯定那份感情一定不是剩下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感情是不会耗尽的,是永不枯竭的。”他放开抱着的双肩慢慢蹲在女孩的面前,凝视着她的眼睛,声音很轻,“容颜会衰老,身材会改变,声音会沧桑,能继续让我们爱的,究竟是什么?也许,那该是一个和自己合拍的思想,不是吗?能在同一个波长交流,能在同一个频率振动,能在同一个临界点升华,能在同一个沸点沸腾,能在同一个燃点燃烧,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感觉,是感觉。不用心体会,怎么能爱出感觉?不拿出热情、真诚来对待,又容颜会衰老,身材会改变,声音会沧桑,能继续让我们爱的,究竟是什么?也许,那该是一个和自己合拍的思想,不是吗?能在同一个波长交流,能在同一个频率振动,能在同一个临界点升华,能在同一个沸点沸腾,能在同一个燃点燃烧,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感觉,是感觉。不用心体会,怎么能爱出感觉?不拿出热情、真诚来对待,又期望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剩下的感情’,对吗?原来,是剩下的,而不是全新的?”
    “感情的残羹剩饭,又能打动谁?你确定那是真诚的吗?或者,你管那叫成熟?但我不认为那是成熟。经过风雨后,依旧抱着最初的那份期待和向往,依旧还能带着纯洁而纯粹的心才是成熟,对吗?当然也许你认为不是,但我们都能肯定那份感情一定不是剩下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感情是不会耗尽的,是永不枯竭的。”他放开抱着的双肩慢慢蹲在女孩的面前,凝视着她的眼睛,声音很轻,“容颜会衰老,身材会改变,声音会沧桑,能继续让我们爱的,究竟是什么?也许,那该是一个和自己合拍的思想,不是吗?能在同一个波长交流,能在同一个频率振动,能在同一个临界点升华,能在同一个沸点沸腾,能在同一个燃点燃烧,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感觉,是感觉。不用心体会,怎么能爱出感觉?不拿出热情、真诚来对待,又容颜会衰老,身材会改变,声音会沧桑,能继续让我们爱的,究竟是什么?也许,那该是一个和自己合拍的思想,不是吗?能在同一个波长交流,能在同一个频率振动,能在同一个临界点升华,能在同一个沸点沸腾,能在同一个燃点燃烧,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感觉,是感觉。不用心体会,怎么能爱出感觉?不拿出热情、真诚来对待,又期望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搭档:“你发现了吧,很多人对待感情上都有这种问题。”
    我:“你指投入?”
    搭档:“嗯,只愿付出一点点剩下的冷餐,却希望得到全部。”
    我:“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在感情投入的问题上都会有点儿顾忌。”
    搭档:“所以很多人都是凑合着过的,我是指感情上。”
    我:“嗯,的确有。”搭档:“我最讨厌那种自己不愿意面对也强迫别人接受的状态了,什么‘我受过伤害啊,你要有耐心啊,我很难再动感情啊,我的身体在你这里,允许我的心偶尔远离啊’一类的,很烂很垃圾。”
    我笑了:“你又抓住重点了。”
    搭档:“更蠢的是居然有人就接受了,而且做出一副宽厚的样子,纵容那些逃避的人继续逃避,找借口的人继续有借口。然后两人虚假地维持着某种状态,绝望地等待崩坏的那一天。”搭档:“嗯,再等等,等收集足够多的素材就出本书,以中性身份,起那种一看就很文艺的笔名,以被害者口吻讲,通篇哀婉伤感,主要就是描绘被别人虐完后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了,并以这个借口来虐别人,见一个虐一个,身后不是一条血路绝不算完。”
    我忍不住笑出声:“那你打算给这本虐心集起个什么名字呢?”
    他放下手里的杂志想了想,然后一本正经地看着我:“《你假装身不由己,我假装深信不疑》。他:“那梦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我:“嗯……倒不如说梦是一种真实内心活动的映射。”
    有一种观点认为梦是潜意识的释放,而潜意识才是主导我们行为的根源,所以,梦才是真实的,我们是虚幻的。我:“而且我觉得,其实他是孤独的,很孤独的那种,理论上他应该没什么能真正交心的朋友的。”
    搭档:“嗯,他自己很清楚这点,但,很有趣,能让他获得心理满足的,却是独处——他需要独处来让心里那份孤独感合拍,这个很有意思,心理上的和感受上的同频。“嗯,是的,虽然是孤独的,但这个人的方式却是从独处的状态中来获取某种程度上的满足。”我拖过把椅子坐到他斜对面,“真的那么重要吗?独处?”
    他一本正经地看着我,缓慢地点点头:“很重要,那是唯一能够面对自我的时刻。”
    我:“说得那么神圣。”
    搭档:“是真的,我觉得英国有一句谚语说得很对——独处的时候是离上帝最近的时候。”搭档:“那些看上去对每个人都好的人,其实最无情。你还记得他说过吗?说自己不是一个高傲冷漠的人,实际他骨子里就是那种人。”
    我:“嗯,越是强调的,越是问题所在。”人这辈子都在证明自己,几乎没有一刻是停下来的。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虽然身处在人群中,很热闹,可我却很深刻地体会着无法根除的一种东西……就好像我是在无人的荒岛。”
    搭档:“孤独感?”:哎,没有在新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好朋友,太过孤独了。她老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有家人的陪伴,有朋友一起玩,可她呢?完全是陌生的城市啊,她很孤独啊。:因为她的生活里只有她老公和她老公共同的圈子,没有她自己的圈子啊,她老公的圈子也不能算她的圈子,有个不能不想跟老公说的烦心事,还找不到人倾诉,以前的朋友疏离太久了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现在的朋友又都认识老公。。。。怎么这么难呢?:我觉得,这个女孩儿的生活很好,都很好,但唯独缺少了自我,缺少了她自己的最内心的发展,身边的人都在忽视她的自我,连她自己也在忽视,而导致一种无力与窒息的感觉。:之前有朋友和我说,她很羡慕我,羡慕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羡慕我的乐观开朗。哈哈说好这个可不是自夸,也许那个只是我希望别人眼里看到的我吧。乐观开朗外向,当然我也很向往这样的生活,积极的面对一切。不过我说了这只是我希望别人看到的,还有更多,像我的悲伤我的无力我的消极懒惰等等等等。或许有人会认为难免人都会有优劣的两面,不过对我,我总是把优的一面,放大再放大,把劣的一面缩小再缩小。那个朋友羡慕我的朋友多,多的“朋友”是只会看到我的优的我给他们看到的那一面,在我心里只有更关心我的劣的一面、故意隐藏的一面的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搭档:“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独自生活在一个荒芜的星球上,孤独、沉寂。”
    搭档:“青春期开始意识到这个现实,所以感受上更强烈些。之后并非是青春期过了,而是我们学会了压制,但根源并没有去掉。”
    我:“孤独感?”
    搭档:“是的。”这种孤独感是必须的——既不能孤独了,也不能不孤独了。
    在长期独处和独自应对生活的时候,也就是过于孤独的情况下,我们会寻求客体安慰,企图摆脱这种‘独自’的状态;而另一个极端——长期没有‘独自’的环境下,我们又需要那种孤独感。因为那种‘独自’也带来了心理上的‘存在’和‘自我’。只有在那个既孤独又不孤独的平衡点上,我们才是正常的,否则无论偏向哪一边都会让我们产生扭曲。这个女孩,现在就是在缺失‘独自’的状态中。想想看,她的一切都是跟随着自己的男人,一切都不需要自己处理,不需要自己安排,听起来这样很好,对吗?但真的很好吗?真的吗?并不是,长期在这种缺失‘独自’的环境中,‘自我’和‘存在’完全体现不出来了。所以她对此产生了反向生成——时时刻刻的孤独感,无法摆脱,如影随形。就说孤独。假如,它扩大了,我们会出问题;假如它几乎消失了,我们同样也会出问题。所以必须停留在某个平衡点上我们才是正常的。我:“让他们俩至少不天天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孤独的‘自我’?是这个意思吗?”
    搭档:“不仅仅,还有更多,我希望她忙起来,从其他地方找到‘存在’和‘自我’。”她目前的生活状态和社交差不多完全丧失掉主控,只能算是一个附属品,她需要太多体现自我价值才能实现‘存在’了。
    搭档:“工作中的忙碌不就意味着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吗?”
    忙,是治疗一切神经病的良药,一忙,也不伤感了、也不寂寞了、也不乏味了、也不相思了。一张脸上无悲无喜,隐隐约约看上去只有一个字‘滚’!”就像人间是夹在天堂和地狱之中一样,我们时时刻刻都只能停留在某个平衡点,不左,不右,不好,不坏,不前,不后。因为我们天生如此,只能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平衡点,摇摆不定。有趣的是,却以此为乐。大多数人耗尽毕生所追求的,不过是两个字——平衡。因为人类是不完美的,所以无法存在于完美之中。假设一切都完美,那人类就得搞点儿事情出来,就得自己折腾自己,然后就心安理得了。从心理学上讲,埋起来是个很糟的方法,因为有些东西,是会生根发芽的。我:“因为你对一切的不安、质疑,迫使你去四处找答案,而有一个方向必定是宗教。”
    他凝视了我一会儿后低下头继续看手里的餐单:“还有呢?”
    我:“我猜你也研究过哲学,但很快放弃了。”
    搭档:“为什么这么说?”
    我:“因为哲学只会让人迷茫。你总是企图用另一个极端来证明自己是对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越来越不确定自己到底要什么。你在乎的,恰恰是你不在乎的。:我认为只有你足够优秀了追你的人才会在表达爱意之前仔细想想自己配不配够不够格因为只有你真正到达一定高度时那些够不到你的人才会仔细考量自己的实力那相反如果你我都在同一平面统一阶级我当然会直言不讳的上前表白。当你老了,老到走不动,只能靠在摇椅上用回忆打发时光的时候,最可怕的不是你历数自己这一生曾做过多少错事,而是你发现,自己这辈子什么也没敢做。:年轻人嘛,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人生就是多经历,敢拼敢闯,敢想。
    所以年轻的时候就该多历练多经历,以后回首往事,也不枉青春韶华。
    所以宁愿犯错,也不愿什么都不做。你的所有理由和借口,都是说给自己听的。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你会焦虑。:这和我的现状好像啊。就是这样。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的喜欢都仿佛是被平均分配好的,却又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值得去探险,但因为什么都是一点点的喜欢,所以感觉心里没有热切的欲望,一件事做完了,没有成就感甚至会有无力感。比如去旅游这件事吧,我觉得那里景色美应该去转转,转了以后并不会有什么开心的满足感,就觉得只是完成了一件事而已,狗追上了那辆车而已,没有任何意义。20年,一直都在寻找一种持续的热爱。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现实中的阴暗面,但肯定不止你一个人看到了阴暗面。这个世界上存在太多的丑恶和肮脏了,有人接受,有人漠视,有人觉得这是机会,有人沉溺其中,还有人选择奋不顾身地去救赎,而更多的人,是收起目光只看着自己眼前那一点点,这个就是现实,你得接受这个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应付这个世界丑恶的一面的自我保护机制。你要做的事是形成机制,而不是一心求死地逃离世界。:这个世界中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同样的道理,你无法要求世界按照你的想法来运转。你喜欢的别人可能会喜欢可能不喜欢,你不能要求你喜欢的东西别人就必须要喜欢或者必须不喜欢只把它留给你,也不能要求别人和你一样同声共情,这是不存在的。所以面对这些不同你能够做的事接受不同的存在。不是说要被同化,而是得分辨出自己能接受的部分,对于不能接受的部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无视它要么离开它。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喜欢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不是你该考虑的,让说的人自己去考虑吧,跟你,无关。不要把无力感延伸到你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除非你已经放弃了。从某种程度讲,梦,就是现实。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切都很中庸,一切都很平淡,所以他骨子里想让自己不平淡,可是又什么都不想去做。:这句话,适合任何一个人
    其实你早就不需要证明给任何人看了
    事实上,除了自己,别人真的没有那么在乎你的“证明”。爱你的总归爱你,不爱的不会在意你。这是男人的世界,男人几乎拥有一切,很多情况下女人甚至只能被看作是某种筹码与商品,她们不仅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且还被从能力上蔑视。在女人看来,这个世界是充满怪物的,那些怪物比自己高大,比自己强壮,比自己拥有更好的爆发力、耐力,以及资源。所以女人几乎天生就学会了隐藏自己,隐藏自己的想法,隐藏自己的愿望,隐藏自己的绝大多数真实意愿,因为女人知道,这个世界不是自己的,而是男人的。所以女人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是——你知道是什么吗?对,智慧。因为女人虽然比男人更具有智慧,但是,女人却被一样东西所牵绊。”
    “情感。”我说出了答案,“女人之所以没能统治这个世界,是因为受情感所牵绊。所以很多时候女人所作出的决定并不是最佳的。而在很多情况下,作出最佳的选择需要冷酷无情才能相对客观。人类真是奇怪的动物,当我们没有外来压力的时候,我们的劣根性会扩大很多倍,并且我们丝毫没有忏悔的意思。而当面临压力的时候,我们的爱,我们的善良,我们宽容和坚韧的那面就会突然展现出来,就好像我们本来就拥有高尚的情操一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