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越之农门风光_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转头对唐宁点头,“待会儿让新松几个小娃去挖些猪鼻孔回来,等晚上做完饭时来炸。”猪鼻孔就是折耳根,也叫鱼腥草。
    唐宁不懂这些,乖巧点头,“我听相公你的。”
    两人正说着,外头便传来了说话的声音,是杨家在地里干活的人回来了。
    唐宁赶紧跑去端菜端饭,杨舒也去帮忙打水让杨家人洗手。
    杨大郎看了杨舒一会儿,“觉得怎么样,可好些了?”
    杨舒点头,“大哥,我没事了,你别担心。”
    杨大郎因为自己受伤欠债害自己四弟被退婚又跳河险些丧命这事一直很愧疚,是以腿都还没好全就下地干活去了。
    “那就好,那就好,”杨大郎连连点头,明显松了口气。
    现在春耕快结束了,杨家吃的也是加了青菜一起煮的糙米粥,另外炒了一个豆角加一碟咸菜。
    杨母举着勺给众人分粥,男人是干活的主力便分的多些,满满一碗。女人现在也要干活,有大半碗。
    杨家也不苛待孩子,同样给的大半碗,不过都只能吃个七八分饱,毕竟没什么油水。
    杨老汉唿唿喝了两口粥,看着杨二郎说,“地里的活做的差不多了,明天你跟我一起到县里头去找找看有没有短工做,老三要去学堂,你大哥和老四还得养养身子,上半年你就辛苦辛苦。”
    杨二郎点点头应了,杨家虽然穷,但杨老汉两口子不苛待儿女,他们兄弟间也算和睦。否则也不至于宁愿欠十几两银子的外债也要给杨大郎治腿,更何况还供着一个在读书的杨三郎。
    杨大郎见杨老汉没点他的名,连忙说:“爹,我也跟你们一起去,我腿全好了,不用在家养着了,让老四在家歇着吧,他才落水没好全,又刚成亲,就别出去跑了。”
    杨舒抢在杨老汉说话前开了口,“爹,我发的豆腐好了,晚上炸来大家尝一尝味道,要是行的话我明天跟你们一起去县城,若是卖的好,咱们家就不用出去做短工了。”
    杨老汉对杨舒口中的豆腐还是没什么信心,皱着眉问,“你那豆腐发了霉当真能吃?”
    杨舒笑了下,“爹,都做到这个份儿上了,就让我试试呗。”
    第2章试吃
    “小叔,我们挖了好多猪鼻孔回来。”
    下午时,杨舒一个人在家倒腾臭豆腐调料,杨新松领着一群小豆丁背了整整两筐折耳根回来了。
    杨舒去接了背篓,对一群小豆丁说,“先歇歇,等下我们一起去河边洗猪鼻孔。”
    杨舒还编了个小竹筐,打算一会儿带去网点小鱼小虾什么的。
    小孩子都喜欢玩水,听杨舒这么说立马高兴的跳起来了,杨新松把一筐猪鼻孔又背上,催促杨舒,“小叔,我们现在就去河边,早点去早点回来做好吃的。”
    其他小豆丁也仰着脑袋看他,小脸上全是期待,杨舒笑了笑,“成吧,不过到了河边要听我的话,不然后果你们懂的。”
    杨舒说着扫了一眼院子里的竹子,一大堆,随便抽一根都能让他们屁股开花。
    一群小豆丁下意识捂住了屁股,齐齐跟杨舒保证他们会听话的。
    杨舒挨个摸摸脑袋,带齐东西带着一群孩子往河边去。
    东山村有近百户人家,是个大村子。不过这个村子的人都是当年从别处逃难来组成的,村子姓杂,根基也不深,整个村子都不太傅裕。
    一眼望去大多数都是茅草屋,田地里都是干活的人,连小孩子们也会在坡上捡柴打猪草。
    虽然穷,但大家都在努力过好日子,这样的场面比闹闹腾腾不停撕逼好太多,杨舒觉得喜欢也满意。
    一群孩子在河边洗猪鼻孔草,杨舒就一次带一个小豆丁捞小鱼小虾,直到太阳快下山才带着一群兴奋的豆丁往回走。
    今天轮到唐宁做家务,所以晚饭也是他在做,他们回来的时候晚饭都快做好了。
    杨舒打发小孩子去叫地里干活的杨家人回来吃饭,他挽起袖子开始折腾臭豆腐。
    大块猪油下锅,化了油冒了油烟就把臭豆腐一片一片放下去炸。另一边又让唐宁把他下午调好的治放在火上熬。
    杨家厨房外蹲了一群捂着鼻子的小豆丁,依旧是杨新松领头,“小叔,这东西有臭味,真的能吃吗?”
    杨舒道:“能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