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北斗_23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学校办公室是开放式的,系里几位教授共用一处,不像市局那边,有凌枢单独的办公桌。
    以凌枢的口舌能耐,若他想要,自然也能与人打成一片,但他不爱听那些欧美留学归来的教授张口闭口效仿西方建立宪政制度,将所有本土产物全盘否定,也就不爱在岳定唐的办公室里凑热闹。
    那些人对岳定唐客客气气,却未必把他放在眼里。
    岳定唐已将论文写得差不多了,也没加班的意思,见他回来,就把手头稿纸整理整理,悉数放入抽屉。
    “走吧,今晚去我家吃。”
    他难得主动开口,邀请凌枢去家里吃饭,凌枢有点奇怪。
    “你不多写会儿?”
    岳定唐:“不了,先回去再说。”
    凌枢直觉他的表现与他早前收到的信有关。
    但岳定唐没说,他也没问。
    他虽然有好奇心,却从来无缘无故自找麻烦。
    果然,回到岳家,凌枢就看见岳定唐忙个不停,接连在楼上打了好几个电话,就连晚饭都没下楼吃,老管家催了又催,不得不将饭菜让人端上楼。
    直到凌枢消食完,准备让司机载自己回去,岳定唐才从楼上下来。
    “先别走。”岳定唐道,“我准备去一趟东北,明天就出发。”
    凌枢:“发生了什么事吗?”
    岳定唐:“我叔公去世了。”
    凌枢:“关?”
    岳定唐点头。
    岳定唐的母亲姓关,却不是汉人,而是满人,满清八大姓,瓜尔佳名列其中,这个姓氏也出过不少开国元勋,辅政大臣,后宫嫔妃等等。
    但时移世易,再风光的家族也有没落的时候,满清覆灭之后,革命者以反清起家,遗老遗少们为了隐姓埋名或方便行事,大多纷纷改了汉姓,关家就是其中之一。
    自从时局变幻,关家举家从北京迁到天津,又从天津迁回老家奉天,从此就在奉天定居下来,岳定唐的母亲早逝,他也很早跟外家没了联系,偶有书信往来,也是久久一封,对方寄些土产过来,这边回些谢礼,渐渐的,就连这偶尔的音信都断了,岳定唐母亲逝世时,奉天那边连人都没派来,就托人捎来一封口信,说是关家老太爷也快不行了,缠绵病榻,无力过来为姑奶奶哭丧,请岳家自行操办。
    现在关家却寄信过来,说是岳定唐母亲的舅父去世,请岳家派人过去吊唁。
    “照这么说,岳家和关家的关系不太好?”
    凌枢听罢,下了结论。
    岳定唐道:“就没有好过,当年关家原本给先母订了婚约的,对方是前清皇族,但先母不乐意,自行悔婚,嫁给了先父,为这事,岳关两家还掰扯过一阵。”
    凌枢赞道:“先伯母真是女中豪杰,妇女解放之先驱!”
    岳定唐横他一眼,接着往下说。
    “后来两家关系冷淡,也在情理之中,这次那位叔公,算是奉天关家年纪最大的长者了,也是关家的老祖宗,据说当年关家迁居奉天,就是他做下的决定。”
    凌枢拱手:“那我明白了,您明天就要代表岳家去吊唁,祝您一路顺风事事平安鹏程万里平步青云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时候不早,我就不叨扰了,就此别过!”
    他一气呵成,起身就往外走。
    “你跟我一起去。”
    岳定唐在他身后道。
    凌枢停步回头,一脸苦相。
    “别了吧,这千里迢迢的,坐火车都得几天几夜,那边还是日本人的地盘,说话做事都不自在,再说了,您看我这小身子骨,一阵风来就能吹跑,实在不宜长途跋涉啊!”
    岳定唐:“关家家大业大,身家丰厚,听我爹说,他们打赏下人都不是铜钱,直接用的金叶子银叶子,各房都有小厨房,每顿加餐能有七八道菜,还有一个早年跟着从御膳房出去的御厨……”
    凌枢换了个笑脸,小步上前。
    “嗳,您想去哪儿,吩咐一声就好了,小的一定鞍前马后千里相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