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9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魏光焘在甲午战争时,与魏字军因为争功之事,从而产生了间隙,现如今,他心中对魏季尘还是怀有芥蒂的。
    听到刘坤一如此说,他站出来附和道:“跨海作战之事太过重大,还得谨慎考量,万一在海遇到倭人舰队,则…”
    魏光焘的话还没有说完,刘步蟾当即便站了来来,不屑的反驳道:“倭人在台湾海峡只有由区区四艘巡洋舰组成的分舰队,想不到却把我们两万大军阻拦于此,我北洋、南洋、福建水师齐集于此,难道实力弱了?”
    刘步蟾看了几位水师将领,继续说道:“所以,即便是碰到了倭人舰队,我们也能够保证诸位的安全,而此事却万万不能拖了,因为倭人主力舰队现在被牵制在日本海,要是等到他们腾出手来,到时候,难度只会增加无数倍。”
    刘坤一心中一阵,他只想着俄人舰队来救,却不想着要是俄人海参崴被攻下,而里面的舰船被歼灭了,那时候,还真的想刘坤一说的这样。
    “刘提督说得不无道理,我们聚兵于此,每日所耗甚多,要是一直按兵不动,只会徒增笑柄尔,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进而取之,趁着倭人还腾不出手来,尽快解决台湾。”郭宝昌对刘步蟾的话深以为然。
    南洋水师归南洋大臣节制,而舰队的指挥官是郭宝昌。
    见两位水师统领都是如此说,刘坤一也不由仔细考虑起来,刘坤一人老了,考虑事情不免会有些保守,做起事来自然就显得有些犹犹豫豫了,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
    “定辽军的攻势如何了?”刘坤一考虑一会之后,出声问道。
    台湾海峡被倭人舰队封锁,刘坤一等人对定辽军的具体情况不大清楚,只能够从倭人的反应以及一些不着调的渠道得知一点消息。
    不过,这里却有一位对魏季尘情况清清楚楚的人在,那就是刘步蟾了,定远号有无线电,能够与定辽军随时互通有无。
    刘步蟾满脸笑容的说道:“回总督大人的话,下官接到密报,魏季尘连破倭人几道防线,兵锋直指台北,倭人惶恐不安,率大军前去阻挡,致使淡水,基隆兵力空虚,正是我等登陆的好时机,只要我们两面夹击,倭人必败。”
    “魏季尘速度竟然这么快?都已经前去进攻台北了!”刘坤一有些诧异。
    魏季尘被倭人围困也就是这两天刚发生的事,倭人还来不及拿此大做文章,否则刘坤一就不会这么想了。
    刘永福出列,扫视了众将一眼,对刘坤一沉声说道:“刘某愿意做先锋之将。”
    刘永福对这帮人吵吵闹闹,实在是看不过去了,行军作战就那么一回事,一是赢,二是输,如今各项准备都已经做好了,宣战也宣了,先头部队都已经在台湾与人交锋了,这里还在讨论什么时候出兵。
    刘光久、李占椿等人,被刘永福说得老脸微红,不得不不站出来说道:“一切但凭总督大人吩咐。”
    “既然这样,三天之后,我海陆官兵渡海峡,攻占基隆、淡水,接应魏季尘的定辽军,一举收复台湾。”刘坤一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他也是被光绪逼得没有办法了,一日三封电报催促。
    刘步蟾、刘永福等希望渡海作战的将领都是松了一口气,只有魏光焘等人有些闷闷不乐。
    刘坤一说完之后,众将都下去做准备。
    出了大厅,刘步蟾叫住刘永福,向他道谢:“多谢刘老将军刚才声援在下。”
    刘永福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说道:“这原本就是好事一件,想不到拖了又拖,也不知总督大人是如何想的。”
    刘永福出身不好,黑旗军原本就是反清的义兵,刘永福归顺清廷之后,清廷自然不待见他,原本刘永福率领三千黑旗军回国,中法战争之后,被减至了300人,甲午战争后,他才募满两个营的兵力入台湾。
    刘永福空有一腔报国心,却无报国门,此次,听到清廷对日宣战,有意收复台湾,心下欣喜,来了之后,才知是这个样子,各军推诿不前,才仗义执言。
    刘步蟾笑了笑,并未接着刘永福的话说,而是转移话题道:“魏贤弟对您老可是尊崇有加,要是知道能够与您老并肩作战,想必心中一定高兴了。”
    “魏季尘这个后生仔当真了得,刘某也希望能够与他共抗倭人。”刘永福对魏季尘也是佩服有加。
    刘步蟾一看有戏,便极力结交,刘步蟾已经看出来了,李光久等人似乎对魏季尘有些意见,因此每次刘坤一询问出兵的意见之时,他们都会寻找各种借口,他可不想这些人去了之后,拖魏季尘的后腿,结交了刘永福,自然能够及时明白他们那些人的动静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 川上操六的毒计
    日本长崎,为了能够及时指挥前线军队作战,日本战时大本营已经搬迁至此
    当晚,当川上操六得知魏季尘被己方军队困在一个小山头的时候,他兴奋得一夜未睡
    次日作战会议上,川上操六当即便把这个好消息向睦仁以及其他几位大臣通报
    “陛下,诸君,如今魏季尘此人虽然被帝国军队团团围住,但是魏季尘此人一向狡猾,几此都是死里逃生”
    川上操六见众倭人兴奋之余,都是郑重的点头附和,便接着说道:“因此,不得到魏季尘真实确切身亡的消息,我们就大意不得,我认为,第二师团要尽快解决他,以免迟则生变”
    川上操六顶着两个熊猫眼,语气中不但带着兴奋,多的是带着不安
    他害怕自己又空欢喜一场
    日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恨声说道:“如今,我们已经能够确定了,正是魏季尘此人怂恿了清廷对帝国开战,致使帝国不得不从两线出击,从而不能够一心一意的对付俄国人,此人着实可恨”
    大清朝廷,一些事情是藏不住的,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国家的利益
    “魏季尘此人不除,帝国永无宁日啊,他一手练起来的定辽军,竟然能够与帝国军队交战而不相上下”陆军大臣大山岩叹了一口气说道
    一场军事作战会议,似乎变成了对魏季尘的讨伐大会
    山县有朋以一个师团镇压朝鲜农民起义,以另外一个师团的兵力,想要故技重施,跨过鸭绿江,侵入辽东
    却没有想到遭到了徐道邦率领的定辽军以及聂士成的武毅军顽强阻击
    山县有朋竟然没有攻破中国人的防线,这让大山岩很是震惊
    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魏季尘便已经在鸭绿江一带,修建了牢固的工事,为可虑的是,他练成了一支强兵,一支能够与日本军队拼得不相上下的军队
    甚至,某些方面强,只是大山岩不愿意承认罢了
    大山岩在担心:中国地广人多,要是魏季尘再多练出这么几支军队来,日本国何以自处?
    同时大山岩又有些庆幸:好在魏季尘他再有才,也只是在陆军方面,否则,后果还真是不堪设想,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最怕的就是周围出现一个海洋大国
    陆军大国,他根本就不怕,就像是当年的蒙古铁骑一样,横扫天下,欧亚,但是却只能对日本隔洋兴叹了
    睦仁听到两人的这一番话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便微微颔首,说道:“传朕的旨意给佐久间卿,要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除掉魏季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