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98章 心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夜无话。
    翌日,沈采萱一行三人继续前往棚户区找人。
    一上午过去了,毫无进展。
    眼看到了饭点,沈采萱让车夫载着他们去沈寿山家。
    沈寿山家与鼎丰楼的总号位于同一条街,处于温阳县城的繁华地带,距离棚户区这种贫民窟甚远,差不多隔了半个城。
    “四娘,吃个午饭而已,在哪儿不是吃呢?有必要跑那么远么?”沈世华急着找他大姐,不想为了一口吃的,来回耽搁太多时间,便想劝沈采萱打消前往沈寿山家的主意,“依我看,咱还是像昨天那样,在附近找个地儿,随便吃两口吧?嗯,昨天那家面摊子就不错,要不,咱还去那儿吧?”
    沈采萱早就料到沈世华会出言反对,便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拿了出来:“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来咱们这儿看画像的,前前后后加起来,至少有四五百人。棚户区里一共住了多少人,这个我说不准,但我猜测,应该不会超过两千。也就是说,咱们已经向棚户区里至少两成的人打听过消息了。
    “这个数量,算不少了,理应打听出一些眉目来了,可奇怪的是,除了昨天得到的两条线索,咱们再也没有找到其他线索。这就不禁让人怀疑,咱们是不是用错了方法,是不是应该换个思路?
    “伯祖父家所在的那条街,乃是全县最为繁华的所在,每天人来人往,汇聚着来自全县各地的人。这些人之中,应当有相当一部分是走官道过来的。我大姑他们,前来县城,多半也是走官道过来的。
    “说不定呢,这些人之中,就有人在官道上见过我大姑他们,甚至与他们同行了好长一段路程,知晓他们的落脚之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打算去伯祖父家所在的那条街转转,试着在那儿打听一番。嗯,那个,去都去了,顺便去伯祖父家吃个午饭。”
    沈采萱嘚啵了半天,说了一大箩筐的话,只有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沈世华哪里会是沈采萱的对手?经她这么一忽悠,深以为然,迫不及待的就要赶往沈寿山家。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沈采萱一行抵达了沈寿山家,受到了沈寿山一家的热烈欢迎。
    由于路程耽搁,这个时候已经过了饭点,沈寿山家的凉粉铺里虽然还有不少客人,但不是每张桌子都坐满了,沈采萱一行在秦长河的引领下,在靠窗的桌子前坐下。
    反正铺子里这会儿不是很忙,沈寿山和林氏便陪坐一旁。
    简单寒暄几句过后,沈采萱开门见山的问道:“伯祖父,伯祖母,我听说你们打算离开这儿去幽州,这事儿是真的么?”
    沈寿山一怔,诧异道:“啊,你、你听谁说的?”
    恰在此时,端着两碗凉粉的沈采莲路过这张桌子,沈采萱轻咳一声,扬声道:“还能听谁说,自然是听郑捕头说的。”
    说到“郑捕头”三个字时,沈采萱特意加重了语气。
    话音刚落,沈采莲身形一滞,原本匆匆行走的她明显放缓了脚步,同时微微侧头,貌似是在留意这边的动静。
    只听沈采萱继续说道:“郑捕头非常不想让你们走,特意拜托我,要我劝你们留下呢。”
    这话一出,沈采莲彻底停下了脚步,仿佛整个人都被定住了。
    不过很快,她又重新走动了起来,而且越走越快,将那两碗凉粉送到客人手中之后,便一溜烟的窜进了厨房。
    瞧她那反应,仿佛后面有条大狗正在追她似的。
    沈采萱将沈采莲的反应尽收眼底,对于沈采莲的心思,心中一片了然。
    或许是存在代沟吧,沈寿山和林氏与沈采莲朝夕相处,却不懂得她这个女儿家的心思。
    此时此刻,老夫妻俩压根就没有注意到沈采莲的异常反应,他俩的注意力全放在了沈采萱身上,正琢磨着该如何瞒过沈采萱,不让她知晓自家离开的真正原因。
    沈寿山目光游移:“啊,原来是郑捕头说的……”
    沈采萱追问道:“那么这事儿是真的么?郑捕头应该不是在信口开河吧?”
    沈寿山与林氏对视一眼,迟疑片刻,如实答道:“是真的……”
    沈采萱没有事先知会沈世华,所以沈世华来这儿之前,压根儿就不知道沈寿山一家要走。
    这会儿骤然听说这件事,沈世华大吃一惊:“啊?伯父,伯母,你们要去幽州?这,这是为什么呀?”
    还能为什么?
    不就是为了离你们家远一点,准确的说是离沈采萱远一点,不让仇家顺藤摸瓜,察觉到沈采萱的身世有问题。
    但,这种大实话肯定是不能够说出口的,只好搬出另一套说辞。
    沈寿山犹豫片刻,说道:“咱们沈家祖籍幽州,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上。四十多年前,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幽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偏偏那个时候,幽州又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灾荒,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我的爹娘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几个孩子外出逃荒。
    “万万没想到的是,咱们全家人刚逃出幽州,踏上云州的地界,就被一群流民冲散了。一家七口人,就剩下了我和我最小的弟弟,其他人都不知所踪。
    “咱哥俩算是命大,虽然一点盘缠都没有,却靠着乞讨,平平安安的来到了青州,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定居在了青州。这一定居,就是四十几年过去了。
    “或许是老了吧,近来我越来越想老家了,特别想回老家去看看,打听打听我父母兄弟的消息,只是一直没能凑够盘缠,这才一直未能成行。
    “托你们的福,这些日子以来,咱家靠卖凉粉赚了不少钱,有了这些钱,咱家再不用为盘缠发愁了。我寻思着,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就举家搬回幽州,也算是了了我的一个心愿吧。”
    沈寿山这一席话,九分真一分假,颇具可信度,很容易让不知内情的人信以为真。
    沈世华哪里会想到自己向来敬重的伯父会说谎哄骗自己,不做多想,一下子就信了个十成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