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6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康有为也不另外,他一拱手,语出惊人道:“皇上,我大清就快要亡了啊!”
    光绪闻言一错愕,好奇的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在光绪看来,如今台湾也收回来了,胶州湾德国也松口了,辽东战线也稳定下来了,除了有支倭人军队在吉林到处乱窜,还没有解决之外,天下形势不说一片大好,但是也不至于马上就要崩溃了吧。
    康有为陡的一下子站起身子,振臂一挥,大声疾呼道:“皇上,我大清就要亡在那些保守不肯变法之人手中,他们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企图阻止变法,使得国家一直强大不了,他国越来越强,而我国越来越弱,容易引起其他各国的窥视,最终我大清必将亡矣!臣恐到时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光绪皱了皱眉,又问道:“那朕该如何?”
    康有为想都不想,脱口而出道:“皇上想要靠那些老臣他们来革新变法,无异是缘木求鱼。皇上应该废除八股科举,重新选拔新式人才!然后重用小臣。”
    光绪默然无语,他也想这么做,但是这几乎是要动摇整个政治体系,不由担心的说道:“奈掣肘何!”
    《定国是诏》上面只要求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尚未明确提出废除八股取士,因为一旦废除,那些读四书五经,准备赶考的学子肯定会反对,必将使得整个士林震动。
    康有为自己也是八股取士的举人,现在他自己已经当官了,自己不会再考虑这些了。
    康有为满脸激动,慷慨激昂的说道:“皇上,您乃天下之主,皇上您只需要乾纲独揽,便可号令如雷霆,我大清国内无封建之强侯,更无大将军之为霸主。皇上您只需用下定决心,圣旨所到之处,四海之内有谁敢反对!”
    康有为这是在告诉光绪说,即便日本天皇睦仁有幕府将军、有各地藩主奈掣,照样能够维新变革成功,现在您这些问题都没有,还怕不能成功吗?
    日本明治维新能够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外部环境,欧美各国乐见其成,但是作为亚洲最大国家之中国,欧美等国却绝对不希望看着中国变强。
    再说,没有大将军,还有个亲爸爸呢。
    第三百七十七章 京师风云起
    光绪被康有为吹捧得飘飘然,想象着自己现在是君临天下。
    不过,当他看到龙椅后面的窗外,隐约似有人影时,光绪脑海里忽然闪现出慈禧来,满腔的热血顿时化为乌有。
    康有为虽然在慷慨激昂、唾沫横飞的说着。
    但是他还一边不忘了观察光绪的表情,当看到光绪瞟向窗外,接着想起一些两宫不和的传言,以及《定国是诏》刚刚颁布三天,翁同龢就已经回家养老了,康有为就已经猜到是什么事。
    康有为在来紫禁城之前,也考虑过此事,而且还有一些见地。
    “皇上,你贵为真龙天子,应当渐选将才以得兵权。”康有为声音陡然压低着,不让外面的人能够听到。
    “兵权?”
    年轻的光绪心中微微一惊,脸色有些慌张,大凡宫廷政变,才需要用到兵权,这是他以往根本都不敢想的东西,但是他的心随着翁同龢、文廷式等人,遭贬的贬,罢的罢,而开始摇摆不定了。
    康有为见光绪的反应,便知道有戏,他先是冲着外面大声说了几句变法之事,然后又压低声音说道:“皇上,您只要得到兵力才可以行大权,往后,即便是西太后,对您也无能为力。”
    康有为的话就像是天籁之音一样,极为动听诱人。
    光绪偷偷咽了口唾沫,喉结上下动了动,心中更是怦怦只跳。
    是啊,如果有军队听命的话,谁还敢阻拦自己,就算不进行宫廷政变,也足以稳定住京中局势,让形势朝自己想要的发展方向而去。
    “那康先生认为何人可以挑选为将才?”光绪收拾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沉声问道。
    康有为当即不慌不忙的回道:“臣手中有两个人选,就看皇上您自个儿的意思了。”
    “两个人选!”光绪脸上稍微带上了一点喜色。
    “是的,皇上,此二人分别是袁世凯和魏季尘,袁世凯曾经驻过高丽,知外国事,如果讲变法,更是加入过我强学会,是一赞成维新变法的人才。”
    康有为说道这里,微微一顿,歇了一口气,给光绪一点时间思考。
    康有为不知道的是,袁世凯是一现实主义者,他之所以加入强学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强学会内,能够结识到很多高官,对他有利。
    如果光绪占着上风,或许袁世凯还会站在他这一边,关键是,光绪压根儿从来就没有站过上风。
    等到光绪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康有为便一口气说完道:“魏季尘更不用说了,在辽东开办新式学堂,采矿,练新军,鼓励商人开公司,哪一件不是维新之事,因此,臣为皇上选了这两人。”
    说完之后,康有为一双眼睛直直的看着光绪,等着他的答案。
    光绪轻轻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魏爱卿办事利索干净,对朕也很忠心,但是定辽军却驻扎在辽东,事急一时之间不能够抵达,袁世凯却与荣禄交往过密,恐怕。”
    如今,还在京津地区的军队,除了八旗子弟兵,京营之外,就是袁世凯的新军,董福祥的甘军了。
    宋庆的毅军正在吉林围剿倭人入侵的偏师,而聂士成的武毅军则在鸭绿江边境,与定辽军一道抵御山县有朋的进攻。
    康有为不由高看了光绪一眼,想不到这个年轻的天子早就想到了这些,并且分析得比他好要周到。
    略一沉吟,康有为退而求其次,回道:“皇上,至于袁世凯,我们可先让人前去游说,以观察他的情况和心思,若能信,则大好,若不能信,则另谋他法。”
    如今也只有这样了,光绪点了点头,轻言道:“此事就交给先生去办。”
    然后,他瞟了一眼窗户后面的人影,装着有些意兴阑珊的摆摆手道:“朕身子有些困乏了,改日再聆听先生的教诲吧!”
    康有为也很配合的大声说教几句,然后嘎然而止,起身告退,只是他边退,还边高呼道:“皇上,变法一定不能使用那些老臣啊,皇上惟有擢用小臣,不吝爵赏,……”
    如果此时有奥斯卡奖项,影帝之位非他莫属。
    此次维新变法和历史上一样,自打光绪颁布那道谕旨开始,帝后两党人员的斗争就已经趋于白热化了,光绪和慈禧的关系一下子就变得紧张无比,成了不是你倒下,就是我倒下的局面。
    历史上从《定国是诏》颁布到政变,一共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天,只是这次不知有多少天。
    无论如何,康有为这种比较冒进的人员等到光绪的召见之后,更让这种紧张关系上了一层楼。
    看似平静的局面之下,正在蕴量着更大的风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