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见过巡抚大人。”众首领齐声吆喝道。
    毓贤笑眯眯的捋着胡子,淡淡的说道:“免礼!”
    “巡抚大人招我等前来,可是要攻击教堂,打击教士?”朱红灯心急的问道。
    毓贤虽然看不起这帮泥腿子,但是现在要重用他们,只好虚笑着说道:“此事不急,容后再说,今日本官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既然本官允许你们设场招纳拳民了,便寻了一个地给你们容身。”
    “巡抚大人当真是菩萨心肠啊。”赵三多一抱拳,高声赞道,只是心中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
    “不知巡抚大人为我们选了那个地方?兄弟们从四处而来,正好累了,有个栖身之所,求之不得啊。”陈兆举则是一脸喜意的说道。
    “就是威海卫城外的营垒!”毓贤伸出手来,遥遥一指,眼中闪过一道寒光来。
    “那不是定辽军的营盘吗?”
    “就是,是魏将军的军队啊,我们怎么敢过去?”
    …
    众义和团首领一听,当即议论开来,纷纷开口劝说。
    这个小贼,倒真会收买人心啊,毓贤对魏季尘多忌惮了几分。
    “众位,听本官说。”毓贤手往下一压,沉着脸说道。
    众人又闹哄哄的说了几句,这才止住议论。
    “朝廷已经让定辽军回辽东去了,定辽军今日便要清出营垒来,所以本官把这营垒交给了你们,要知道,本官对你们可是很看重的。”毓贤不慌不忙的信口雌黄。
    “原来是这样!那我这就招呼兄弟们前去。”赵三多有些迫不及待,早去早找一个好地方,也难怪他如此反应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刀枪不入的传说
    威海卫城外定辽军营垒,曹锟的伤势虽然为痊愈,但也无大碍,他看着地摆着的几箱子弹,心中有些好奇。
    这些子弹都是几日前,从辽东偷偷运送过来的,辽东参谋部让他用这些子弹对付义和团,并且说明这些子弹没有杀伤力,着令他与义和团稍微交战一下之后,便乘船撤回辽东来。
    曹锟虽然猜不出当中玄妙,但是他知道,这应该是一场戏,演给山东巡抚毓贤的戏。
    “这玩意真的管用吗?”曹锟随手拿起一颗子弹,心下想道从外表来看这和普通的弹药没有什么区别啊。
    秘密前来送子弹的阮忠枢点头笑了笑,示意道:“管不管用,你曹帮带何不一试,便知真假。”
    “说得也是。”曹锟嘀咕了一句,然后拿起一颗,装进枪里,然后不慌不忙的对着不远处的小树就是一枪。
    砰的一声,响声倒是似模像样。
    只是硝烟过后,曹锟前仔细一看,那小树却连一点皮毛都没有擦着,只留下几丝余烟。
    “这子弹,和洋人以前卖给我们的空弹差不了多少啊!”曹锟满意的点点头,心中有数了。
    不过他为了保险,让人牵来几匹马之后,连开几枪,结果自然是如出一辙了。
    曹锟哈哈一笑道:“果真管用,如此,何愁瞒不过毓贤那老匹夫。”
    曹锟马将子弹分发了下去,准备对付待会就要到来的义和团民众。
    十二时左右,定辽军营垒外起了一阵骚动,不远处开始出现义和团的拳民了,除了拳民之外,还有戴宗强的巡防营,他们都是畏畏缩缩的躲在义和团的后面。
    “拿洋教,保江山!”
    “杀了洋鬼子,灭了天主教。”
    声势震天的口号越来越近,毓贤得意洋洋的策马于队伍后方,指着前方的定辽军营垒道:“本官有此大军,何愁山东不平!”
    “巡抚大人说的甚是!”
    几名随行官员都是点头应和。
    等到义和团大军行至定辽军约五百米左右的时候,毓贤策马前,高声吆喝道:“定辽军的将士们听着,朝廷的命令早已经下达,你们要在今日撤回辽东,快、快收拾行李,本官的义和团还等着入驻呢!”
    营垒门口的定辽军将士像是看耍猴的一样,抱着双臂笑眯眯的看着窜蹿下。!。
    毓贤说了老半天,最后发现别人根本就不鸟他,当即大怒道:“别逼本官用强,否则对谁都不好。”
    营垒门口依然无故,还有军士对他指指点点,有说有笑起来。
    毓贤那个气呀,怒哼一声,调转马头,便往回走去了。
    义和团的拳民早就喊得又累又渴,一边等着毓贤与定辽军交涉,一边俱是一个个盘坐在地,开始拉起家常来。
    只有义和团首领聚集在一起,依然注意着毓贤的动静,此时发现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头,定辽军好像是没有撤退的意思。
    赵三多碰了碰身边的马五,询问道:“马五兄弟,你怎么看?”
    众首领都看向一脸沉稳的马五。
    马五由于首先提出扶清灭洋这个口号,在义和团中地位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名气却足够响亮了。
    马五看了众人一眼,不慌不忙的回道:“依在下之见,事情定有所蹊跷,估计官府和定辽军没有商量好,不过这事与我们无关,我们静观其变就是。”
    马五的话刚落下,李长义却持不同意见道:“我们刚得到毓贤的信任,不作些事情也说不过去,这样,要是毓贤让我们出手,就先由我领着自己的本队人马前去与定辽军说理。”
    “李先生也说得并无道理。”马五故作沉思一会,便开口说道。
    众人也觉得事情交给这位向来能说会道的李长义手中,是最好不过的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