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哈哈…哈哈…”她们俩莫名就被她逗笑了,这口红若是涂的不好,确实很像个血盆大口,看着瘆得慌。
    “你们在说什么?这么好笑。”段家大嫂端着茶杯凑了过来。
    段梅芳笑道:“嫂子,我们在讨论口红的事情呢,你看我今天涂的口红,是海棠从潭市带回来的送给我的,好看吗?”
    “好看。我之前就觉得你应该是涂了口红,颜色好看得紧,不艳不淡,刚刚好。”
    女人天生爱打扮,一聊起这化妆品就有点停不下来的节奏,段家大嫂从自己兜里拿出一个口红来:“这是我上次在县里最好的商场里买的,花了八块钱,老贵了,可是颜色没有你这支好,容易掉色。”
    段梅芳接过她手里的口红,仔细辨认了一番,侧头问李海棠道:“海棠,你给嫂子买的这支口红花了多少钱?”
    “十二块。”这个价格很贵了,够买十斤猪肉了。
    “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这十二块的比八块的可要好多了。”段家大嫂笑道,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笑意盈盈的李海棠,这个小姑娘出手还真是大方。
    在她们闲聊化妆品的时候,厨房里的菜都准备好了。王耀兄弟俩开始收拾桌子,王丽和段梅芳则立即过去帮忙端碗筷,客人们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下,准备吃中饭。
    第43章 唐老师家拜年
    唐老师家拜年
    今天王家的客人特别多,满满坐了三桌,菜也准备得非常丰盛可口,鸡鸭鱼肉样样有,还有前世冬天李海棠最爱吃的羊肉炖萝卜。
    王丽给李海棠夹了一块羊肉,介绍道:“海棠,吃羊肉,这可是很难得吃到的东西呢。”
    “是啊,你们在哪里买到的羊肉?”羊肉炖得刚刚好,还挺有嚼头的,李海棠咬了一口,满意地点了点头。
    王丽自己也夹了一块,津津有味地吃着:“不是买的,我舅爷爷家自己养了一头羊,过年前宰杀的,给我们家送了三斤过来。”末了,还加了几句:“去年我舅爷爷的儿子外出干活时摔断了腿,没有钱治,是我爸给他们出了一半的医药费。我那舅奶奶就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也不知道是不是良心发现,过年竟然派他儿子送来了三斤羊肉。”
    “呵呵,哪里都有一些奇葩存在,生活中总能添些笑料。”李海棠笑着调侃。
    热热闹闹的吃完中饭以后,在王家又坐了一个小时左右,王家的亲戚开始陆续告辞了,李海棠也与王丽提着拜年礼物前去唐老师家了。
    唐老师家所在的镇政府单位住宅离王丽家并不是很远,走路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给她们开门的是唐老师的爱人刘峰,他是平山镇政府农经站的站长,她们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见过,齐齐礼貌道:“刘站长,新年好!”
    “新年好!你们老师刚刚还在念叨你们呢,快进来。”刘峰一脸笑意的招呼,朝里屋喊了一声:“唐老师,你的两个得意学生来了。”
    在书房里看报纸的唐老师立即开门走出来了,今日她穿着一件紫色绣花的长棉袄,腰间还隐隐有些收缩,下面配着一条灰色的长裤,一双黑色绒毛皮鞋,脸上漾着慈爱灿烂的笑容,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的精神。
    “唐老师,新年快乐!”她们俩见到自己的恩师,嘴巴都咧到耳后根了。
    “李海棠,王丽,新年快乐!老师可在盼着
    你们俩来了,快坐,我就给你们泡茶来。”唐老师脚步轻快地朝厨房去了。
    刘峰从屋里拿来了一些糖食摆到桌上,招呼道:“来,家里没有特别好吃的零食,这都是你们老师自己琢磨出来的,你们俩也尝尝。”
    “好,谢谢。”两人乖巧地应道。
    刘峰也在一旁坐下,询问道:“李海棠,你这半年在潭市一中读书,感觉怎么样啊?”
    “还不错!学校里面课业安排得很紧,每天除了正常的八个小时休息时间外,其他时间全部在学习,可以说是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没间断。虽然有些累,却过得很充实。”李海棠如实告知道,她已经问过王丽了,县一中的课业远不及他们这么繁重。
    “这么看来,初中三年的课业都比不上你们高中一年了。”刘峰笑道,他家大女儿也在县一中读书,课业可比她轻松多了。
    “确实是这样。现在很怀念轻松的初中生活,可惜再也回不去了。”李海棠笑着调侃道。
    端着热茶出来的唐慧老师笑容满面道:“李
    海棠,你若是再来学校当一回老师的学生,老师可是会很高兴的。”
    王丽站起身接过老师手中的热茶,笑着调侃道:“唐老师,她若是再回来平山镇中学,绝对不会是当学生,而是来当老师了,说不定是来抢您饭碗的。”
    “哈哈!你这丫头说话,真是越来越有趣。”唐老师笑得特别开心,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过来给她拜年,可是她们俩却是她最喜欢的。
    李海棠伸出手指在王丽的额头上弹了一下,这个家伙说话真是越来越不顾忌,她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礼物来,笑意盈盈道:“唐老师,刘站长,今天给两位过来拜年,准备了一点点小礼物,还请收下。”
    “你这孩子,老师就不跟你客气了。”唐老师伸手接过放在一旁,慈爱笑道,“老师一直在关注那两份报纸,看到你去年下半年又发表了三首诗歌和第二部 武侠,高中课业很重,你忙得过来吗?”
    “现在是高一,课业虽然重,还顶得住。我
    打算进入高三以后就停止这些投稿,专心备考。”李海棠心里早就有了计划。
    王丽也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腼腆笑道:“老师,我没海棠那么大的本事,挣大钱的同时,学业也没落下,月考还能次次拿年级第一名。我这是自己省下的零花钱,给两位买的书籍,希望您们喜欢。”
    “喜欢,你们的礼物我们都喜欢,谢谢你们。”唐老师温柔笑道。
    刘站长看了一下书的封面,正是去年出版的新书,温和笑道:“我也很喜欢,谢谢。”将书收了起来后,转头对李海棠道:“说起书籍,李海棠,我要请你帮个忙。”
    “刘站长,请说。”李海棠立即放下手里的茶杯。
    “是这样的,明年五月份县里农经站有一次考核,这关系着我们镇农经站干部的升迁问题,考核用的教材由我们自己准备。我过年之前在县里边各大书店找过,都没找到这本书,想麻烦你去潭市的时候,帮我去新华书店看看。”刘站长找这本书许久都没
    消息,看到李海棠后突然就有了请她帮忙的想法。
    原来是这事,李海棠一口就应承道:“可以。您知道书名和出版社的名称吗?”
    “知道。是去年三月份京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名叫《农政改革目录》,封皮是绿色的。”刘站长在县里一同行朋友那里看到过原本。
    “好的。我应该是正月十二左右去潭市,我会在那两天帮您去新华书店找找,您留一个电话给我吧,到时候直接电话沟通比较方便。”李海棠从书包里拿了一个小笔记本出来。
    刘站长在她的本子上记下了单位里的电话号码,温声笑道:“多谢了。”
    “不客气的。若是在潭市也没找到的话,我托朋友帮您到京都买了邮寄过来。”李海棠这半年跟江楚恒通信多次,也算是聊得比较熟的朋友了,他家在京都,这点小事完全可以找他帮忙。
    “好,好,那这件事就拜托你了。”这考试教材有了着落,他也就松了一口气。
    王丽瞪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满脸崇拜道:
    “海棠,你好牛啊,竟然还有京都的朋友。”
    李海棠笑道:“说来也巧。还记得上初三有天我不舒服,老师准许我提前回家,在街道上无意中被东西砸晕,送我去卫生所的那个男生吗?”
    “记得,你说的京都的朋友就是他啊,你们后来又遇见了吗?”王丽满眼八卦道。
    “有一次去县里玩的时候遇到过一次,他是国防科大的军校生,更巧的是他竟然是我高一军训的教官。”李海棠到现在都在感叹世界可真小。
    “这还真是巧啊。”王丽撇了撇嘴,一脸八卦地看着李海棠,却没从她脸上看出什么来。
    “是啊,他和他的朋友都是顶级学霸,真是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他通信的时候聊起过,他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华清,京大,复大,南大,武大高材生,啧啧,想想都佩服啊。”李海棠说起这些学校的时候满眼冒光。
    在场的其他三个人也好惊讶,这些大学可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学校了,用顶级学霸来形容他们还真不为过。
    “能结交到这样的朋友,对你以后也有帮助,你可以跟他多讨教些高考时的经验。”唐老师微笑提醒道。
    “嗯。”高考经验她自己有过一次了,再向江楚恒了解一些也不错。
    “老师,您女儿刘倩倩今年也要参加高考了,我在学校看到过她张贴在红榜上的成绩,还不错呢,考个大学绝对没问题,她打算选哪方面的学校呢?”王丽在学校里跟他女儿见过两面,对方是个很文静温柔的女生,跟唐老师的气质很像。
    “她打算报师范类的学校,她的性子比较安静内敛,对教育这行业比较感兴趣,我们两口子也支持她。”老师这个职业很受人尊重,是个金饭碗,女生从事教育行业在大家看来非常好。
    王丽笑了笑,双手托着下巴说着自己的梦想:“我也想报师范类的学校,以后当一个历史老师。”
    “呵呵,这个理想不错,老师也支持你。”唐老师乐呵呵道,转头看向李海棠,“你呢?目标学
    校是哪一所?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
    李海棠不假思索道:“目标学校是京大,专业方面暂时未定,应该会在外语和经济学两方面抉择。”
    “牛!”王丽听到她这目标学校,直接竖起了大拇指,圆溜溜的眼睛里闪动着崇拜的光芒。
    刘站长和唐老师也笑了起来,这个目标确实很大,不过他们对李海棠却有信心。她若是真的考上了京大,他们平山镇肯定要轰动了。
    因为录取比例较低,这年头出一个大学生都是稀罕之事,更何况是国内鼎鼎有名的京大呢。
    许久未见,大家在一起有许多话聊,不知不觉就在老师家逗留了两个小时。李海棠看了一下手表,见时间不早了,她们这才起身告辞回家。
    第44章 第二套房产到手
    第二套房产到手
    晚上是去李家吃饭的,她过去的时候,李涛刚好煮好饭,爸去村里其他邻居家拜年还未回来。姐弟俩坐在灶台边,一边烤火一边闲聊。
    “海棠姐,今天早上二叔把二婶和兰姐带回来后,关紧房门,出手把她们母女俩打了一顿。啧啧,下手可重了,兰姐被打掉了一颗牙齿,脸肿得跟包子似的肿了起来。她还哭哭啼啼的找她舅舅们诉苦,后来不愿在家里呆着,跟着她舅舅去了她外婆家。”李涛幸灾乐祸的报告,他一直不喜欢李兰那偷鸡摸狗的坏习惯,今天刚看到二叔狠揍她,心里一直在叫嚣:揍得好。
    “她这偷鸡摸狗的毛病应该不全是从她妈那里学来的,很有可能是她外婆家那边的人言传身教的。”李海棠可是记得她舅舅和几个孩子都这个德行,这可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估计以后会出一窝小偷。
    李涛自然也知道些,老气横秋道:“哎,别人家的事,我们也管不了。”
    “噗!”李海棠好笑的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你们自己家都一兜子麻烦事,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不要管这些破事,你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
    “知道啦,这句话你每天都要说一次,我耳朵都听得快起茧了。”李涛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她怎么跟他们老师一样啰嗦了?只是这啰嗦听着怎么这么舒服呢?以前从来没有人陪他聊天,督促他念书,这种时刻被人关心的感觉还真好。
    “还嫌弃我念叨你了是吧?那我以后不说了。”李海棠捏了下他的耳朵,站起身来,开始准备炒菜。
    李涛才不信她的话,他敢百分百肯定明天这句话她依旧会说。
    这一天晚上,她用大头鱼炖了一锅豆腐汤,香浓奶白的鱼汤特别好喝,每个人都吃了两碗饭,两碗鱼汤,撑的都打饱嗝了。
    洗完碗以后,李海棠在临回家时,开口询问了一句:“爸,你明天有空吗?”
    “有空,有事吗?”正准备去倒热水洗脸的
    李建平停下脚步。
    “我前些日子托耀哥帮我在镇上留意下房子,他今天告诉我,他们那一栋的房主手里还有房子卖,就在王家的楼上,三楼,我想请您明天一起过去看看。”镇上的房子都比较老旧,很难找到合适的,唯有王家所住的这一栋是新建的。
    “好。他们那一栋的房主我认识,是我一个高中同学,她当时也辍学了,不过后来嫁得好,夫家是在县里开纺织厂的。”李建平也是与王耀闲聊的时候了解到的。
    “是熟人就更好办事了,那我们明天吃完早饭就一起过去吧。”李海棠浅笑道。
    “好。”
    回到家以后,李海棠继续赶稿子,她的第二部 武侠预计七十万字完结,如今已经连载了五十多万字了,她打算在这个寒假将这本书完结。
    因为第一本武侠反响很好,第二本投稿以后,报社主编对她的文笔其创作能力非常满意,主动给她提了高价,千字十八元,也就是说这一本书妥
    妥的挣了一万多。
    加上第一本以及诗歌的稿费,还有批发部的盈利,副食品厂的分红,她如今的存款已经妥妥的突破了三万大团圆,绝对是李家村第一富豪。
    想着笔下的字都变成了钱,李海棠越想越高兴,写稿的速度不自觉的加快了几分,到生物钟提醒睡觉时,她又满满的写下了五页。
    忙碌了一整天也累了,倒在床上就进入梦乡与周公约会数钱去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左右,李建平父子俩才过来找她。一见面,李涛就迫不及待的跟她分享今天早上发生的热闹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