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Chapter103 暴富之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今年, 享受了平静且温馨的圣诞夜吗?
    凯尔西毫不犹疑地点头,“阳光,沙滩, 碧海,感谢法国马赛给了我一个难忘的圣诞。汤姆,你大可不必羡慕, 家庭大餐与海上度假各有各的好。如果你也向往, 那……”
    歇洛克微笑, 凯尔西竟然敢说, ‘阳光?沙滩?碧海?’
    阳光, 是血色残阳照在死寂的伊夫堡监狱岛上。
    沙滩, 是碎石遍地的海岸上有两具自相残杀而死的尸体。
    碧海, 是马赛港发出的货船载着逃犯消失在大海上。
    “如果我也向往,那就怎么样?”
    歇洛克明知故问,凯尔西并不可能复制出一场伊夫堡监狱血案。
    所谓,新闻越短事情越大。
    三天过去, 报纸上有关伊夫堡监狱的新闻仍是劫狱与越狱者暂未抓获, 详情有待勘察。只字未提那座小岛上已无活人。
    迈克罗夫特却在12月25日夜间就收到了一些消息。
    伊夫堡监狱,狱警与囚犯共计179人死亡。
    其中175人中毒,另四人俱身中枪伤。斯沃博达与史蒂芬疑似相互残杀致死, 阿尔文在电报室被一枪爆头, 波顿在休息室走廊被发现时已失血过多而死。
    另, 圣诞夜有两名补给物资的船夫,在监狱后厨中枪身亡。
    圣诞夜, 本该是欢庆团聚的夜晚, 马赛港数里外的小岛却成为了横尸遍地的坟场。
    法国方面当然严禁媒体报道伊夫堡监狱的实情情况。
    迈克罗夫特获知了一些越狱犯人的情况, 没有其他更多现场情报, 歇洛克却接到了一份送到老宅的电报。
    电报25日下午从巴黎发往约克郡,26日上午送到了福尔摩斯老宅的庄园。
    寥寥数字,「汤姆,遥祝你圣诞夜快乐,而我游历至巴黎老地方。by一点都不想汤姆的杰瑞。」
    新闻报道的语焉不详,根本不曾指明都有哪些人参与了伊夫堡监狱血案。
    迈克罗夫特收到的情报上,提到了三名船夫登岛补充物资,两名死亡一人失踪,那艘补给物资的船时隔一天在土伦港被发现。
    至此,歇洛克并有确定监狱血案与凯尔西有关。
    难道他会因为运气一说,就随随便便猜测亲爱的杰瑞被卷入屠杀案?
    但,这封普普通通的电报一出现,几乎就是凯尔西在开门见山地明示了。
    什么?
    电报哪有开门见山,分明是含糊其辞。
    歇洛克表示不需要别人懂,只需他懂电报表达的含义——凯尔西在上次换过女装的那家旅店等他。
    仅仅一天半。
    歇洛克来到巴黎老地方,这家旅店被凯尔西包了下来。
    两人一见面,似乎真就海上度假聊了起来。
    “ 阳光,沙滩,碧海。”
    凯尔西就刚刚的话,对歇洛克说了下去:
    “如果你很向往,虽然我无法复刻出马赛港之侧小岛给人的新奇体验,但能够为你定制另外一条别有乐趣的海上度假航线。”
    歇洛克表情狐疑:确定是度假航线,不是找人做苦力?
    凯尔西神色肯定:当然不是苦力。
    “时间匆忙,你应该来不及回伦敦,还没见过我塞到你家门缝里的邀请函。”凯尔西递出琼的那封遗书,“这是原件,请过目。”
    歇洛克确实没回伦敦,是从约克郡的港口坐船前来巴黎。
    他接过信细细一读,联系前后事态发展变化。
    几分钟后,就报出一个坐标:“北纬42度,东经9-10度,那里藏有宝藏。”
    “不愧是料事如神杰的福尔摩斯先生,您推测对了。”
    凯尔西早就说过宝藏的事瞒不住歇洛克,但比她假设得更快,歇洛克竟是知道引言的位置是第9-10行。“你读过《亡灵在看着你》?”
    “是的。泰伦斯·史密斯在都灵读过。”
    歇洛克想起那段在埃及博物馆开研讨会的日子,“乔教授需要阅览大量的埃及相关书籍。作为乔教授的好学生,泰伦斯帮助老师过滤了一些无参考意义的书,其中就有这本《亡灵在看着你》。
    歇洛克说着笑问,“提起这件事,乔教授都没表扬过泰伦斯,他出色完成了教授布置的任务。”
    凯尔西:表扬什么?
    我在为研讨会写论文,你筛选了一遍书籍,然后就去读闲书了?你读得还挺仔细,居然连整本书的句子内容在第几行的位置都记得。
    “那就请你喝一杯奶茶,聊表谢意。”
    凯尔西取来空杯,提起桌上小炉火煮着的瓷茶壶,倒了一杯自制奶茶给歇洛克。
    冬日庭院,炉火微暖。
    杯中奶茶被冷风一吹,很快不再烫口。
    歇洛克端起茶杯浅尝,没有放糖,只有茶与奶的交融味道。
    换句话说,它微微苦涩,是凯尔西的时而会用的煮奶茶手法。
    为什么一个人随身带糖果,煮的奶茶却不加糖,也没给其他人加糖的选项?
    不用问,问就是个人习惯。
    歇洛了也适应了凯尔西的某些习惯,比如偶有制作一些奇怪味道的香水。他猜测是香料调制的失败品,但凯尔西仍会使用,还借此观察人们对奇怪味道的反应。
    当下,歇洛克品尝着略苦的奶茶,并没有立即同意所谓的海上度假航程。
    他从口袋里取出那张电报,指了指署名「by一点都不想汤姆的杰瑞」,对凯尔西煞有其事地说:
    “多么相似,汤姆也一点都不想杰瑞。让我来巴黎的原因与海上风景无关,只是应母亲的要求,来见一见她的朋友波比夫人。”
    “原来如此。”
    凯尔西也不戳破,还颇为理解地点头,“看来你将要事待办了?”
    “是不是要事,明天见过波比夫人就知道。”
    歇洛克尚不清楚具体内容,只知波比夫人并不是委托人,而是待人传话。
    委托人老克雷尔夫人远在意大利。她的身体情况不好,别说前来英国,就连日常散步都成问题。
    她希望找到一位高明的侦探,查一查唯一的儿子克雷尔。几经辗转,经人推荐就希望能请到歇洛克。
    至于克雷尔都做了些什么,致使他的母亲竟然找侦探去调查他?
    明天,歇洛克会向波比夫人询问清楚相关事宜。
    现在却刚好借此向凯尔西表明,他快速赶来巴黎,才不是弄清伊夫堡监狱血案始末。更不可能是见一见不想念汤姆的杰瑞。
    凯尔西继续喝茶,随歇洛克怎么说,他开心就好。
    入夜。
    唐泰斯与法利亚神父回了旅店。
    休息了两天,今日两人不想继续静养,出门去逛了逛作别已久的正常世界。
    巴黎的变化很大,改旗易帜换了执政者。整个城市在大改建中,早非记忆里的模样。
    由于凯尔西事前做出的保证,两人见到歇洛克,面上并未流露出过于谨慎的审视。心里是否信任,那是要靠相处的事实来验证。
    “两个消息,我认为应该告诉两位知晓。”
    歇洛克并未拐弯抹角,“第一个消息,今天我下船入海关时观察了一番。巡检比以往要严格,尤其是对出关人员的核查。”
    尽管报纸并未报道伊夫堡监狱的惨案,但海关与边检都行动了起来。
    根据已知情报,法国警方收到的电报是斯沃博达自爆了主谋的身份,而那个疯子已经死了。
    正因为死的死了,还是死了179+2个人,所以必须抓到还活着的人。
    现在法国警方全面追查驾船离开的三人踪迹,别管三人是监狱血案的受害者或共犯,反正要先抓到才能给上面一个交代。
    “如此一来,近期最好打消从法国港口驾船去寻找宝藏的想法。沿海比内陆查得更紧,那很有可能会暴露。”
    歇洛克画了简图,宝藏的位置在法国与意大利之间的第勒尼安海。“假如你们不想等一年半载后风头过去,那就最好先去意大利,然后从意大利开船出海。”
    由于凯尔西被意外地牵扯到了伊夫堡监狱案中,更是顺带地帮着两个人越狱,歇洛克不希望唐泰斯与法利亚神父被法国方面逮住。
    前往意大利也要假身份。
    最近风声紧,具体怎么办得毫无破绽,那些事稍后再议。
    歇洛克又说了另一个消息,“去年巴黎公社运动,有一部分的建筑被毁,像是法院存档与监狱犯人名单。其中包括1855年之前伊夫堡监狱的收押资料。”
    换言之,法利亚神父的具体判决与服刑情况都有所缺失。
    “我想它是一个好消息,是更难让人推测到神父您的来历。”
    歇洛克对法利亚神父说到,“那能避免被人顺藤摸瓜发现您与红衣主教的矛盾,又追溯源头查到斯帕达家族两百年前与教皇的恩怨情仇竟是与一笔秘宝有关。”
    法利亚神父:两百多年前的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查明白。只是没想到今年不一般的人陆续冒了出来。
    两个消息说完,歇洛克遗憾地对唐泰斯摇头。
    “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是因转送给拿破仑的信入狱,是属于政治罪犯之列,那些档案并没有烧掉。
    听班纳特先生说您表示自己是被陷害,但这种问题不容易翻案,关键是您的手上没有任何证据。”
    “多谢您的探查。我已经决定要自己报仇,不管再耗费几年,会让他们一一付出代价。”
    唐泰斯早已不指望能从法律轻易地翻案,十四年的牢狱之灾让他想清楚要怎么做,只有自己动手才能消除心头之恨。
    歇洛克微微颔首,“好的,你可以自己动手。而报仇势必要有一定钱财,必须要去挖出宝藏,最好能尽快以免夜长梦多。”
    这就绕回了那个问题。
    ——现在法国风声很紧,怎么能及时、安全又快捷地给两个越狱者伪造身份去意大利?
    翌日。
    歇洛克拜访波比夫人,也请凯尔西一起去听听,是什么案子让母亲要调查自己的儿子?
    “哦!福尔摩斯先生,您是带着朋友一起来的。”
    波比夫人见到两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他们,眼睛越来亮。“太好了,你们组合一下,非常适合潜伏进那个俱乐部。”
    歇洛克:母亲的朋友,还真不见外。这都没说案情,他也没答应一定会接受委托。
    波比夫人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请两人入座,从头说起了老克雷尔夫人的委托。
    “其实,老克雷尔夫人并不清楚她的儿子具体怎么了,而根据一个信封,怀疑克雷尔迷恋上不该迷恋的人,他更是参加了某种特殊的情人俱乐部。”
    一年半前,克雷尔二十七岁,到了可以考虑婚姻的年纪。
    起初,老克雷尔夫人发现儿子似陷入爱河,以为他很快就会带一位淑女回家。
    岂料等了又等,儿子似乎恋爱的迹象越发明显,但被问起相关情况,他只含糊过去。
    “老克雷尔夫人并未催促,以为是克雷尔还未彻底获得那位小姐的青睐。没想到今年十二月,意外在客厅沙发下面发现了一个信封。”
    波比将信封放到桌上,“里面的邀请卡不见了,而信封上写的收信人是克雷尔。”
    信封的图形,能让人感到浓浓的欲望扑面而来。
    花团锦簇的红玫瑰构成抽象的两个人形,两个没穿衣服的人拥抱着,围成一个字母o。
    “当时,老克雷尔夫人向克雷尔出示信封,就敏锐地捕捉到儿子脸色异常。
    她问起信封的来历,克雷儿只说帮朋友代收的。再问儿子是否在外有了情人,又一次得到了敷衍的答案。”
    波比提起老克雷尔夫人身体不好,其实从不过分管束独子,假设克雷尔在外有了情人,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直说。
    克雷尔越是遮掩,反而引起老克雷尔夫人的怀疑。随后她就开始了多方打探,得知了一个名为「o」的情人俱乐部。
    即,只有成双成对的情侣或夫妻才可以加入俱乐部。
    他们或是年龄地位相差甚大,或是有特别的癖好,反正让世俗感到惊讶甚至不容。
    o俱乐部却为这些人提供了交流之处,能让他们有个隐蔽的空间结识朋友,而在俱乐部里不再是异类。
    “老克雷尔夫人非常担忧儿子陷入歧途,又与克雷尔多次沟通无果,希望能找侦探潜入o俱乐部,调查清楚克雷尔究竟怎么了。”
    波比说明前因,就看向歇洛克与凯尔西。
    “老克雷尔夫人辗转找上我,我想起破获巴黎地下血案的那两位侦探。多么巧合,福尔摩斯先生,我与您的母亲又是朋友,便向她提起此事。”
    其实,老福尔摩斯夫人曾明确表示,她可决定不了小儿子会否接下调查委托。
    波比本以为歇洛克不会来巴黎,没想到他不仅来了,竟然还是没在家过完元旦就来了。
    让人不免猜测,歇洛克应该有意向接下这次的委托。而且,今天他还带着一位同伴,也是一位侦探。
    侦探与侦探,直接构成了能进入o俱乐部的条件——必须成双成对。
    波比夫人看向歇洛克与凯尔西,不断使出真诚期盼的眼色:
    「专业的侦探应该能适应男扮女装,并且假装情侣查案吧?您二位请快点给出答案,接不接老克雷尔夫人的委托调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