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7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沽守军一共才两千来人,在南炮台的只有一千多人,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准备上,都逊了不止一筹。
    “对不起,我们是定辽军!”拿着枪的定辽军士卒轻声说道。
    恍然、轻松、崇拜、释然,复杂无比的神色出现在各大沽守军的士卒脸上。
    原来如此!因为是定辽军。
    本该如此!因为是定辽军。
    见罗荣光仍然不说话,何宗莲又笑道:“罗总兵,李中堂、魏帅让我带声问候给你,李中堂如今在我辽东过的不错,相信不久便会通电全国,加入我讨逆大军的队伍当中。”
    罗荣光曾经是李鸿章的亲兵营营官,可以说是李鸿章一手提拔的他,魏季尘和他,也有不错的交情。
    罗荣光脸上阴晴不定,诸大沽守将看着前面的枪口,都偷偷咽了一口口水,最后一齐期盼的看向罗荣光。
    如果是洋人来进攻,他们也许会毫不犹豫的追随着罗荣光杀敌,原历史上,他们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的确也是如此做的。
    但是,这是定辽军,原本的中国军队楷模,所有军队崇拜,尊敬的对象,你叫他们如何起得了拼死抵抗的决心。
    罗荣光谓然一声长叹,掷枪于地,一脸颓然的偏过头去,一言不发的站着。
    看到他的动作,诸大沽守将脸上都是一喜,纷纷将枪投掷于地。
    “来人,请罗总兵等人回总兵衙门里面。”何宗莲对着一名哨官嘱咐道,见封得胜也要走,何宗莲出声道:“得胜,你我兄弟何不叙叙旧,再说北炮台尚需要你费一番口角。”
    封得胜无奈苦笑两声,只得留了下来。
    等到众人走了之后,封得胜叹气道:“老弟,你还真是胆大,不过,也确实起到了奇兵的作用。”
    封得胜虽然已经投降,但是两人曾经是同学关系,如今一枪无放,就向老同学投降了,他心中自然有些郁闷了。
    “这叫兵不厌诈,谁叫你们如此大意呢。”只有封得胜一人,何宗莲说话也放开了许多。
    封得胜除了苦笑,只有摇头了。
    连总兵罗荣光都投降了,其他士卒自然是兴不起半点抵抗心来了,没有多久,北炮台也落入了定辽军之手。
    何宗莲让军士将大沽守军的枪械收缴上来,派人守着弹药库,对于那些俘虏过来的士卒,则让他们继续修筑工事。
    几道命令传下去,做好防守的准备之后,何宗莲便向辽东发了一份电报过去,说明大沽口已经落入了己方之手。
    整场战役,连半个小时都不到,一枪未发,一人未伤,也算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旅顺战时指挥部内,自李鸿章下去之后,魏季尘等人便在等着消息,指挥部内的众参谋脸上都显得有些紧张,魏季尘虽内心紧张,却一脸坦然。
    “来电报了。”一角的电报员忽然大声喊道。
    众人心中都是一喜,正要询问,电报员接着又失望的说道:“是台湾方面来的,台湾巡抚魏光焘发来电报,赞同清君侧,肃宫廷!”
    “猛子做的不错。”魏季尘一边抽着雪茄,一边笑着赞了一句。
    魏光焘之所以如此之快的赞同讨逆,与定辽军在那里有一支军队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则是强大的民意了。
    台湾是定辽军收复,台湾是在慈禧的点头之下,割让给日本的,因此,台湾民众站在那一边,想都不用想了。
    自魏季尘发布讨逆檄文之后,整个台湾就沸腾了,有定辽台湾方面军撑腰,加上不久之后刘永福也通电全国勤王,台湾民众很快便在猛子的暗中支持下,发起声势浩大的一波又一波游行活动,要求台湾巡抚魏光焘马上赞成勤王。
    对于这些游行的人,魏光焘是抓又不敢抓,打又不敢打,因为游行的各阶层人士都有,不但有各族普通百姓,还有各地乡绅,简直可以代表全台湾的民众了,最主要的是张猛在一边虎视眈眈,做出进攻的态势。
    他向张之洞、刘坤一等人求救又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之下,最终只有无奈通电表示加入勤王之列了。
    台湾的反应,早已经在众人的意料之中,所以,大家都没有多少的惊喜。
    正当指挥部又要陷入沉寂之中时,电报员又是一声惊呼:“大沽口发来电报了。”
    “魏帅,何统带传来消息,已经一人未伤的拿下了大沽口。”电报员霍的一下站了起来,惊喜交加中带着点不信的高声禀报道。
    一人未伤?
    王士珍听到这个消息也怔住了,不至于这么厉害吧。
    魏季尘虽然淡定的坐着,但是微微扬起的嘴角,说明他的心情正处在激动之中,这是一个大大的开门红啊,旗开得胜,如此的战绩,对敌军的士气打击将是巨大的,对各省督抚的威慑作用将不可估量。
    “向全国通电,将这份战功转述过去,收拾东西,准备将指挥部搬迁至天津。”魏季尘手一扬,意气风发的下命令。
    前锋大军已经出发了两个小时,何宗莲只要守住大沽八小时左右,便可以等到大军到达,大军成功登陆几乎已经是砧板上的事情,铁定了。
    第四百七十五章 周公尚俱流言日第
    李鸿章刚回到住所两个小时,正喝着一碗小粥填填肚子,便听到外面一阵鞭炮锣鼓之声响了起来。
    又他娘的发生了什么事?还让不让人吃个饱饭。
    李鸿章愤愤不平的把喝了半碗的粥扔在桌子上,黑着脸走了出去。
    这次,倒是没有人阻拦他走动,只是跟随在他左右而已。
    走出驿馆,便是大街。
    大街上,锣鼓喧哗,炮仗阵阵,街中间,还有舞狮舞龙,比起昨天魏季尘成亲的热闹差不了多少。
    众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光芒,个个似乎都吐气扬眉的。
    李鸿章招了招手,跟在他身后的一名士卒便快步走了过来。
    “小兄弟,你们辽东又出什么大喜事了?”李鸿章捋着胡子好奇的问道。
    “回中堂的话,就在刚刚,前线传来了消息,我们已经攻下了大沽口。”那军士将头一抬,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些百姓得知消息后,都是自发的出来相庆祝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