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光绪一张脸涨得通红,李莲英站在一边,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得不使劲憋住笑意。
    感情慈禧把光绪当成了李莲英啊。
    “亲爸爸,儿皇有要是相商!”光绪等了片刻,等到戏台上的**过去,方才重新开口说道。
    戏台上,正演到石秀撞破了两奸夫淫妇的好事,慈禧意犹未尽的咽了口唾沫,紧绷的身子,像是泄了力气一样,松弛了下来。
    这回,她可听了个一清二楚,收回目光,稍微偏了偏头,看见是光绪坐在自己的身边,不由轻轻合了合腿。
    “原来是皇上啊,皇上今个儿怎么有空来看哀家了?”慈禧不慌不忙的出声问道。
    光绪拿出徐致靖那份奏折来,摆在前面,笑着说道:“这是徐爱卿上的奏折,儿臣觉得很有道理。”
    慈禧不紧不慢的拿过来,轻轻翻看了一下,便明白了光绪的意思。
    “皇上是要决心维新变法了?”慈禧脸色微沉,一双眼睛锐利的看着光绪,与刚才看戏时候的兴奋表情简直是判若两人。
    光绪直接承受着慈禧的压力,慈禧多年来的淫威,让他身后稍微向后退了退,身子一紧,小心翼翼的说道:“儿皇认为如今我大清到了非变法不可的地步,外有强敌环绕,内有乱贼四起,若再不改变,恐国家危矣。”
    “皇上认为一场变法就能够让我大清由弱变强?由弱变富?”慈禧不轻不重的问道。
    光绪连忙点头道:“不试,则局势只会越来越糜烂下去,试了,或许有一线生机,俄国强盛始自俄皇彼得变法,日本强盛始自倭皇睦仁变革,我大清若变法革新,总不至于比这些国家差。”
    “皇上认为祖宗之法没有洋人之法有用?”慈禧一双眼睛阴鹜的看着光绪。
    光绪身上冷汗直下,要是他回答没有,则是数典忘祖之辈。
    戏台上面,正演着潘巧云诬陷石秀对她图谋不轨的好戏。
    慈禧见光绪答不上话来,轻轻叹了一口气,眼珠微转,眯着眼睛道:“既然皇上认为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救我大清,那就去办吧。”
    光绪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前一刻慈禧还咄咄逼人的质问他,这一刻,却峰回路转,慈禧轻易的答应了他的要求。
    慈禧轻轻拍了拍光绪的手背,露出一丝笑意来,说道:“皇上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哀家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之人,活不了多久,何必再做这个恶人呢,既然皇上早已经起了变法的心思,迟早都要维新变法,那就让哀家在世的时候,好好看着皇上成才吧。”
    光绪不知慈禧话中有几分真假,不过他心中着实高兴,当即跪下道:“多谢亲爸爸成全,儿皇必定不会让亲爸爸失望。”
    要说光绪对慈禧,确实是恭敬有加,两天一请安,即便是太监前去宣懿旨,他也是跪着接,在旁人看来,光绪是一至孝之人。
    但是,慈禧知道,光绪这只是循规蹈矩,遵循礼仪而已,随着裂痕越来越大,两人之间,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亲情可言,不定光绪心中巴不得她早死,好让他能够早日掌权。
    而光绪何尝不知慈禧对自己已经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光绪曾经和马脸皇后,慈禧的侄女为小事争吵,马脸皇后跑到慈禧面前告状,慈禧就怒而对左右而言:“皇上是我所立,实乃忘恩之举,隆裕是我的亲侄,辱骂皇后就是对我最大的不敬,实在难以忍受。”
    随后几日,光绪前去请安,慈禧都是面无表情,一眼不发。
    因此,光绪对慈禧今日一口答应自己的请求,心中实在感到好奇,他摸不着头脑,却没有忘记以最险恶的用心去猜测慈禧的心思。
    可惜,光绪差了慈禧不止一筹,即便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慈禧要干嘛。
    只好跪下去谢安。
    “儿皇就不打扰亲爸爸看戏了。”光绪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慈禧微微点了点头,光绪方弯着身子,慢慢的退下。
    走出阅是楼的光绪忽然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空气是如此的清新,他贪婪的深吸几口气,双眼看着远方,握紧拳头,在心中喊道:“这天下,终究要让朕做主了吗?”
    光绪一等就是十多年,他现在犹如出笼的鸟儿一样,迫不及待的想要高高飞起,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整个大清。
    畅音阁上,正在演石秀逼杨雄杀淫妇潘巧云的戏段。
    阅是楼里面,慈禧眼光闪烁,发着幽幽的光芒,看着甚是渗人。
    李莲英不明所以的轻声问道:“老佛爷,既然您不同意变法,为何还让皇上去办呢?”
    不但是光绪,即便是跟着慈禧身边良久的李莲英也是不明所以。
    慈禧露出一丝残酷的笑容,意有所指的问李莲英道:“狗逼急了会干嘛?”
    李莲英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笑着回道:“狗逼急了会咬人。”
    “这就对了,狗逼急了会咬人,人逼急了又何尝不是呢?所以,不能把人给逼急,对付饿急了的狗,扔它一个有毒的包子,对付人,何尝又不能如此呢?”
    慈禧的话,让李莲英感到浑身冰凉。
    第三百七十一章 穿上旗袍的公主
    不可否认,甲午战争和收复台湾,使得光绪如今在朝中的威望确实大增,在朝中竟然已经形成了帝党,能够与慈禧的后党分庭抗礼。
    如果,慈禧现在就和光绪撕破脸皮,虽然能够解决掉光绪,但是她肯定也要遭受到朝野人士的非议,这十分不利于她。
    而维新变法,对中国确实是一剂良药,但是凡想变法者,必定会触及原有既得利益者的反扑。
    更何况像光绪这样急性子的人呢,他如果进行维新变法,肯定会得罪一大批位高权重的朝臣,这些朝臣原本可能是在帝后两党之间中立的,被光绪轻轻一推,便推到了后党一方。
    这样,等到光绪成为孤家寡人,得罪大部分朝臣的时候,就是慈禧重新垂帘听政,重掌大权的时候,那个时候,就算慈禧装着不肯训政,每天也会有一大批人,哭着,喊着,让她重新训政。
    可惜,这些都不是光绪这苦逼孩子知道的。
    光绪回到紫禁城之后,当即召来翁同龢,文廷式等支持他进行维新变法的朝中大臣。
    “翁师,太后,太后同意朕进行维新变法了。”翁同龢和文廷式刚行了君臣大礼,光绪马上便上前拉起翁同龢的老手,心情激荡的说道。
    老佛爷同意维新变法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