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魏季尘的话等到懂汉语的倭人转述一遍之后,在倭人俘虏中起了一阵骚动。
    他们纷纷鼓噪起来,周围看守的军士可不会跟他们客气,有谁有异动,对着腿就是一枪。
    报仇心切的众百姓听到魏季尘要活埋倭人俘虏,都是拍手称快,自发的拿起锄头、铲子。
    选了一块潮湿之地,片刻之后,便挖了一个大坑出来。
    “快走!”两名定辽军军士押解一名俘虏,把他们纷纷推进了大坑之中。
    “魏君,你会后悔的。”三好成行嘴中犹自不停的叫嚷。
    魏季尘并不回他话,而是接过一把铲子来,铲起一堆土,就往倭人身浇下去。
    一些倭人想要爬来,周围的军士便一脚踹下去,众百姓,军士齐心合力。
    没有多久,便将大坑填平,倭人都活活的埋在了下方。
    八名军士抬过来一块偌大的石头,镇压在面,魏季尘当即挥刀,一气呵成。
    众百姓军士看去,只见面雕刻着——镇倭碑。
    “魏帅,刘提督派人送来消息,港口的水雷都被清扫了,我们可以进攻刘公岛了。”
    刘公岛还有一些残余的倭人,不过,现在他们是插翅也难飞了。
    第三百零六章 四方震动
    京师,军机处,光绪在屋内来回不停的走动。
    翁同龢、恭亲王、奕劻等人也是一脸焦灼的坐着不动,这还是光绪好心,赐座给他们的,否则,等了一天一夜的他们早就吃不消了。
    房内空气凝重得让人呼吸困难,众人都是无心交谈,眼光也是随着光绪的脚步,无意识的摆动着。
    光绪不光走着,还时而摸了摸下巴,时而搓了搓手,显得很是局促不安。
    “唉,怎么还没有消息过来?难道失败了,难道还没有攻下来。”光绪又一次看了看毫无动静的门口,不由出声喃喃自语道。
    自从昨天接到荣禄的电报,言定辽军和北洋水师已经行动了之后,光绪就显得很是焦躁,连夜就召集了军机处的几位大臣,亲自等着消息的到来。
    定辽军在出师之后,才将军情禀报了荣禄和军机处。
    这一战,可是牵动整个大清朝廷的心啊,光绪等人虽然决定了参战,但是万一这次袭击失败,说不定就会在朝野引起一片反对声,从而使得事情又变得麻烦无比。
    而这一战胜利的话,会给朝野带来无尽的信心。
    “陛下,这才过去一天而已,倭人又不是泥做的,即便定辽军再精锐,也不可能在一天一夜之间收复威海卫啊。”翁同龢不由出声宽慰光绪的心情。
    不过,从翁同龢时而瞟向门口的眼神中,便知,他自己和光绪一样,也是心甚急。
    恭亲王颔首道:“以本王的估计,收复威海卫,估计要花个两、三天的时间,当然,这是最好的情况了。”
    三天的时间?
    光绪无力的坐回御座上面,看到恭亲王等人都是一脸憔悴的样子,不由关切的说道:“是朕太过心急了,众卿家不如先回去等着,等了一夜,也合该累了。”
    那曾想,光绪的话一说完,众王公大臣异口同声的回道:“臣等不累。”
    说完之后,众人都是尴尬的相视几眼,看来,大伙都是心急如焚,却又不想表露出来啊。
    咚咚咚…
    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顿时便惊醒了房内的众位王公大臣,他们无不伸长脖子,双手扶着椅子,身子前倾,将眼光看向外面。
    莫非有消息传来了?
    片刻之后,只见李莲英领着几名小太监出现在门口。
    众人都是失望的暗中叹了一口气。
    “陛下,王爷,奴才奉太后之命,带来了一些御膳。”李莲英细声说道,他眼光老道,善于察色,见到众人失望的表情,便明白了一切。
    光绪有气无力的说道:“朕还不饿,你就分给其他人吧。”
    光绪不吃,其他人谁敢吃呢,众大臣悄悄咽了咽口水,连连摆手,俱说自己也不饿。
    李莲英无奈的看向光绪。
    光绪只好拿了一些食物塞进嘴里,只觉得味同嚼蜡。
    “陛下,既然还没有消息,奴才就退下了。”李莲英也是前来打听消息的,此时也不得不失望而归。
    等到李莲英走了之后,君臣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翁师,征讨诏书准备好了吗?”半响,还是光绪首先打破沉寂,出声询问翁同龢。
    天朝讲究的是师出有名,向倭人宣战,自然要陈列出倭人的各项罪状出来了。
    翁同龢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这些东西一般由他写。
    “回陛下的话,已经准备好了。”翁同龢连忙回道。
    “要不,先将诏书宣告于全天下,与倭人宣战?”光绪以不肯定的语气看向众位大臣。
    恭亲王不轻不重的说道:“陛下,还是等等吧,等到战胜的消息传来,盖时宣告也不迟,而且效果会好一些。”
    光绪还待再说,门口陡的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