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3章 教皇来访(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最有趣的是,酒店有个前台妹子,一次穿了一件网游风格的t恤来接班。
    原来是白天里她和一个网络游戏里的社区成员,都是平日里熟悉的玩家,一起穿着同款t恤玩了整个白天的游戏。
    嗯,她的这个休息日就是这样度过的。
    “你们是在网吧集体玩吗?”
    我有些纳闷。
    什么时候起,居然连这网游的兴趣部落聚会也要统一服装了吗。
    如果非要这样以集体意识的整齐形象出场,除了证明大家都还有强烈的存在意识要打通和现实世界的关联以外。就是真的这社区或部落已经凝聚力如此之强了。
    当然也可能纯属好玩,毕竟想想那出发点就是为着更好玩的意思。
    要说是玩家们来了兴致,在网吧包一个专场,连带着聚会和不受干扰地疯狂游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里的网吧,真实姓名不叫网吧,或者中文恶搞的网咖。
    人家就叫电脑吧,或者叫网络冲浪之地。乍听起来就很牛气冲冲的样子。
    一般也不会像国内那样动辄就是几十台电脑的大场面,或者就是占地广阔的整层楼来的。
    就是小小的电脑桌,不太大的显示器,主机机箱什么的都在桌下面隐藏着。
    桌面就是键盘鼠标,隔板上挂着一副头戴式耳机。
    连带着整个房间也不会太大,就是两个到三个商铺的面积那么一点点。
    所以,这网吧就是那样子的处处透着精致和袖珍风格。
    最大的好处,我认为是都像写字楼宇里面的办公室,彼此之间都是隔断式的办公桌。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客人的隐私,也相对安静一些。
    还让我觉得有些大跌眼镜的是,这里的网吧,真的就是速度很快。
    当然这个很快就是和酒店里的无线网络相比较的。
    因为最大才是五十兆的带宽。国内前两年已经是百兆光纤到户了。
    网吧还兼带着打印和照相的功能。更加有些复杂的是,还有着游戏厅的功能,大把的psp和xbox摆着。
    单玩这些光盘游戏而不上网的话,是会便宜到三十菲元每小时的。而上网冲浪就要四十元了。
    多数人来这里还是要上网玩联机游戏的。除了有些小孩子还是要玩脱机游戏以外。
    坐得满满的房间里就是很多人浏览网页,聊天看电影,刷facebook玩游戏什么的。
    一般情况下,来这里休闲玩耍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但就是学生相对要更少一些。
    他们可以是来约会,和远处的朋友家人聊天。
    少数也有来上网查询资料,完成作业的。
    这算是很乖的爱学习的孩子了,也还得家庭条件不错,才付的起这些额外的费用。
    而家境更好的学生,就是在咖啡店或是饮品店坐着。
    一边品着咖啡或是果饮,一边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或是平板电脑完成上述的功课。
    那就是和平常白领们的举止差不了多少。除了一身的校服标明了自己的身份,举手投足之间的自信从容都是惟妙惟肖的。
    她们才是真正的幸运儿,可以不用操半点心就可以享受到如此无忧无虑的学习时光。
    而我的joy,她可是很早就开始学生工的生涯了。至少也是在高中就差不多每天每周那样的工作了吧。
    据她讲多数是在餐饮酒店做收银员,或是做清洁等的钟点工。这些按小时计算的酬劳,往往会有免费的工作餐。
    再加上学校微薄的奖学金,她总算是用自己整个没有什么闲暇的青春,熬过了高中大学。
    这是f国特色的穷人早当家。
    大大小小的用工单位对这些学生工也是极其欢迎,毕竟比正式员工来说,要省下一大截费用。
    就连走在购物中心,各式各样的商铺店面都在放出讯息招揽学生工。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合法的用工。
    但很多场合,尤其是周末的游戏厅,网吧,手机商铺,甚至是汽车和摩托车,美妆的促销展台。或站或坐的很多女孩子,都是还在上学的学生兼职的。
    所以joy从来不太情愿和我去另外一家购物中心。可能是她曾经长期在那里做过学生工吧,我想。
    是的,这里的购物中心里面,当然是平街那一层,一般都是有几家汽车、摩托车店的。
    不然,在这边就不算是大型靠谱的购物中心了。
    而且每逢周末和节日,这里总会有模特来走秀,以求吸引来更多的顾客。
    连通讯运营商,globe和smart都学到了这手段。
    每逢上述那些日子,就是派出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模特,跑来这大堂。
    要么举牌巡游,要么就是搭一个台子,来一番热力歌舞,或者走秀。
    这样通常都是会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而且楼上几层的目光都会关注到这里。但我始终是怀疑其实际效果的。
    因为活动一旦结束,人们就会轰然而散。并不见得立马那销售额和品牌名气就好了很多。
    也许唯一的收获就是进一步地巩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存在感和信誉度吧。
    毕竟不是每个公司都可以财大气粗地每周举办这些类似公益活动的展演,尽管也算是公司的广告促销。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临时雇佣的学生,或者叫兼职模特。她们内心深处,也是渴望被欣赏喜爱的。
    表面上是围观的大众爱看热闹。可能被围观的自己也会有一种成就感吧。
    但如果joy和我同行的话,我的目光再有片刻看向这些青春美少女,就会惹得她醋意大发的。
    “哼,frank,你这是在喜欢其他的女孩了吧?”
    这是在质询。
    要么就是,
    “frank,看样子你今晚是不想回家了哦。”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啦。
    再不然就是,
    “frank,我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比不过她们的青春美好了。你是要去体验更年轻的学生了吗?”
    这是在打悲情牌吧。
    但更多时候,就是笑着不说话,却只是用手来挡住我的双眼。
    又会狠狠地比划出一个手势,竟是要挖掉我两眼的架势呢。
    我会调皮地撇撇嘴,吐吐舌头。就会收回那本就没有什么欲望的目光。
    再说回到游戏聚会,
    “才不呢,我们还是呆在各自的地方,只是同一时间在线而已。”
    这妹子眼圈发黑,但一提到这次所谓的集体行动,还是两眼放光。
    我有些无语,连同时在线玩个游戏都要统一一下服装。还真是走火入魔,偏爱成癖好了。
    在这非常时期,敬职敬业的f国专家们还对通信信号进行了屏蔽。
    固话和固定网络还有,但是手机信号就没有了。
    我不知道这对于反恐和安保工作有什么大用没有。但他们就是很认真严肃地执行下来。
    这里有三大移动网络运营商。和国内类似,网络质量依次排下来,是globe,smart,sun。
    最后那家有一种idd卡,专门用来打海外电话,资费很便宜。我试了一下,打回某港和c国都只要不到两毛钱每分钟,算得上是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最便宜的跨国语音通信资费了。
    而且通话质量还算差强人意。
    估计是方便举国上下这千千万万家庭,毕竟绝大多数家里都有成员在国外务工。
    其实平常情况下真心没有发现这三家有什么区别。
    据说就是后两家尤其是sun的,在海岛和山区信号会非常弱。
    但我这长期蜗居在马尼拉城里,根本无需考虑这信号问题。
    通信资费都是一样的,短信每条一菲元,接电话免费。
    但是拨打出去就是很贵了,我用的smart也是六菲元每分钟,还按对方号码分了同网和跨网计费。
    但我觉的最坑人的还是那话费有效期。
    根据你每次充值的金额,二十菲元起充。相应给了不同的有效期,从五天,一个星期到三个月不等。
    呵呵,充少了你会嫌烦,隔一两天就充值吧。充多了就必须在有效期内用完。真是有些精明的规则啊。
    眼下我就看见通信公司的制服员工,他们是用的类似于信号屏蔽车一类的设备,一个一个区域轮流交替布置下去。
    这几天之内手机就是不能打接电话短信了,倒也乐得清静。
    于是,教皇大人所到之处只剩下人声鼎沸了。手机也只能用来拍照和录像了。
    此外也没有见到什么高大上的设备了。倒是军警们开的车都是挺好的,以那k国j国的产品为多。
    当天的直播,算得上是万人空巷的盛况了。听说pope大人先是去了台风灾区。
    今天出奇的风大雨大啊。大人的专机抵达以后,稍停了片刻。
    整理仪容,也是让地面翘首盼望的官员和信众平缓一下心情。
    尔后,教皇大人就在万众期盼中,施施然走出舱门。
    但很不凑巧地头顶撞了天花板一下。因为他看着数十万计的人来迎接,就礼貌地准备挥手致意,忽略了舱门其实不高的。
    大家先是不由自主地轰然笑了一声,之后的心都跟着痛了一下。但此前有些紧张焦虑的气氛却是消失一空。
    这令人不由得心想,大人是不是特意以此来化解大家的紧张情绪,拉近彼此心理上的距离呢。
    教皇此行有一个重要的议程,就是在黎刹公园,确切的说是在里面的基尼诺大看台,作一场公开的露天弥撒。
    据说是有六百万教徒之众,在公园的露天广场冒雨聆听教皇的教诲。
    而前任教皇保罗二世二十年前访菲时的弥撒也只有五百万人参加。
    许多人将这次弥撒视为一生中唯一亲眼目睹教皇的机会。
    而在信徒的心里,更有着各种各样深层次的理由。
    有的信徒认为见到教皇,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灵上的快乐。
    有的重症疾病患者则是寄希望于教皇,显示出神迹,帮助她们痊愈。
    有的掺杂着复杂多样的诉求,希望教皇能听到菲国大众的声音,而不仅仅是是政客阶层和上流社会精英。
    欢迎大人的仪仗队倒也是很有特色,出奇地令人印象深刻。
    看上去像是本地唱诗班的男童,统一穿着斜条纹的制服,紧身裤和小靴子,头戴贝雷帽一样的礼帽。
    叉手而立,只是目光闪闪里流露出对教皇大人的崇敬之情。
    在前往弥撒现场前,大人先在附近的一所宗教大学发表讲话。
    在面对一名年仅十二岁的孤儿提出的关于儿童被遗弃和陷入贫困的尖锐问题时,七十八岁的教皇大人不加掩饰的痛苦流涕,心痛表露无余。
    教皇大人在弥撒时,也很有针对性地讲到了这个国家当前面临,或者说就是痼疾缠身的现实问题。
    比如,在面对饥饿、贫穷、无家可归和饱受虐待儿童时,大人谆谆教导信众要如何的祈祷。
    我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
    不需要深入到那些特殊的区域内,也不用观看什么专题纪录片,或是社会学家的长篇大论。
    漫步背街小巷,不经意的就会映入眼帘。
    这个国度,最为显而易见的就是巨大的贫富悬殊了。
    从市中心向外延伸出去,甚至不用乘车。步行着不长的时间,很快就能看见贫民窟的另一个世界。
    即使身处马尼拉繁华的一极,天天就把自己圈禁在酒店里。心也会有被那另一极的悲惨情形刺痛的时刻。
    但我却是矛盾的。一方面是深深同情这些弱势群体,常常有着恻隐之心。
    直接面对他们的时候,真的怜悯之心是会油然而生的。
    但另一方面,仿佛是不想面对他们一般。
    宁愿就是躲在自己的天地里,视而不见就可以心安理得。
    我不是假仁假义,也不是惺惺作态的伪君子。但这心肠就是这样的纠结。
    我会认为,帮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当着他们的面时,没有什么理由拒绝。
    而背地里,我不觉得这样的帮助能够有什么实质意义。就是心理上的安慰性质,大于解决问题的预期罢了。
    所以,我种种杯水车薪的勉强努力,真的就不如大人这样的帮助寓意深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