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8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无数子弹从马玉昆周围呼啸而过,马玉昆与死神一次次擦身而过。
    噗!
    一颗流弹击中马玉昆的左肩,他的身子稍微向后一顿,却哼都不哼一声,眉都不皱的继续前进。
    “马大人!”
    后面的军士看了个清楚,都是担心的惊叫起来,起了一阵骚动,一些军士更是要前进。
    马玉昆似乎在后脑勺多生了一双眼睛一样,他高声喊道:“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能前进。”
    枪声依然在响起,子弹虽然是凌乱飞溅,但是如此密集的射击,还是免不了有流弹击中。
    又是噗的一声,一颗子弹呼啸着钻进马玉昆的左大腿里面,一蓬鲜血洒出,马玉昆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
    然而,他硬是稳住了,拖着自己的大腿,双眼依然一眨不眨的看着前方,无惧枪声,无惧飞溅的弹丸,毅然前行着。
    越到前面,子弹越密集,祸不单行,马玉昆又前行了十来米,右腿也被击中了。
    “马大人!”
    在众士卒悲愤的喊叫声中,马玉昆一下子跌倒在地,腿废了,还有手,只要还有一口气,只要还能动,马玉昆就不会放弃继续前进,他连滚带爬缓缓向前。
    “老刘,难道你真要杀了咱们马大人吗?”
    “王二,你还是不是个人,你忘了马大人以前是怎么对你的吗?”
    看到马玉昆的悲惨模样,后方的众士卒止不住心中悲痛,朝毅军阵地声声怒骂。
    “不打了,不打了,老子不打了。”战壕内,一名毅军士卒猛的站起来,将手中的步枪朝地上重重一砸。
    “不打了。”
    “不打了,…”
    越来越多的军士重复着这一句话,纷纷将步枪抛弃于地,他们眼眶中含着眼泪,看着马玉昆以手代脚,拖着身体前进,留下一条触目惊声的血路。
    战场之上,已经没有了枪声,只有那坚毅的身体,沙沙前进的声音。
    只剩下十来米了,心如刀割的宋得胜终于在此时转过头来,他看到蠕动前进的马玉昆,不由泪流满面。
    “三元!”宋得胜悲叫一声,猛的跳出战壕,向马玉昆跑去。
    “三元,三元!…”宋得胜一遍又一遍的叫着马玉昆的别号,片刻之间,就跑到了马玉昆的身边,他搀扶着马玉昆起来,朝自己阵地而去,与以前无数次做过的一样。
    “军医,军医!”短短的十几米,是那样的漫长,宋得胜一到己方阵地,便朝后方怒吼。
    马玉昆摇了摇头,他身中无数枪,已经成了一个血人儿,只是凭借着意志,强撑到现在,马玉昆知道,自己救不回来了。
    “得胜!我的好兄弟…”马玉昆嘴角溢着鲜血,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握着宋得胜的双手慢慢变得无力,双眼悄然合上,脑袋无力的垂下。
    “三元,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啊。”宋得胜痛不欲生,嘴中只剩下这一句话。
    众士卒都低下头去,都是悄悄垂泪。
    正在此时,后方又响起了一声惊叫。
    “宋帅…”
    宋帅?宋帅?
    宋得胜茫然的转过头去,只见指挥部门口,宋庆一手捂着大刀,朝自己脖子一横,接着便软倒在地。
    “三元,宋帅,为什么,为什么啊?”宋得胜像是发了疯一样,站起来又吼又叫。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都要死,为什么?”片刻之后,宋得胜声音越来越轻,他的手中,握的是一把匕首,而匕首已经插入了主人自己的心脏。
    宋得胜仰头倒下,他似乎看到了,在另外一个世界,自己和马玉昆仍然追随着宋庆,一起杀敌,一起冲锋,一起…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下毒
    三具遗体整整齐齐的摆在魏季尘的面前,全毅军将士无不是失声痛哭。
    马玉昆死得很安详,死得很欣慰,他以自己的牺牲,免毅军和定辽军于战火,流血冲突之中,所以,他去得很释然。
    宋庆也死得很安详,他终于解脱了,一切都结束了,不需要再在忠义之间选择。
    “魏将军,这是宋帅临死之前,让我交给你的书信。”宋庆的亲兵一边流着泪,一边忍着悲伤,把宋庆的遗书交到了魏季尘手中。
    “宋帅,你这又是何苦呢!”魏季尘心中叹息了一声,来自后世的魏季尘,他不能够理解,宋庆为什么一定要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殉葬。
    轻轻打开遗书,只有一页纸,从上面的字迹看,宋庆应该是早就写下来了。
    “余早年落魄,三十从军,此后连连征战,由一介士卒升为提督,朝廷赏戴双眼花翎,加封尚书衔,朝廷待余不薄,恩宠有加,唯一死以报国;天地失和,万马齐喑,汝今举大旗,起兵讨伐,若能富国强兵,使我中国无复列强之凌辱,余则含笑九泉,死亦瞑目。若使天下大乱,致使我中国四分五裂,余在地下亦不能安心,切之,切之!”
    放心吧,宋帅,小子不会让你死不瞑目,魏季尘将遗书仔细的收了起来,对左右轻声说道:“好好保存他们的遗体,等到他们家人来了,我们定辽军再帮忙处理身后事。”
    无论如何,逝者已逝,活者还要继续战斗,魏季尘即便心中沉重无比,还是领着大军继续前进,将毅军的问题交给后续部队处理。
    天津城城高墙厚,后世的八国联军侵华之战时,天津城墙让洋人吃尽苦头,他们在城下留下了惨痛的回忆,以至于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它要求的第一条就是天津城墙必须拆毁。
    此时,天津城的城墙上,已经遍布了义和团和甘军的士卒,天津城外各处,早已经响起了零散的枪声,随着枪声越来越近,这些守城的士卒也是越来越紧张。
    董福祥领着自己的亲兵队,策马于城墙各处,鼓舞士气,声言要使定辽军兵败城下。
    甘军士卒都是从陕甘地区招募的,并且成军较早,魏季尘能够安插的内应并不多,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好在这支老式军队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