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重回九零之暴富人生 第16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咏珊无奈地笑笑,随即停下动作乖乖坐下。
    这些年来,学校里只要有什么美术比赛,班主任刘老师便派她出去参赛,每回也不辱使命替班级年级以及学校拿回了奖牌。
    曹奶奶自从看到她的那些奖状奖杯后,就一门心思认定她的手很金贵,平时看到她干活时便急忙过来制止。
    赵咏珊哭笑不得,即使她说过好多回不碍事的,但是老人家在某些方面总是有些固执的。
    渐渐的,赵咏珊便不再这些方面去“违逆”了。
    老人家说啥是啥。
    小姑娘从小就很少感受到来自长辈的疼爱,老师算,沈师姐算一个,其三便只有曹奶奶了。
    这些年相处下来,小姑娘倒是真将曹红梅当成亲奶奶一般看待了。
    玉米排骨汤喝完后,小姑娘便跟曹奶奶说了会话,然后回到房间里开始画画。
    前几天老师给她吩咐一件事,叫她画一幅画作出来,创作主题内容不限,参赛画种也不设限。
    老师这些年来是首都和盐城两边跑,当然主要还是住在首都,住在盐城只是为了更方便地教导她。
    这次布置完作业后,老师说到时候等她画完,他会拿这幅画去国外参赛。
    所以这些天来她便一直在纠结自己的创作主题,但一直没有好的灵感,画笔也因此迟钝起来。
    于是这些天,闲暇的时候她就爱在安静的房间里抛开思想上的枷锁在纸上展开无边的探索,简称就是信笔涂鸦。
    乱画了好多天后,赵咏珊终于抓住了那灵光一闪,从而确定好了自己的装作主题。
    这回她想要表现出来的画面是烈日炎炎的夏天,灰墙青瓦的大院,梧桐树,桑梓树相继撑起了绿伞,穿着素色连衣裙的少女,还有穿背带短裤的小小少年在门口玩耍,旁边阴凉处坐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女人含笑望着孩子们玩闹,男人一手提着蒲扇一手吃着西瓜,温柔的目光放在女人身上。
    这幅合家欢的画面一直藏在小姑娘记忆深处,这是她最最幸福的回忆,也是她心中家最原始的模样。
    所以,她这次的创作主题是“家”。
    这次她打算用素净的水墨来勾勒记忆里的“家”。
    墨韵见笔,浓淡有韵。
    小写意是细腻勾,记忆里云淡风轻的画面,在此刻被毛笔细腻勾出轮廓,又用泼墨笔调渲染浓淡,将画面润泽出来。
    这幅画,她陆陆续续画了一个星期,画完后,便端端正正的落款,印上老师送给她的田黄石印章,落在名字的下面。然后她便让妈妈送去装裱店精心装裱,再寄到老师家里。
    一个星期后,老师打来电话说她这次的画作意趣灵动,用墨对于“黑、白、灰”的安排巧妙有序,白纸空间以及整体上的留白把控十分精准,关于线的疏密变化搭配也十分合理,虽然在技法方面仍存在瑕疵,但是瑕不掩瑜,这幅水墨画完成度已经是十分高了。
    得到老师的评价后,小姑娘先是窃喜了几天,后面逐渐恢复成淡定常态。
    再后来,小姑娘便没再关注这事的后续了。画作已成,剩下的事情就不关她的事了。是否能够获奖那得看外部因素。
    而这外部因素也是不可控制的,既如此,不如忘怀。
    一个月后,华英中学小学部开始了结业考试,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是直升的,除了个别成绩着实低到不行的,只能择读别的学校。要不然的话,就只能是靠关系进去。
    跟小姑娘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也就乌桃、季芙芙、晏辞庚这三人。
    按照他们平时的成绩,是完全能够直升本校的初中部,因此,小姑娘并没有去关心这个问题。
    结业考试结束后,便到了小学部的毕业典礼。
    在这次典礼上,小姑娘被刘老师推荐上去跳了一只独舞。
    跳完后,淡定的小姑娘难得害羞起来。
    周慕贞抱着小姑娘满眼欣慰,看到女儿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亭亭玉立的模样,她的一颗老母亲的心被揉捏得幸福又酸涩,甜蜜又刺痛。
    其中百般滋味,不为外人道也。
    以前那个满身棱角的、被亲缘所伤害的女孩终于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娇宠的长大了。
    她未曾受过寄人篱下的冷眼,也不曾被父母所离弃,更不曾在成长路上无人倚靠。
    如今的她,学业优秀,聪慧灵敏,钟灵毓秀。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在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眉宇间所展露出来的自信是耀眼的,且璀璨夺目。
    这份自信会在她未来人生路上,成为她最最重要的基石,也是她攻克疑难的灵丹妙药,
    满身荣光与锋芒内敛,成就她一身温柔。
    周慕贞在此刻,真的真的已经满足了。
    时光往复,命运终究是善待了他们一家人。
    毕业典礼结束后,好友之间三三两两的聚会便多了起来。
    小姑娘对这类的聚会并不热衷,她也没什么需要去特地联系的。
    她想要见到的朋友在上初中后还是能随时见到,说不定等开学报道后大家还会被分到同一个班。
    但是乌桃喜欢凑热闹,只要有人邀请她,她就会拉着赵咏珊一起去玩。赵咏珊敌不过好友的磨蹭,便只好陪着去了。
    为着小姑娘的聚会,周慕贞还特意延迟了暑假旅程。等小姑娘忙完聚会后,已过了一个星期。
    一家四口先是飞去了内蒙古在那边玩了一圈,还在草原上住了一段时间的蒙古包,每天醒来后放眼望去便是辽阔的草原景观,亲身感受到“风吹草低见牛羊”,宁静安逸的原生态环境,舒服极了。
    等到天气稍稍变热后,他们又去了呼伦湖,在那边呆了一个星期左右,气候凉爽宜人。
    在那边,傍晚能看到壮丽落日,晚上还能见到漫天繁星,生活简直不要太惬意了。
    于是,本来打算只待上半个月的旅程,他们又延长了一个星期,等到暑假过了一半后,这才飞去了首都,准备在那边过完剩下来的假期。
    这回他们居住的地方仍旧是柳荫胡同,因为小姑娘落地首都后,想要第一时间去探望老师,正好周慕贞也懒得折腾,便带着他们住在那边,跟楚老当起了邻居。
    楚老得知他们这边冷灶没开火后,便热情邀请他们过来吃饭。
    于是,周慕贞一家四口便开始了光明正大的蹭饭生活。还别说,其实挺方便的。
    每天周慕贞和赵骁就是出门去逛街,小炎有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出门,有时候就陪着姐姐在楚爷爷家里玩。
    而且,楚爷爷家有个和他同年龄的曾孙子,两人便时不时约着一起玩,短短几天的功夫,两人好得都能穿一条裤子了。
    晏辞庚接到赵咏珊的电话后,说她已经到首都了。挂断电话后他噌的一下站了起来,将家庭教师吓得一跳。
    晏辞庚绷着俊秀的小脸,立即放下手里的书本跑出书房。家庭教师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见学生直接走人后他有些傻眼,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刚才说的课是不是有毛病。
    他有些坐立不安,但随即又想到刚才那通电话,想着或许不是自己的问题。
    晏辞庚出了自己的院子后来到正院,小跑穿过游廊后,推开其中的一扇门,跑了进去,结果把里面的人吓得一跳。
    莫老爷子看到外孙这幅急冲冲的模样,不禁问道:“出了什么事情啊,这么着急?”
    晏辞庚没想到里头除了姥爷,还站着一圈的人,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小少年迅速控制住急促的呼吸,双眸黑亮,平稳地道出自己的意图:“姥爷,我想出门玩。”
    莫老爷子闻言有些纳闷,自从小庚来这后每天都闷在自己院子里读书,平时那些小辈叫他出去玩一贯是推托,怎么今天想出门了。
    但是男孩嘛,这个年纪本该就是活波爱闹的,老是闷头读书算怎么回事。
    因此,莫老爷子大手一挥,立即叫来身边的勤务兵,“你陪着他去玩,多晚回来都没事。”
    勤务兵叫陈逸秋,今年刚调来的新兵,对于首长的安排,一眼一板地道“是”。
    晏辞庚不想带外人出门,但是瞧着姥爷的意思,应当是拒绝不了的。未果他只好带着陈逸秋出门。
    或许是看出了晏辞庚的不愿,陈逸秋摸着后脑勺,憨厚道:“你放心,首长叫我跟着你出去只是为了保障你的安全,我不会碍事的。”
    第292章 柳荫胡同(千字章,今天歇会,明天复更)
    晏辞庚虽然是被宠大的,但是身上一点骄横的气焰都没有。
    他立即温和道:“谢谢小陈哥,今天麻烦你了。”
    莫老爷子看着外孙出门,眼底的笑意愈盛。
    旁边的人看到后,立即夸赞道:“刚才那位小少年是您老孙子吗,看着可真聪颖,有您年轻时的风范。”
    莫老爷子知道那是别人的特意说的好话,但是他就喜欢听这些。
    他笑呵呵道:“那是我外孙,从小在我身边长大的。”
    莫老爷子这一生结了三次婚,第一次是成年后听从家里父母安排娶了第一任妻子。但那时家国飘摇,风雨欲来,他不甘平庸麻木,便抛下了新婚妻子参军入党。
    在战场上躲过枪林雨弹,靠着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后来新中国成立他荣归故里,却得知父母亲人还有新婚妻子都被死于炮火之中。
    他孑然一身回归行伍,后来在组织的介绍下认识了第二任妻子,两人育有二子一女,但在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大出血,双双而亡。
    第三任妻子是部下的妹妹,偶然相识后便迅速落于爱河,这也是老爷子最喜欢的一任妻子,育有一女一子。女儿自然是莫凝了,儿子是莫郗珏。这双年纪最小的儿女是莫老爷子的心头肉,连带着外孙晏辞庚也成了莫老爷子最疼爱的孙辈。
    晏辞庚出了大门后,陈逸秋跑过去将汽车开来。
    他眉头微微一皱,见小陈哥开的是军用吉普,便走过去道:“这辆车太招摇了,家里有别的车吗?”
    陈逸秋立即回答道:“有的,车库里有一辆大众帕萨特,是莫郗珏同志前几天开回来的。”
    莫郗珏是晏辞庚的小舅舅,两人年龄差个七岁,从小就住在一个院子里,关系特别好。
    因此,晏辞庚想用小舅舅的车,毫无负担。
    他温声道:“那你把这辆车开回去吧,我去拿车钥匙。”
    陈逸秋迟疑道:“这个,要不要问下莫郗珏同志啊?”那位爷脾气不太好,而且也不爱别人动他东西。
    晏辞庚用轻松地口吻道:“没事,小舅舅那边我会去说的。”
    于是陈逸秋便载着晏辞庚来到柳荫胡同。
    晏辞庚下车后去敲门,敲了许久后没人应声。
    这时,斜对门有人出来,见到晏辞庚敲门便问道:“你找谁啊?”
    晏辞庚转身,看到说话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便礼貌地说明来意。
    老太太“哦”了一声,招手道:“那你进来吧,珊珊在这里呢。”
    老太太将手里的垃圾扔进巷子口的垃圾桶后,见晏辞庚还没动身,便笑着重复道:“珊珊在楚先生这边学画,几乎每天都过来,现在人应该在书房里呢。”
    晏辞庚十分礼貌地向老人道谢:“谢谢您,那就麻烦您带下路。”
    陈逸秋停好车后,便跟在晏辞庚身后。
    老太太以为这个子高的是少年的哥哥,也没在意,便带着他们二人进了四合院,穿过外院后来到内院。
    进院子后,老太太看到前面的一个身影,便叫住那人,“素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