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梦见把铜板推回去,“我说这是给哥哥的路费,给了怎么能再收回去?”
    “若是想学,在我得空的时候,可以来寻我。”
    又看阿弦长柳她们,“你们也是。”
    多识几个字,不说前程,说出去也有面子,只是没门路,也没有人会愿意教她们,现在喜不自胜。
    长柳道,“那就多谢妹妹了。”
    她沉吟了下,道,“不过若是妹妹肯教我们背书写字,这钱也不能让妹妹自己出,若是日后需要什么了,来找我们即可。”
    她这话是对所有人说的,她是春喜姑姑身边的得力宫女,而且这话说的有理,都没有让她们教束脩,只是多出一些钱买书,大家一起看,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她们的月钱可比梦见多,一本书虽然贵,可是大家凑一凑,还是能凑到的。
    她这么一说,大家纷纷点头,就这么定下了。
    祝九娘自梦见真的开始念书就开始头晕目眩——她居然真的识字?还能给人讲解,她她到底是怎么学的?
    她都没有开蒙!
    再听长柳的话,还有她们的神色,就是她再迟钝,也意识到了,教大家认字的梦见肯定是地位大不同了。
    想到这,她心中一口气就差点没有提起来。
    要骂一句,凭什么啊?!!!
    所以她到底是从哪里学会了识字?
    不止是祝九娘,春喜姑姑也好奇,这么大的事,她这个长乐坊的掌管人怎么会不知晓?特意把梦见叫了过来。
    对梦见,她并不需要多拐弯抹角,直接问道,“你识字?如何识的?”
    梦见道,“家中有先生,我曾听过,会一些,但并不多。”
    “只是听过?”若真的是这样,那也已经足够惊人了,只是听过就能识字。
    仔细一想,确实除了这之外,她并无习字的机会了。
    春喜不由的再次打量她,心里不由道了声可惜,“真是个聪明孩子。”
    沉吟了下,这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以后你想教去教吧,但是切勿耽误了练功。”
    梦见道,“多谢姑姑。”
    春喜姑姑之前就觉得梦见前程可期,说不定有一场大富贵,现在看她居然还会识字,更觉得她将来,前程说不定比自己想的还要好,“不必谢我,这是你自己的本事。”
    她怎么会不知道?如此一来,她整个人在长乐坊都超然了。
    怕是不会再有人得罪她。
    想她这一步步的走的,入宫才多少时间,本身才这么小,这是她有意为之还是无意的呢?
    梦见还教她们写自己的名字,虽然只是用最粗糙的纸,笔是烧焦的木棍,可是每一个人看着自己的名字,都不由的喜笑颜开。
    而且,她们几乎每个人都会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走起路来都昂扬了三分。
    第38章 038
    长安书肆极多, 虽有印刷术, 可没有普及, 多以手抄本为主, 厚一点的书都要一千文一卷。
    像千字文这样薄并且流传极广的书才便宜。
    ——从小太监口中知道了这事, 梦见就知道,她这点钱实际上买不了多少书的,像长柳她们可能会愿意为了识字,从月钱中扣出一部分, 可绝不会愿意花太多钱的。
    她想了想, 又让小太监打听哪里可以出版话本。
    因梦见无法出去,小太监识字不多,买旧书的时候, 只能听人推荐,其中有一次买来了一本叫《古镜记》的话本, 讲的一面古镜引发的六个小故事,掺杂鬼神, 充满了奇幻怪诞色彩,她念这本书的时候,所有人都听的津津有味。
    梦见对未来有了进一步的规划。
    小太监奇道,“妹妹打听这个做什么?”
    梦见道, “我想问问, 我的话本是否有书肆愿意出版。”
    经过了这段日子, 已经识了不少字的小太监已经习惯了梦见不但识字, 还十分早熟这件事。觉得自己已经不会再惊讶了, 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又再一次的跌破了眼睛。
    他的眼睛再次嗖的睁大,嘴巴也慢慢张开,“妹妹你还会写话本?”
    他不久前还一个字不认识呢,别管是话本还是什么史书,在他眼里,能写出来书的都是厉害人!而梦见现在才八岁(虚岁)吧?他也不觉得梦见是吹牛,脑中顿时闪过了之前听说过的神童。
    面对他带着崇拜惊愕的视线,梦见再一次重复,“只是先问问。”
    她也不知道行不行。
    小太监更恭敬了一些,“我先去打听打听。”
    自这天起,梦见就开始构思“话本”,知道这里印刷术并没有推广,而且话本种类并不多后,她就没有想过写长篇话本,怎么简短精炼的把故事写下来,而且要有趣精彩才是重点。
    实际上梦见觉得自己也没有多少文学天赋,不过她看过的很多文学作品,从《莎士比亚全集》到《福尔摩斯探案集》,梦见想了想,还是选择从后者入手。
    ——现在读书识字的多是男人,对男人来说,悬疑类应该比爱情剧更有意思。
    梦见用布裹着木棍在草纸上小心写,因这些纸也不便宜,她打好腹稿才写,她之前也在地上练习了不少时间,趴在桌子上用蝇头小字一点点的写满,因她白天都要用来练功,还要抽空教宫女阿弦她们识字,短短几页,她花了将近十天才写完。
    不过这个故事她却没有写完,她准备分上下两篇来写,把这些纸交给小太监,让他拿着这个去问。
    梦见的字可能在士大夫看来难看,可在小太监看来,这字写的实在好,整整齐齐的,看着就舒服。
    他小心的收下,“妹妹放心,我下次出去就问。”
    小太监也没有敷衍她,他也觉得梦见日后说不定有大造化,长乐坊那么多姐姐妹妹,可像梦见的,他可一个都没有见着。
    那仪态,那气质,他是没有有幸见过那些娘娘殿下,可他觉得,贵人大概就是这样了。
    得了空,出了宫,办完了事,他就奔着书肆去了。
    他之前来过,那管事看他熟悉,眉毛一挑,就看小太监拿出来一叠纸,“有人让我问问,你们愿不愿意出版这本话本。”
    管事一看那纸就眼皮子一跳,好险没有露出来嫌弃的表情,他们这书肆在长安也算小有名气,这样的纸他们真的第一次见。
    如果不是知道这可能是个太监,他都要现在把人赶出去了,可皇城脚下,一块匾掉下来砸到五个人其中四个人就会是官宦子弟,他们做生意,和气生财。
    管事心想,至少看看,再想理由拒绝,如果说看到草纸是让他失望一次,那打开后看到那字又让他失望了第二次。
    ——说真的,之前他觉得这个太监可能是哪家贵人的仆从,现在却有些拿不准了,贵人能用这纸?而且这还不是毛笔字。
    还是拒了吧,该找什么理由拒绝呢?
    在他思量着如何拒绝的时候,眼睛不由往下看起来。
    噫……
    梦见是写的半白话,乍一看觉得难以接受,可是白话可比文言文好读懂多了,这又走的悬疑路线,梦见为了缩短篇幅,剧情进展的飞快,这就让剧情进展的飞快。
    他本是随意的瞥,可一看就入迷了,表情不断的随着剧情变化而变化,手上的纸掀的飞快。
    就在他正看到紧张刺激的地方,就发现手上的纸没有了!没有了!
    他的一口气憋在了胸膛中,不上不下,下意识的就问道,“下面的呢?”
    下面的呢?!怎么就没了?!
    听到这句话,小太监的心落地,对梦见的佩服这一刻犹如滔滔江水,我的姑奶奶,这可真的太厉害了!
    这一家书肆他可是知道的,这个管事也是非常有文化的,居然能让他看的如此投入!
    ——管事之前掩饰的好,可他们做的就是察言观色的活,怎么会看不出他之前的嫌疑?
    这态度转变就是看了书稿才有的。
    听到管事的话,他道,“我们公子说了,下半篇还没写出来呢,确定这半篇刊登了,才会续写下篇。”他也没有拿捏态度,直问,“您看,这能不能出版?”
    管事思忖了下,这无疑是有风险的,因为之前没有见过这样的话本,而且单是上篇也不少了,字数远胜那些文言短篇话本,这意味着成本上升,可胜在新鲜,而且实在吸引人,他觉得大有可为。
    “这话本写的实在精彩,我觉得这可行,只是您也知道,这样的实在是新鲜,印刷不可能太多,而且我们要承担风险……”
    小太监道,“我懂,我也没有难为您的意思,咱们先试试水,如果行,再继续合作。”
    拿了承诺,小太监几乎是连蹦带跳的回了宫,见了梦见,也不叫妹妹,“姑娘厉害!第一次写书就有书肆愿意刊登!还说您写的好!”
    梦见也没有想到如此顺利,她道,“多亏哥哥你在外奔波,若没有你,哪能印刷?若是继续合作,日后恐怕还要多亏哥哥,这样吧,日后得的酬劳,我和哥哥一人一半。”
    小太监现在更觉得她日后有大造化,虽然眼馋钱,可是更愿意在她面前卖个好,可一分不要也不行,想了想,“这样吧,咱们三七分,我三您七,我不过是跑跑腿,哪里要的起这么多钱。”
    梦见听了,也没有推辞,想给的话,日后多的是机会。
    小太监又拿出来一叠纸,“姑娘就用这纸来写吧。”草纸实在是太容易碎了。
    说完后,小太监顿了顿,期期艾艾的道,“要不,姑娘给我起个名字吧。”
    他本想认个干爹,让干爹来起,还能拉近关系,可现在不一样,他觉得梦见真的是个文化人。
    “你不是有名字吗?”
    小太监道,“哎,那叫什么名字啊,随便起的。”
    “我没有文化,之前字都不认得,全赖姑娘,姑娘就行行好,给我起个吧。”
    梦见:“你姓什么?”
    小太监:“候。”
    梦见想了想,“不如就叫侯景顺吧,祝你前程顺遂。”
    侯景顺喜的唇角咧到了脑后勺,干脆的道,“谢谢姑娘起名,以后小的就叫侯景顺了!”
    ***
    梦见练功之余继续写下篇。
    这个时候,这篇《夏洛传奇》的话本小说终于出版了,为了节约成本,书肆又把那半篇给拆了一部分,准备若是可行,就分四篇发出去。
    无论是管事还是老板,都觉得这还是有的赚的。
    可是他们实在低估了这种新鲜话本的影响力。
    现在话本不多也就罢了,还多是神鬼,什么都和神鬼联系在一起,哪里能和悬疑探案来比?
    他们也是有数的大书肆,每日客人极多,他们推荐总能卖出去不少。
    这样一天没过去,就在他们要打烊的时候,就看几个小厮冲了过来,气喘吁吁的道,“等等,等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