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好在,旁边的魏季尘连忙解释道:“我最近注册了一家快马货运公司,公司有两艘小轮船,一艘就是上次你赠送给我的快马号,还有这艘就是眼前的飞马号,这个,我实在也没有想到这艘货轮速度会如此之慢,早知道就不派来了。”
    刘步蟾比魏季尘更尴尬,刚才还再别人面前说别人东西破旧呢,重重的咳嗽几声之后,刘步蟾讪讪说道:“子杰,不是我说你啊,你对海事一窍不通,弄这个海运公司,不是专门来赔钱吗?”
    “我也是一时头脑发热,如今身家都投进去了,想收手也来不及了。子香兄,你看能不能够介绍你个海事人才给我,雨臣兄就不错,他回来后,你就把他介绍给我吧。”魏季尘趁机说出了自己早就有了的想法。
    “雨臣?你确定,要知道,他可是受伤不轻。”刘步蟾有些好奇的问道。
    魏季尘摆摆手,笑着说道:“这我知道,我不看重这些,我看着的是雨臣兄的大脑以及英勇无畏的精神。”
    “子杰,想不到你对我们这么关照。”刘步蟾沉吟半响,轻轻说道,他心中以为,魏季尘是因为想到杨用霖以后生活无着落,才故意提出聘请他的。
    魏季尘也不多做解释。
    在海上这几日,魏季尘一直跟在刘步蟾身后,仔细看他如何指挥舰队,刘步蟾看他对舰船还真有兴趣,专门派了一位大副在一旁解答他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魏季尘有心结交,刘步蟾对这位名满大清、见识不凡的魏将军也是敬佩不已,没有多久,两人便由点头之交变成了生死之交。
    魏季尘登上港口那天,刘步蟾更是离开定远号相送,这可是他自舰队修理好之后,第一次踩上陆地,可见刘步蟾对魏季尘的感情不可同日而语。
    海城定辽军临时指挥部,众将领汇集一堂,站得满满的一屋子。
    有原魏字军的将领,李云飞,王士珍、张猛、赵虎等人。
    有经验丰富的老将:徐邦道、马金叙、姜桂题等人。
    当然,还有从武备学堂毕业原本在其他军中当教习或者是中级将领的:冯国璋,王英楷,何宗莲,曹锟等人。
    李云飞站在最前面,其余诸人都按照原职位大小落坐,看到如此多的将领,李云飞不由感慨万千,曾几何时,一支两千来人的小部队,会发展到如此庞大,以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啊。
    可是子杰硬是化腐朽为神奇,在战争中魏字军非但没有损失,反而人数越来越多,而战争结束之后,去了一趟京师,更是弄了个定辽军出来。
    “在众位大人的努力之下,士卒终于招募满了,而大人也将于今日晚上到达海城,相信不过几日,我定辽军便要成军了,众位多日来的辛苦也有了回报。”李云飞不敢托大,都称众位大人,要知道下面坐着的徐邦道、马金叙等人,无一是比他的资格老。
    众人显然是早就得到魏季尘今晚到达的消息,对李云飞的话并没有任何意外,脸上都是挂着淡淡的微笑,要知道,一旦定辽军成军,想必大家都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马金叙笑着说道:“魏将军带来六千多士卒,我们定辽军的人数将达到一万五千多人,这还光是步队的人数,如果加上马队、炮队、工程队、辎重队,恐怕会有两万之巨,将成为大清首屈一指的新军,看来朝廷对我们寄望甚重啊。”
    徐邦道咳嗽了一声,郑重的说道:“这辽东为四战之地,倭人虽然同意撤军,但是心不甘情不愿,迟早还会惹是生非,我们定辽军看似人数多,如果这么一比较,其实也没有多少了。”
    “徐大人说得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定辽军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想必是为了保我辽东之安稳,如此,我们必须以倭人军队为假想敌,必须日夜操练,早日成为精锐之师。”王士珍点头出声说道。
    现在众人的职位都还没有确定,互相间都称大人。
    曹锟坐在末座,看到几位谈笑风生,不由心生羡慕,但是同时心中又庆幸不已,不知道自己有何德何能,一个小小哨官,竟然会被魏将军看上了,这次非但免遭遣散之厄运,至少还会弄个营官来当当了,想到这里,不由对魏季尘暗生感激。
    “报,诸位大人,大帅离海城不足五里之地。”一名通信兵一脸喜意的前来禀报道。
    “众位,准备一翻,看来是时候出去迎接大人了。”李云飞笑着站起来说道。
    “正当如此。”众将领纷纷起立。
    而此时,坐在马车中的魏季尘却拿着一张纸冥思苦想着,时而还猛的喃喃自语一声。
    “相公,你勾勾画画在做什么?”坐在一旁的苏芷娘见魏季尘紧锁眉头,无从下笔,不由没话找话说。
    “人事任命,难啊。”魏季尘哀叹一声,定辽军的人事任命,会由他先确定,然后向朝廷奏报,如果没有大的问题的话,一般都能够通过。
    虽然招揽了那么多的人才,但是魏季尘悲哀的发现,将领还是不够,一些中低层将领只好从军中挑选了。
    首先最重要的是营务处。
    营务处总办自然是李云飞了,营务处下面设得有执法营务处、督操营务处等重要的营务部门,魏季尘自然要牢牢抓在手心。
    除此之外,魏季尘还设想在营务处设立一个参谋军务营务处来,也就是西式军队中的参谋部了,这样才会尽量减少战争中主将的失误。
    除营务处之外,还有一些文职部门,粮饷局就任命言敦源为总办吧,由于以后快马货运公司的总部肯定会设在旅顺,因此言敦源在天津暂时聘请了一位经理,其本身却随魏季尘来辽东了,可以能够身皆数职、
    军械局,这个没有多加考虑的,肯定交给阮忠枢了。
    其余像洋务局、军医局等不怎么重要的位置原来的官员就能够胜任。
    洋务局并不是办洋务的,里面其实包括步、炮、马队随营学堂,能够培养中下级军官,当然,里面还设有外文学堂,教将领们德文,英文和日文。
    文职官员基本上没有多大的问题,现在就到领兵的了。
    首先是步队。
    定辽军步队是按照现今德国的方块师构架衍生而来的,分左、中、右三翼,每翼设二分统,每分统辖步队二营,每营大概有一千二百来人,而每营分四队,每队三哨,每哨六棚。
    这样算下来,步队满编制的话就有一万五千来人了。
    左翼翼长可以考虑马金叙,中翼翼长可以考虑徐道邦,右翼翼长可以考虑姜桂题。
    老将出马,一个顶两,步队可以算是传统的兵种,交到他们手中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反正训练的话,是由教习处负责。
    然后就是炮队了,炮队的话,在以前的淮军中,只是在各营中有,并未独立成军,如今按照德式编制单独成军,就必须要交到中西式兵法都皆通的人才手中了。
    这个人就是段祺瑞,倒是没有什么好烦恼的。
    炮队设一分统,统带为段祺瑞,合计将士两千多人,大炮八十多门,以后会淘汰旧式大炮,都会换成克虏伯炮射速炮,这样一来,自己的定辽军炮队实力将会是中国几支军队最强的了。
    马队的编制也是一分统有两营,不过马队的营编制人数较少,每营只有将士五百来人,但是有马六百多匹,这样马队就共有一千来人了。
    马队的统带魏季尘属意虎子。
    最后还有特战队和工程队。
    工程队包括桥梁队、地垒队(筑城)、爆破队、雷电队(地雷)、修械队、测绘队、电报队,每队的人数都不确定,不过总人数魏季尘估计有一千来人,管带自然是王士珍了,王士珍中西皆通,很容易接受新式玩意,他再合适不过了,除此之外,王士珍还可以入参谋处。
    特战队,五百人的编制,队长为猛子。
    而像冯国璋,王英楷,何宗莲,李纯,陈光远,曹锟等人,或当步队里的分统,或当营官,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这样,自己的定辽军就当中就有老有少,有懂打仗出身的,有从武备学堂毕业的,算得上是中外汇集了。
    这样一支军队,还怕训练不好吗?魏季尘满心期待起来。
    第二百二十章  成军誓言(求红票)
    马车在轱辘轱辘中前进,魏季尘在里面也大致确定了各高级军官的职位,而大量的中、下级军官,不用说,肯定是从原魏字军中挑选出来。
    原有的编制将会被完全打乱,像从徐邦道的拱卫军中招募得来一千多人,姜桂题的桂字军中也招募得不少的士卒,魏季尘当然不会让他们还成建制存在。
    “大人,海城到了。”门外传来王怀庆的禀报声,打断了魏季尘的遐想。
    “这么快就到了吗?”魏季尘喃喃自语一句,看到对面的苏芷娘正看着自己,不由笑着说嘱咐道:“芷娘,你就不必出去了,一会让怀庆安排下,你就直接去府上吧。”
    李云飞在海城给魏季尘物色了一出别院,可以用来安排家眷。
    苏芷娘重重的点了点头,脆生道:“相公请放心,我自己会照顾好自己。”
    魏季尘笑笑摸了摸她额前的流海,转身而下。
    苏芷娘从出生到现在,就是这段日子经历的事情最多了,好在这个小妮子并不惊慌,而且尽量不麻烦魏季尘,有什么事也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魏季尘一出车门,便看见前面城门,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前来迎接的将领。
    段祺瑞、李纯、陈光远等人也后面赶了过来,当看到对面肃立的军士,精神奕奕的将领时,不由挺直了一下自己的胸膛,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
    曹锟还是第一次看到魏季尘,他站在稍微后面的位置,见对面流星阔步走来一位身穿一品武将服饰的年轻人,温文尔雅中带着淡淡的傲气,似乎所到之处,他就是中心,让人不知不觉的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这就是我们定辽军的总统魏季尘吗?曹锟的步伐不自觉的也加快了许多。
    “众位,你们辛苦了。”魏季尘看着眼前一帮认识不认识的将领,眼光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
    “大帅。”李云飞叫了一声,眼中带着激动以及欣慰。
    “魏将军还记得我这老朽之躯,以后我这身老骨头就交给你了。”马金叙、徐邦道等人都是含笑说道。
    “将军!”张作霖神色有些复杂的看着魏季尘,魏字军扩编成为定辽军,张作霖心中又有些患得患失起来,但是想到如今的长风镖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在这辽东之地已经创出了不小的名号,心中释然了,有魏季尘作后盾,何愁长风镖局不能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我张作霖一定不会比王士珍他们混得差。
    “走,我们回去再说。”魏季尘笑着领先走往城内。
    “大人,这几位是王英楷、何宗莲以及曹锟。”李云飞为魏季尘介绍道。
    王英楷以及何宗莲在甲午之战中,都是骁勇善战,屡挫强敌,军功显赫,只有曹锟是名声不显,此时看到李云飞把自己和前面两人一并介绍给魏季尘,不由向他投去了感激的一瞥。
    殊不知,自己其实是魏季尘电报中点名之人,李云飞自然不会落下他。
    魏季尘都是一一含笑见礼,稍微鼓励两句。
    “宋帅呢?”魏季尘好奇的问道。
    马金叙无奈的回道:“宋帅原本还想见你一面再走,可惜朝廷来电催促,已经率兵前去山海关了。”
    除了留守必要的军队外,中日双方有默契的开始将两国集结在停战线的各路军队分部慢慢撤走。
    没有再见宋庆一面,魏季尘心中有些遗憾。
    众人一路上有说有笑,不多时便入城进入官衙的大厅之内。
    魏季尘坐上首位,看到下方人头攒动,将星璀璨,心中豪情顿生,踌躇满志。
    底下大部分将领都是在甲午战中表现突出之人,现在被自己集中到了一起,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诸位!”魏季尘看到下方将士已经静静站好,便朗朗开口道:“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各支军队,但如今你们站在了下方,那就只有一个名字——定辽军。”
    看到众将若有所思的样子,魏季尘继续说道:“我们聚集一堂,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以我中国之精锐,打造一支能够与列强相媲美的新式陆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但是如今我中国军队落后列强太多,没有时间让我等再积跬步,因此,我要诸位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出来,大步向前,以至千里。”
    魏季尘看到下方年轻将领都是神情都一些激动,不由提高声音说道:“前无经验可借,外有洋人讥笑我们不自量力,我们都是先行者,即便中途坎坷,前路渺茫,我辈身为中华儿女,亦当义不容辞的承担责任,披荆斩刺,勇往直起,百折不饶,为今日之中国练出一支精兵,将我定辽军练成一支能够与列强各国相抗衡的新式陆军!”
    “你们!”魏季尘眼中爆发出一道精光,正色道:“都是当世之杰,都是我魏季尘精心挑选之后,觉得可以托付之人,如果连我们都不能练成强军一支,我不知道,当世中国,还有谁有此能力。”
    “外辱连连,失土赔款,我中国已经到了岌岌可危之地步,若我们还不奋起直追,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便要像非洲的黑人一样彻底沦为列强的奴隶,而我们这一代人,将成为历史最大之罪人。众位,还请与我魏季尘一道,练强军,御外辱,解救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魏季尘站起身子来,弯下腰,郑重其事的拜托。
    他这番话,首先为定辽军立下建军的目的,旗帜鲜明的提出——那就是抵御外辱,与列强相抗衡,这与那些大多成立起来,为镇压国内叛乱的军队有本质的区别。
    底下众将无论先前是抱着何种目的而来,但是此时,他们都被魏季尘的话语所感染,身为中华儿女的一员,他们感同身受,想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连连遭受到列强的侵略、欺压,众将心中都是深深的耻辱。
    而魏季尘明确提出定辽军是抵御外辱的军队,与列强相抗衡的军队,更是让他们产生了共鸣,众人一个个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激动万分。
    徐道邦脸色潮红,咳嗽一声道:“大帅请放心,我老徐定当为定辽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马金叙附和道:“大帅一番话,犹如当头棒喝,从此之后,世上再无毅军的马金叙,只有定辽军的马金叙。”
    姜桂题自小生活艰难,目不识丁,还参加过捻军,当过大清朝的反贼,投降朝廷之后,也是浑浑噩噩度日,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此时他心中终于明白自己该为何而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