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还有些懵懵懂懂状况外,揉着眼睛,又翻到微信聊天的记录最前,点开顾雁发来的网页链接——
    就在标题刷新出来那一刻。
    “……!”
    她瞳孔剧震,几乎不敢置信地看着那白底黑字:
    【你们知道上海城南高中,09年有个女生跳楼死了的事吗?据说要被改编拍成电影了……[图][图]】
    舒沅下意识看向发帖时间。
    却竟发现,这条昨天下午才堪堪将内容公之于众的帖子,如今光是豆瓣回复,已经刷新出了100多页。
    各种言论都有。
    热评一路看下去,她的脸色逐渐血色尽褪。
    【我靠,听楼主图里这么一分析感觉好恐怖啊!所以意思是写《fight myself》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当事人之一,把自己经历改编成小说,现在又要拍电影?】
    【意思是真人真事改编?但这种关于校园暴力的内容现在能过审吗,我深刻怀疑。】
    【楼主这么个八法,男主角是不是就是那个蒋家的儿子啊,蒋x,长三角风云人物啊,巨有钱我靠。】
    ……
    前排都是吃瓜群众。
    但到了五页开外,情况突然变得不一样起来。
    【楼主说话以偏概全了吧?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内情,但你肯定没有我清楚,呵呵。】
    【我是09年跳楼那个女生的同班同学,麻烦帖子里不知道实际情况就跟风乱说的人真的不要人云亦云,死者何辜啊!我只能说,跳楼死的那个女生,就叫她w吧,家庭很好的,长得也很漂亮,在我们班没人不喜欢她。至于里面自称自己被校园暴力的那个同学,叫她y吧,我只能说……反正班里她没什么朋友,也不主动交朋友,但她学习挺好的,老师也喜欢,这种人你们觉得在学校里会是受欺负那类人吗?就算掰手腕w也掰不赢那个y好吧。】
    第七页。
    【楼上已经有同班同学了,我是跟她们同一届的,也说下我知道的情况,当提供吃瓜细节了。
    不过可能我看法不一样吧,我就是纯粹路人,觉得w挺惨的。听同学说,y当时好像还因为一点小事,特意要在高考前告w,小姑娘受不了打击,自尊心又强,就自杀了。
    我印象最深是,w跳楼死的那天正好是高考当天,当时来了好多警/察,整个学校都受影响,难道y没有责任?我反正当时正巧看到了那个画面,后来那天文综都没考好,说起来还是……就很郁闷吧。想不通一点小事,为什么一方要闹大,现在还要拍电影来讽刺死了的人??】
    到这里,风向逐渐有所改变。
    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结束,或许后面也不会闹得更大。
    然而,第九页,不知潜水窥屏多久、终于按捺不住的楼主却又一次跳出来,再度爆料。
    【嘿嘿,楼上有姐妹猜男主角好像猜对了哦。说真的,据我所知,这件事本来闹得很大,跳楼女生的家属也是要直接上法庭追究责任的,结果后面就是这个“贵人”插手,用了一点特殊手段吧,然后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我自己吃瓜的角度,其实也蛮可惜那个跳楼女生的,据说她成绩蛮好,艺考也通过了,具体我不清楚,不过正常发挥的话,按他们学校升学率,怎么也能上中戏北电之类的学校吧。】
    后头登时引来一堆跟帖。
    【天哪……这么一说真的好可惜,那时候如果进北电,现在可能都是娱乐圈明星了吧?】
    【话说回来,主楼说的那本书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就在书店买来看过了,真心怀疑作者是在抹黑自己母校呃,还是外国的月亮都比较圆?什么事都值得拿出来做文章,现在还要拿出来拍电影。可怜那个跳楼死的女生了,如果不死的话,还指不定现在谁过得好吧。】
    【nsdd】
    以及,第二十二页,一条犹如小作文般翻也翻不完的回复。
    舒沅攥紧手机。
    一字一句都不肯放过,她忍住不适感,努力逼着自己看完——
    【我也是同学之一,别说为什么吃瓜到得这么快,主要我朋友的朋友就参加了这次电影的剧本工作,消息传过来,我们同学群里就炸了,不知道开帖的楼主是谁,不过我也来讲句公道话吧。】
    【大家都在讨论w的事,但我只想说,y也不无辜好吗?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时也是一路把事情看过来,算是半个当事人之一,后面看到那位y同学出国留学镀金,还用这段经历写书,真的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说真的,如果帖子某人也能看到,我说实话:不如你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啊/微笑//微笑/。】
    【这么多年你膈应我们也不少吧,真以为自己出书没人知道你在写谁?既然爆出来了,你也别装什么白莲花了,二十几岁的人了,还只会躲在别人后面装无辜?或者你自己说说,y,这么多年了,我们对你做什么穷凶极恶的事了吗?你还没矫情够吗?】
    一石掀起千层浪。
    其后,整栋楼里,更是愈发充斥着类似【有隐情?】【坐等吃瓜】【感觉这个瓜很高级,什么圈子都有】的回复,被越炒越高,转发微博,突然爆上热搜,又被压下,再上热搜,再被压下。
    这愈发激起了无数人的好奇。
    越来越多人参与讨论,话题从校园暴力的真实性本身,过渡到这是否是资本和正义者的博弈,又升级到对作者本人的探究——甚至人/肉信息上。
    就在最新的话题热门里,摆上最前位置的,赫然便是当年高中毕业留念册上,她圆乎乎的胖脸蛋。
    回复数不断攀升,对她评头论足的人,拿着她现在照片和当时对比的人,甚至跳出来分析她面相的营销号——
    舒沅猛地反盖手机。
    她能做的,至少现在能做的,只有深呼吸又深呼吸。
    就连一旁睡熟的蒋成被她动静吵醒。
    睡眼惺忪地半撑起身,鼻音未褪,轻声问她:“阿沅,怎么了?”
    “……”
    她却甚至想不出合适的措辞。
    短暂停顿期间,倒是手机又一次锲而不舍振响,她只得匆忙掩饰似的,避开蒋成眼神,想也不想,便低头去看。
    上头蹦出来的,是一条好友申请。
    “舒小姐,我是公司法务部的boran,宣总委托我来帮你做法务咨询和准备诉讼工作,请通过。”
    诉讼?
    舒沅一愣。
    就在点击通过之后,不到半分钟。
    她正要问对方,是不是公司收到消息,准备帮她对网络上的部分言论提出控告。
    对面却抢先一步。
    “舒小姐,你终于通过申请了!”
    boran说:
    “就在今天中午,我们收到了来自以叶文倩小姐为首、联合共计27人署名的律师函。”
    “对方就小说文本本身,和本次的电影改编计划,对舒小姐你提出了名誉侵权的警告,并且,根据我们后续了解,对方是铁了心要进入诉讼程序的——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电影筹备和拍摄的进度,我们这边正在接洽,麻烦您稍微等一下,我这边联系好,马上给你电话。”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一场迟来了十一年的法庭审判。
    前面的线索终于可以串联在一起了,姐妹萌,我们一起看下去吧,沅沅子冲呀!!
    第45章
    ——“公司认为胜率有几成?”
    ——“不好说。有些问题很敏感, 我们还要和路亚娱乐那边协商,但是舒小姐,现在看来, 我们的建议是……你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
    什么才叫最坏。
    舒沅看着那头似是早在预料之中、一股脑发来的回复, 打字动作微顿。
    但也就半分钟不到。
    她最终明智的选择放弃追问, 只扔下一句“辛苦, 我会再等你们答复”,便极平静地放下手机——也将刚才扫到那些愈发不堪入目的评论抛却脑后, 重新整理好表情。
    说到底, 从电影项目逐渐偏离她最初的构想开始, 她已经预料到,如果剧本改编处理不当, 未来等待她的, 必然会是一场四面楚歌、腥风血雨。
    充其量只是没有想到, 对面会这么快,且能做到这么“精准打击”,这么步步为营罢了。
    她现在唯二好奇的, 只有叶文倩和那些对她多年藏恨的高中同学们,在这中间究竟参与了多少;而那些和自己朝夕见面的编剧老师里,又是谁泄露了最前线的、甚至还没有敲定的改变方向——
    “阿沅?”
    旁边忽而传来的一声轻唤,叫回了她飘忽神思。
    舒沅下意识的一转头, 对上身旁蒋成疑惑却不掩关心的视线。
    他歪歪脑袋,显然还没从睡意里走出。自然,也体会不到她突如其来眼神微动, 以及下一秒,忽而凑过身去,将他一把抱住的奇怪行止。
    可他依旧习惯性地单手反抱住她。
    一如经年不变、淡淡薄荷香气瞬间萦绕鼻尖,沉默片刻,才大概睡意稍歇,他有一下没一下轻抚她后背,低声问:
    “怎么了?……看你脸色好像不太好。”
    “没什么大事。”
    而她只是摇摇头,答得模棱两可,埋在他怀里,传出的声音闷声闷气。
    没等他追问,很快又顺势转移话题:“还在等公司那边的消息,一会儿再说吧——话说蒋成,你不饿吗?快四点了。”
    这时间果然引去他注意。
    “……四点?”
    “对,下午四点,”她毫不意外地听出人话音惊讶,忍不住笑,“谁让你大半夜不睡觉,非要拉着我一起回忆那些有的没的?你要是公司有什么事,就赶紧去处理吧。”
    否则让百八十年没赖过床的蒋总耽误了正事,还不给她传出去什么,害得“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烂名声?
    舒沅越想越觉得好笑。也不管他轻咳几声的小小尴尬,借口要为晚餐准备新鲜菜肉,瞬间便从他怀里无情溜走,掀开被子下床。
    “我去洗把脸,电脑就在床头柜抽屉里,你忙你的吧。”
    话虽如此,直至走进洗漱间里,反手锁门,确定四下再无旁人。
    看向镜子里自己逐渐褪去血色的脸,舒沅不得不往上连泼了好几把把冷水,不住轻拍着、直至感受到痛意,才勉强缓缓安定下心思来。
    她逼着自己去思考。
    可每想一个字,那些刺痛文字就不受控制地蹦上来,在眼前挥之不去,一字一句提醒着她:这么多年来所经历、所试图改变的一切,在旁人眼里,或许只是个矫情的笑话。
    【你还没矫情够吗?】
    语言暴力是多么简单的事啊。
    大数据社会下,人们轻而易举地获知各种信息,谈论和发表传播不负责任看法的成本,却还像当年三姑六婆坊间说人坏话一样低不可闻。也因此,不知何时,好像每个人不管参与多少,都可以用正义和“我觉得”为借口,对当事人狠踩一脚。
    至于被暴露在舆论漩涡之下的人,只剩下极端的对与错划分,毫无顾忌地被探索着个人私隐,被人下定义,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人不满意,没有输赢。
    总之,不管是谁,突然来这一招、打得人猝不及防,都实在有够阴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