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1章 西班牙友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仿佛是为了特地补偿我,关于那些西班牙风情的破灭的幻想。
    最近一段时间,酒店就陆陆续续来了几位西班牙客人。
    首先一位粉墨登场,不得不提的是一位西班牙小哥。他说起英语飞快,老是爱带一顶灰色的太阳帽。
    但他如果再说什么西班牙语,恐怕这里除了他的同胞们而外,再也没有人听得懂,包括我这样的外国人。
    只有英语才是这酒店里面的国际通用语。
    他看上去只是一个学生,却是沧桑满脸。确切的说是满脸络腮胡子。
    我怕是遇见了一个从某异端世界而来的狂热分子,尽管他发誓来自历史上宗教精神最深刻而卫道最为坚决彻底的西班牙。
    几番交谈下来,他才告诉我自己是一个学新闻的学生。刚刚毕业,现在是边旅行边自己做些私人性质的采访报道。
    真的就是这样的呢。我看他facebook上的发文,竟是去过了不少的地方。但是真毕业了还是休学了跑出来旅游,就无从求证了。
    单就这亚洲各国来说,也是足迹一一踏遍。就连眼下这f国,也是已经来过了两次。
    对于新闻记者那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形象,一直都是深入我心间的。
    加上他出示的很多采访稿件记录,真是让我肃然起敬又佩服得五体投地。
    因为他没有一分钱的报酬,完全是出于信念和兴趣。
    能够说服他自己来坚持不懈的,想来就是单纯而伟大的梦想了。
    可能他是想要凭借着这些和西方主流社会那高高在上的富裕发达所形成的鲜明对比。来挖掘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深刻同情和思考吧。
    虽然看上去他并不是什么沽名钓誉之徒。但比起他的新闻专业素养来说,给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他泉水一样时刻喷涌而出的热情。
    既是对眼下各地发掘出的观察对象和人群,也是针对他思想的出发点和闪光之处。
    我想这也是他可以取信于人重要的特质之一。尤其是他孤身一人去到无数贫困地区。
    有的地形地貌都很复杂,而有的民风也不尽然都是那么淳朴。
    想要获得当地人的信任,需要他那具有煽动性和说服力的激情。一番激情澎湃的布道兼演讲下来,相信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还算得上蔽塞地方的人都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早在他之前不知道多少年,整个西方世界就有去那未知和陌生地方游历的嗜好了。
    一半是旅行,另一半则是探索和冒险了。发财的野心和欲望才是最初的心意。
    好比麦哲伦在这国的宿雾登陆。只是他作为一个后来者反而运气不大好,最后是把生命也丢在了这边,没能回到了家。
    而在他之前的马可波罗,其他如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都有着还算不错的归宿。
    岁月变迁。而今的时代,当然早已是没有了萦绕在心间的黄金,香料之类的贸易贪念,也没有了殖民的角逐与纵横捭阖。
    但以前也许只是作为幌子的人文关怀和普世价值的大旗,却是越来越醒目和认真。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一代,类似于这位西班牙小哥,可真的就算是那种天下为公的奉献者了。
    这和他的很多辈以上的祖先们的行动,可是有着天渊之别了。
    所以有时候我会恶作剧般地想,这算得上是对祖上过错的一种赎罪吧。
    毕竟几百年下来,以前的世世代代靠着所谓的“贸易”名义,大肆殖民奴役,掠夺走了不计其数的财富。
    而今这些新生一代,再来这里,更多的就是对以前的殖民历史的反思,和煞有介事的一番追悔了。
    其实没有以前的积累和历史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位,现在可能是连这样的反思都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了。
    甚至是有可能情况翻转过来,他们是被这样追悔反思的对象也说不定。
    这位小哥真算的是有些良心。或者叫基督教世界的济世救人情怀,大大的忠厚善良胸怀激荡。
    他这几年走过的路,怕是连很多久负盛名的国际性志愿者协会和救助机构都没有去过。因为太偏僻和小众。
    相比之下,我这样算是自顾自的苟安一隅。或者说自私地只想满足一己私利了。
    就算是很牵强地穿凿附会,一口咬定自己也是来扶贫济困一心为了世界大同。
    但怎么算也只是打着搭救的旗号,染指了一名年少无知的女孩子而已。
    而且,严格计较起来,谁拯救谁还说不定呢。
    于是,面对这位未来的大明星记者,当下执着的独立媒体人。我竟然是自叹弗如,甚而自惭形秽了。
    但另一方面,再仔细看他那些独立调研,更多是关注这贫困和不发达地区的人们包括男女老少。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存在感。
    叫我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反而对在自家门口附近的难民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那几年正是整个欧洲大陆的难民,以及非法移民问题愈演愈烈的时间段。
    相反的这东南亚和非洲,南美洲本地的穷苦大众就被华丽地遗忘了。
    他或者类似的一大票年轻人,坚持还来这国,倒有些本末倒置了。或者说是弃难就易了。
    放开当前家国门口沸沸扬扬的大课题不去做,跑得这么大老远地一圈,来从事风险更小和稳稳当当的志愿者,说不定真有什么深层次的理由哦。
    就算我不这么多管闲事地如此深入挖掘一番,还是会觉得,他的那些调研都是过多关注着那些阶层的细枝末节了。
    坦白地说,我看不明白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穷人的肤色,究竟是要阐明怎样的一种思路和情感。
    而他就是真真正正的作为一项重要议题长期坚持了下来,采访报道很多个例。
    更有甚者,他连那不同国度里妇女的头饰都表现得兴趣盎然。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看起来他更像是一个文化人,而非专业的新闻人了。
    不过他的兴趣再怎么如此广泛而怪异,我都还是佩服着他的。
    从孤身一人的探险开始,单是战胜这一路的孤单寂寞就是我望尘莫及的了。更不要说这完全出于没有一分一毫报酬的自愿。
    而后的时间里,经常就可以见到他的facebook上,一路不停地更新和记载着那些千奇百怪的研究课题了。
    但他这稍显怪异的精彩,我真是学不来的。
    所以我们的关系也就限于偶尔打个招呼,不过我想自己还是会一直关注和祝福他的。
    自打我和joy住到一起后,我就觉得这日子是越过越惬意滋润了。但却又是愈发的慵懒。
    像是激情充分拉长过后的橡皮绳,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弹性。
    以前听说温柔乡是英雄坟墓。我不是什么英雄,没有什么远大志向,和过人的才具。
    但真的日复一日陷在joy这滔天的温柔阵营里头,也是一天更胜一天的心满意足,心安理得。
    完全没有这关系或者是感情,会不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其实如果这样就能够岁月静好,携手到老,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甚至,只要没有任何其他外在的因素会来打扰一番。就是这样依靠足够的惯性一直运行到预想的终点,也是未尝不是的。
    这日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平日里joy上班时候,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不爱外出,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好的去处。
    所以就宁愿呆在酒店内停停走走,读读看看,也是极好的。
    但即便是如此,这时光还是过得飞快的。
    仿佛转眼之间,我和她就成了老夫老妻一样的存在了。
    酒店里面人人也都不再质疑这关系的结局。以前的种种不看好,现在竟然是改口而成这是何等的天作之合了。
    说不定在她们的心目中,这完全是可以当做是所有异国恋情的样板和标杆来的。
    相信不久,也真是有可能作为一段佳话流传下去吧。
    但我其实一直都还是很清醒地知道我们究竟是到了哪一个阶段。不会过分乐观,也不会低估我们双方的决心和意志力。
    也真没有刻意地还装矜持,只是还没有觉得会有什么是导致更高程度的激动而已。
    比起那些似乎要把彼此生命都燃烧殆尽的激情瞬间,我其实更偏爱平静低调的深情款款。
    正如同惊涛骇浪不如江河的不舍昼夜,细水长流好过那昙花一现,好过流星一闪即逝。
    如果这份耐心和惜福之心,能够延长和稳固我和joy所有可以和不可以期许的未来。
    那么再怎么需要我一等再等,一盼再盼,我都认为是值得不惜所有而跃身一试的。
    所以,即使多数时候还是在这监狱似的酒店耗费时光。但有意无意地我也彻底放缓了节奏。
    就是无赖地打算用剩下来的一辈子,来把这里免费的速溶咖啡,品出远胜于蓝山那著名品牌的滋味。否则不会轻言离开。
    于是,很是有些悠闲的日子里,我也像最初那样,恢复了和其他房客的交流。
    从简单的聊天到深入地交谈,都是自然而然时有发生。
    joy忙于工作时候,是不会照管到我的。但一起吃饭时,她会和我聊到当天之内的趣闻轶事。
    当然还有下班以后,大把时间腻在一起。
    阅读和咖啡,看电视等等就会是在工作日间歇的主题了。
    所以她对我在大部分的白天和其他人聊天交往,其实是一点不抵触的,反而有些乐见其成。
    我想这算是一种令双方都那么惬意的宽容大度吧,她才没有其他女孩子那样的善妒多疑呢。
    这酒店始终是和西班牙有着不解之缘。
    那独行天下的小哥前脚才走几天,就来了一位真正的记者美女。
    稍后又来了一对姐妹或是女性朋友。真真正正都是来自西班牙。
    我不明白,她们难道也是为着缅怀或者追思祖上在这块土地上的荣光而来的吗。否则如此这般就是不明所以的前仆后继。
    这位记者是娇小的个子。一点没有欧美人种的人高马大,一副反其道而行之的黑黑瘦瘦。
    能把她和亚洲人区分开来的,是她深邃的双眼和高挺的鼻梁。
    还有狭窄的面孔,天然微微卷曲的褐色头发。此外瞳孔也不是想象之中的碧绿而是灰褐色。
    老实说我对她远没有像上次那小哥一样的了解了。因为她总是忙于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不停地埋头敲打键盘输入文字。
    我忍住没有打扰她。但在她喘气休息片刻之时,也是可以说上几句话的。
    原来她竟然是西班牙某著名大报社的记者。此次来f国是为了一个两国贸易有关的深度报道。
    前面几天已经是采访完了相应的人物,所以现在就窝在酒店里整理记录写出稿件了。
    她写的就是西班牙语,我只看得懂简单的单词。如果有什么算是真正懂得的,就是心知这是西班牙语了。
    我得承认,以前对西班牙风情文化是不甚了了的。也谈不上有什么兴趣。
    只是现在身在f国以后,耳闻目睹了一些西班牙文化元素。但那些烟云痕迹而今都是日甚一日的式微啊。
    即便偶然想要抒发思古怀旧情怀,也是只能在那零零碎碎或很传统的地方才能追思一二了。
    另外那对女孩子,起初我以为是女同志来的。但聊天下来发现竟然只是单纯的朋友关系。
    其中丰满一点那个比较友善,几乎是有问必答。甚至主动问我感兴趣的东东。
    她也喜欢追美剧之类的。因为我那段时间正在回看以前保存的《摩登家庭》剧集,她就会凑过来观摩一二。
    然后还让我知道,她其实对中文也是略知一二的。
    另一位则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几个星期里头见不着几面。即便是见面也是淡淡一句hello就闪过了。
    在以后的岁月里,对西班牙的风物好奇心我是始终还有的,不过却始终是如此淡淡的。
    如同这两国之间几百年的恩怨情仇,终究不过是缘分淡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