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7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秉钧搓了搓手,冷笑道:“你们应该庆幸是我的部下,否则那天死了都不知道,如今,军政府的大军进攻在即,我赵某也接到了元首亲自发来的电报,让我给大军开路。”
    元首!
    众将都是双眼一亮,看来眼前这位赵大人在军政府中的地位不低啊,否则也不可能接到那位魏元首的亲自命令了。
    赵秉钧一怕桌子,吼道:“但是,这个命令实在太容易办到了,奉天城内的那些土鸡瓦狗算个球,不要说军政府的正规军了,就算是老子手下的四千人,照样干死他们,富贵陷中求,兄弟们啊,是立大功的时候了啊,老子决定留下一千人在辽阳迎接正规军,而亲自率领四千余人,攻破奉天城,等着大军的到来,兄弟们,谁要是敢和老子搏一搏的,就报个名,要是不敢的,也不算是孬种,就在这辽阳城内等着大军到来就行,不过,如果有谁敢走漏了风声,老子杀他全家。”
    “干了,干了!”当即便有数十位将领高声附和。
    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陷奉天
    赵秉钧虽然说得好听,但是他挑选去奉天的将领大多数都是他的心腹,只是挑了两位比较积极的新人意思意思一下。
    赵秉钧给手下将领的感觉就是军政府取得胜利很简单,站在军政府一边是你们最佳的选择,他的目的达到了,手下一帮子将领都是欢天喜地的,很庆幸自己是他的部下。
    这个时候,姜桂题和王士珍都已经达到了前线,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前线指挥部,与各地的探子开始联系起来。
    而颐和园内的总参谋部不会管小的战役问题,只是在大的战略方面调度,使得三路大军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各自作战。
    离中俄边界不远的珲春城内,正在进行着誓师大会。
    老将聂士成站在最前面,看着下方的千军万马,眼中爆发出一股豪情来。
    “最近,中原大地风气云涌,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为我中华重新崛起而奋斗,老夫虽已年迈,但是豪情依旧,今日,领你等再上战场,以长剑破空,以铁蹄席卷天下,此战,必胜!”
    “必胜,必胜!”出征的号角呜呜呜的响了起来,众将士在这里看戏看得太久了,如今,终于轮到他们再度出手,无不是嗷嗷直叫,斗志昂然。
    “即刻,出征!”聂士成花白的胡子在风中飘荡,一拉缰绳,高声喝道。
    聂士成早在甲午年之前就沿着中俄边界走了一遭,这几年内,更是苦心经营,黑龙江、吉林两省内的每一条小路,早就已经标在了他的行军地图之上。
    此次,他的西路军将是主角,按照计划进攻路线,西路军将从珲春出发,朝宁古塔前进,进而北上分兵袭击吉林、哈尔滨、三姓、富可锦、拉哈苏苏,最后将抵达瑷珲,瑷珲城是黑龙江省军事重城,离此城不远处海兰泡等地原本是中国的领土,如今是由俄阿穆尔军区占领,后世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俄国人就是在此地制造了惨无人道的海兰泡惨案,屠杀我江东十六屯百姓。
    同一时间,姜桂题也在山海关誓师出关,挥师北上,将进攻锦州、沟帮子、经蒙古草原,过大兴安岭地区,前往呼伦贝尔城,最终要到达漠河地区。
    王士珍则是由海城北上,进攻辽阳、奉天等盛京地区。
    一时间,战马嘶嘶,车轮轱轱,整个东北大地,陷入恐慌混乱之中。
    这是魏季尘入主京师之后第一场战役,世人为之侧目,也等待着结果,要是军政府大军久克不下,估计各方势力都会心存侥幸,军政府有可能控制不住整个中国的形势。
    若是能够迅速的让东三省恢复平静,各方势力自然会老实许多。
    奉天城官衙内,依克唐阿坐在主位之上,他大病还没有痊愈,脸上没有半点血色。
    下方,则嘈杂声吵成一遍。
    相比其他各地来说,曾经作为陪都的奉天,满族的势力还是很大的。
    这些遗老遗少们在下方吵闹个不停。
    “我们应该与蒙古的几位王爷联系,请求他们尽快领兵来这里。”
    “要我说,首先得挑选出一位少主来登位,否则人心涣散,与军政府难以较量。”
    “东北原本就是我们满族祖先生活的地方,他军政府凭什么要我们投降?”
    “就是,我们要延续大清的国祚,马上和军政府谈判,把吉林、黑龙江、盛京等地留给我们大清国,其他的地方,我们也就由他军政府去了。”
    在场的众位遗老遗少中,一些比较有清醒认识的,认为应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只要得到两三省之地延续大清的国祚就行。
    一些比较狂妄的人则是叫嚣着要取得日本国以及列强各国的支持,赶魏季尘下台,重新夺回中原大地来。
    所谓中国哪里有动乱,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指的就是那些居心叵测的日本人。
    日俄停战过后不久,日本国就想加入联军中,后联军大败,日本国虽然消停了一会,但是暗地里却与中国的各种势力相接触,尤其是东北这块,煽动满人对魏季尘对军政府的仇恨之心,散播各种‘流言蜚语’。
    依克唐阿看到下方吵吵闹闹的众人,不由无奈的咳嗽了几声。
    就凭这些乌合之众,能够抵挡得住军政府的大军吗?
    别人军队都已经誓师出发了,这里还在想着和谈,或是求救,等到救兵来了,估计大家的性命也没有了。
    正在众人吵闹间,一名军士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大声向依克唐阿禀报道:“报!将军,辽阳统制官赵秉钧率领四千人前来支援,已经进了城内,暂时驻扎在城西,另外新民府等地的巡防营都发来电报,表示不久率兵入盛京,与将军共存亡。”
    “看来,我大清还是深得民心啊。”
    “是啊,是啊,赵秉钧忠心耿耿,应该给他个大官当当。”
    大厅内,赞誉声响成一片。
    唯独依克唐阿沉下脸来,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停止说话,不悦的问道:“他赵秉钧是奉了谁的命令来这里的,辽阳为奉天之门户,他不在辽阳抗敌,来奉天干嘛?还有,是谁打开城门的,难道不知道军政府的间谍十分的猖狂吗?”
    依克唐阿一连好几个问题,不但问得通信兵哑口无言,也说得下面众将领不知所措。
    “传我的命令,让赵秉钧即刻领兵出城,构筑防御工事!”依克唐阿迅速的说道。
    赵秉钧已经领兵入城了,若是他是真心前来支援的,马上让他领兵回去,可能会伤了他的心,若是他包藏祸心,让他即刻班师回去,恐怕他马上就要起事。
    因此,依克唐阿决定先稳住他的心,让他领兵出城构筑防御阵地,此安排不可谓不好,但是,通信兵正要下去传令。
    城西军营却传来了剧烈的枪炮声。
    大厅内众人无不色变。
    “不好,赵秉钧果然叛变了,众位,快随老夫领兵击退他。”依克唐阿怒叫一声,想要站起身子来,但却发现身体虚弱,连站起来都要费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